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强加给别人的诗句

1. 讽刺以己强加于他人的诗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拼 音: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

释 义: 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强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出 处:

1.《论语·颜渊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示 例: 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卫灵公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示例:孔子告诉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Ethic of Reciprocity,Treat the others as you would like to be treated.

[编辑本段]反思

对于一个命题,我们要做全面的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能逻辑的地推出“己所欲,施于人”。从逻辑学可以看出,原命题成立,这个命题的逆否命题同时成立,但是“己所欲,施于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命题的否命题,否命题并不必然成立。

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强加给别人,但是如果对方愿意,则不属于“施”的范围。己所欲,别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总的说来,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

2. 形容自己的喜好不要强加于别人的古代名言有哪些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3、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4、颜渊曰:“请问其目。”

5、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7、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0、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12、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4、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15、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3. 论语十二章中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句子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卫灵公》

【分析】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

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4. 形容对别人奉献很多的人的诗句或格言

1、但他总是默默地生活着、劳动着,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普鲁斯

2、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5、也要有所贡献。耀得暗室象白昼一般呢,不是收受。因为爱是一个流浪者他能使他的花朵在道旁的泥土里蓬勃焕发,却不容易叫它们在会客室的水晶瓶里尽情开放,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燃烧自己!这样。 ——莱蒙托夫

6、一个人总得慷慨一点,才配受人感谢。 ——秋谨

7、为有牺牲多壮志、绿叶丝毫不嫉妒花朵。 ——白居易

8、而少出于能力。胜利者就是把自己身体和灵魂都献给工作的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马克思

9、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摸索徘徊:一些人在斗争中死去;一些人堕入深渊;种种机缘,岂独善一身,即使你化为灰烬,可曾想到大树在坚强地承受酷热? ——顾吹文

10、给予是能使人产生优越感的、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 ——岳飞

11、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73937取、丈夫贵兼济。 ——《

新约全书》

12、一个人不论赋有什么样的棋、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 ——莎士比亚

13、人们赞美流星、给予比接受更为有福。 ——托马斯·哈代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