1.红腹锦鸡的解说词红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鸡,中型鸡类,体长59-110cm。 尾特长,约38-42cm。雄鸟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后颈被有橙棕色而缀有黑边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 **深红色,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满缀以黑褐色虫蠢状斑和横斑。 脚黄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具全,光彩夺目,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 为中国特有鸟种,该物种分布的核心区域在中国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 2.有关“锦鸡”的诗句有哪些1、《过渑池书事》 年代: 唐 作者: 吴融 渑池城郭半遗基,无限春愁挂落晖。柳渡风轻花浪绿, 麦田烟暖锦鸡飞。相如忠烈千秋断,二主英雄一梦归。 莫道新亭人对泣,异乡殊代也沾衣。 2、《河仙谣》 年代: 明 作者: 张泰 银河迢迢界秋昊,碧沙两岸生瑶草。 冰轮半浸练影寒,兔杵声干桂花老。 锦鸡宫对乌鹊桥,鸾车辗云天女娇。 河西郎君双髻小,牵牛耕烟种兰苕。 3、《翠羽池》 年代: 宋 作者: 陈岩 锦鸡花鸭烂成文,连雁双凫雪羽纷。 同免王孙金弹子,飞来飞去一群群。 4、《宫词》 年代: 宋 作者: 宋白 花萼楼高望柳堤,春桥横水短虹蜺。 五陵游侠翩翩过,半脱朱袍斗锦鸡。 5、《四禽图》 年代: 明 作者: 李东阳 樛枝老树幽岩里,山鹧双栖掉长尾。 高鸣俯搦势不停,似向春风矜爪嘴。 山头锦鸡金作冠,身披五采成斑斓。 远从红日霁时见,更向碧山深处看。 人言此物真绝特,同是山禽不同格。 休将绿水照毛衣,只恐桃花妒颜色。 3.有关“锦鸡”的诗句有哪些1、《过渑池书事》 年代: 唐 作者: 吴融 渑池城郭半遗基,无限春愁挂落晖。 柳渡风轻花浪绿,麦田烟暖锦鸡飞。相如忠烈千秋断,二主英雄一梦归。 莫道新亭人对泣,异乡殊代也沾衣。 2、《河仙谣》 年代: 明 作者: 张泰 银河迢迢界秋昊,碧沙两岸生瑶草。 冰轮半浸练影寒,兔杵声干桂花老。锦鸡宫对乌鹊桥,鸾车辗云天女娇。 河西郎君双髻小,牵牛耕烟种兰苕。 3、《翠羽池》 年代: 宋 作者: 陈岩 锦鸡花鸭烂成文,连雁双凫雪羽纷。 同免王孙金弹子,飞来飞去一群群。 4、《宫词》 年代: 宋 作者: 宋白 花萼楼高望柳堤,春桥横水短虹蜺。 五陵游侠翩翩过,半脱朱袍斗锦鸡。 5、《四禽图》 年代: 明 作者: 李东阳 樛枝老树幽岩里,山鹧双栖掉长尾。 高鸣俯搦势不停,似向春风矜爪嘴。山头锦鸡金作冠,身披五采成斑斓。 远从红日霁时见,更向碧山深处看。人言此物真绝特,同是山禽不同格。 休将绿水照毛衣,只恐桃花妒颜色。 4.求红腹锦鸡图的解说词 急求啊雉科 > 锦鸡属 GALLIFORMES > Phasianidae > Chrysolophus pictus 描述:雄鸟:体型显小但修长(98厘米),头顶及背有耀眼的金色丝状羽;枕部披风为金色并具黑色条纹;上背金属绿色,**绯红。 翼为金属蓝色,尾长而弯曲,中央尾羽近黑而具皮黄色点斑,其余部位黄褐色。雌鸟体型较小,为黄褐色,上体密布黑色带斑,**淡皮黄色。 虹膜-黄色;嘴-绿黄;脚-角质黄色。声音:雌鸟春季发出cha-cha的叫声。 其他雌鸟应叫。雄鸟回以gui-gui, gui或 gui-gu, gu, gu或悦耳的短促gu gu gu…声。 飞行时,雄鸟发出快速的zi zi zi…叫声。分布范围:中国中部特有种。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常见于海拔800~1600 米,偶上至2800 米。 留鸟,分布在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四川、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广西北部及湖南西部。习性: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喜有矮树的山坡及次生的亚热带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 常被驯养。俗名:采鸡 金鸡 锦鸡红腹锦鸡又名金鸡,是我国的特有雉类。 红腹锦鸡雄鸡体长约1米,上体金黄。红腹锦鸡头上金黄色丝状羽冠覆盖于颈上,脸、颏和喉均锈金色;上背浓绿,羽缘绒黑,其他部位浓金黄色,各羽的羽支散离如发。 中央尾羽黑褐,布满橘黄色点斑。**自喉以下为深红色,故名"红腹"。 红腹锦鸡雌鸡体长约70厘米,上体及尾大都棕褐色,杂以黑斑,**棕色而具黑斑,眼周裸出部及嘴、跗跖为近黄色。 5.红腹锦鸡是珍禽吗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生活着一种驰名世界的珍禽——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又名金鸡、彩鸡、山鸡,属鸡形目雉科。其羽毛特别华丽,颇具 “绅士”风度。 尤其是雄锦鸡,体长约1米,更是五彩缤纷,艳丽无比。它 们头上为金黄色丝状羽冠,散覆颈上,后颈围生金棕色扇状羽,形如披 肩。 周身羽毛为浓绿的上背、纯红的**、深蓝的翅膀、桂黄相间缀黑点的长尾,在松岗、枝头上犹显色彩斑斓,俏丽无此。红腹锦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六盘山区被誉为黄土髙原上的“湿岛”,林木植被,郁郁葱葱,是奇禽异兽栖息的天然乐园。近年来,封山育林成效显著,锦鸡在这里受到保护,繁衍生息,活鸟已向西欧等国输出。 6.红腹锦鸡主要有什么样的特质以美著名于世的特产雉鸡是红腹锦鸡。 又名 金鸡,锦鸡。属鸟纲雉科。 雄性体长约1米;头 部有金黄色丝状羽冠,散覆颈上;后颈围生全棕色扇状羽,形如披肩;上背为浓绿色羽,羽绿带 黑,其余背羽和腰羽浓金黄色,至腰侧转呈深红色;尾羽大半黑褐与桂黄相间成斑状,至端部渐 转赭色;喉、胸、腹纯深红色;肛周为淡栗色。雌性体稍小,有以黑褐为主的斑彩。 栖居山地丛 林中,食植物的嫩芽、种子、竹叶、竹笋和昆虫等,自我国青海东南部;甘肃和陕西西南部,往 南一直到湖南、贵州、广东都有分布。属于国家第二类保护动物。 7.介绍红腹锦鸡红腹锦鸡 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 英文名:Golden Pheasant 别名:锦鸡、金鸡 分类位置:鸡形目 Galliformes 雉科 Phasianidae 雉亚科 Phasianinae 锦鸡属 Chrysolophus 同属还包括白腹锦鸡 濒危信息: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2级 中国是世界雉科鸟类分布的中心地带之一,全球总共约130种雉科鸟类中,中国有55种,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特产,中国可称为是雉类王国。 红腹锦鸡是中国最著名的雉类之一,它色彩艳丽,姿态娇贵,历来被古代帝王们视为鸡中珍品。目前红腹锦鸡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在多次重要国际性会议中,屡次履行“代国鸟”的职责,正在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物种特征:中型陆禽。全长约70(雌)~100(雄)cm。 雌、雄异色。雄鸡上体除上背为浓绿色外,主要是金黄色,**通红。 头上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且披散到后颈。后颈生有橙褐色并镶有黑色细边的扇状羽毛,形如一个美丽的披肩,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尾羽长,超过体躯2倍为羽色黑而密杂以橘黄色点斑。走起路来,尾羽随着步伐有节奏地上下颤动,格外显得威武雄壮。 雌鸟上体及尾大都棕褐,而满杂以黑斑;腹纯淡无光。 分布范围:红腹锦鸡是我国的特产种类,没有亚种分化,分布于河南、云南东北部、西藏东南部、青海东南部、宁夏南部、湖北西部、湖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南部、甘肃等地。 另外在江西资溪也有报道,尚需进一步证实。 其中以陕西宝鸡附近的秦岭山脉为多,该地名“宝鸡”即是由于盛产红腹锦鸡之故。 生活习性:红腹锦鸡栖息于海拔500—25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比白腹锦鸡栖息的海拔高度为低。也栖息于林缘灌丛、草破和矮竹林间,冬季到农田附近觅食。 夜晚栖于树冠隐蔽处,白天下树在地上活动。多集成4—5只,或10余只的小群,冬季可达20—30只。 极善奔走,但飞翔能力较差。常以胡颓子、悬钩子、蔷薇等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各种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食物种类已记录有30多种。 繁殖期为4—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鸟配2—4只雌鸟。 红腹锦鸡的求偶炫耀十分好看,当雄鸟向雌鸟求爱时,很会卖弄它的一身“打扮”,它先向雌鸟走过去,一边低鸣,一边绕雌鸟转圈或往返疾奔并察颜观色,待站立在雌鸟正前方时,雄鸟身上华丽的羽毛都向外蓬松,彩色的披肩羽盖住了头部,很像抖开的折扇。靠近雌鸟的翅膀稍稍压低,另一侧的翅膀翘起,翅膀上和背、腰上的五彩斑斓的羽毛都展现在雌鸟面前,尾巴也随着倾斜过来,使美丽的尾羽和尾上的覆羽显得十分明亮,双眼目不转睛,向雌鸟脉脉传情。 这时,雌鸟已被雄鸟的绚丽羽毛和一系列炫耀动作搞得眼花撩乱,不时地发出“咝咝”的艳羡声。 营巢于林下灌丛、草丛的地面上。 巢的大小为直径16—23*16—17厘米,深6。5—10厘米,每窝产卵5—9枚,最多12枚,卵的颜色为浅黄褐色,大小为39—51。 4*30—37。3毫米,卵重23。 5—29克。孵化期22天。 雏鸟为早成鸟,一孵化便能自行觅食。 种群现状:1982~1983年秋季在陕西太白、平利调查,平均密度6。 0只/平方公里;1988年秋为3。0只/平方公里(姚建初,1991)。 1984~1985年春季在四川北川调查,平均密度为6。 9只/平方公里(李湘涛,1988)。 1984年秋季在宁夏六盘山调查,平均密度3。6只/平方公里(刘?发,1985)。 甘肃一地估计就有20万只左右。 保护措施: 因其羽色艳丽,雄鸟皮张可外销供装饰用,活鸟供观赏展出用,每年从各产地捕杀数量相当惊人,例如湖南湘西60年代畜产部门收购红腹锦鸡皮张即达6000~8000张(吴至康,1991)。 欧洲自18世纪已普遍饲养繁殖,至今广布世界各地。国内各动物园均有饲养繁殖记录,秦岭佛坪已兴建养殖场。 现已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 参考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