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头发”的诗句有哪些形容“头发”的诗句有:1. 《秋浦歌》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2.《南歌子·倭堕低梳髻》唐 温庭筠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3.佚名 鬓似乌云发委发,手如尖笋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凝似夭桃初发蕊。 4.《月夜》唐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 《秋浦歌》翻译:白发长长的,因为愁苦的心情。不知道镜子里,白发苍苍的到底是谁?赏析: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 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始终不泯。 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2.《南歌子·倭堕低梳髻》翻译:女主人公于此之时,自然倍加强烈地思念情人,难怪乎她要“为君憔悴尽”了。“憔悴尽”的女子容貌,一经词人以“百花时”相映衬,便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女子美貌姣好的容貌被相思煎熬得日益消瘦憔悴,生命的花朵渐渐枯萎欲凋,自然界的花朵则满山遍野烂漫盛开,传递出热闹的春意。 赏析:这首闺情词,写闺中女子对情郎刻骨铭心的思念。词为短制小令,然而女子深沉挚著而丰富细腻的爱情却表现得极其深刻,扣人心弦。 3.佚名 翻译:鬓似乌云发委发,手如尖笋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凝似夭桃初发蕊。鬓似乌云发委发,手如尖笋肉凝脂,明确“豆蔻”还含香,凝似桃花蕊初发。 赏析:全诗以美好的基调描述了女子头发、手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爱人至深的爱慕之情。 4.《月夜》翻译: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赏析: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5.《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赏析: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当时有人认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虽然他们囿于传统观念,对东坡词新风不免微带讥消,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2. 形容最长的头发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释义: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思像这样长。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秋浦歌》。 古诗全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释文: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 扩展资料 诗句赏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 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不仅理想得不到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所以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白发三千丈 3. 形容头发的诗词都有什么1.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2.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白居易《长恨歌》 4.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5.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杜荀鹤 《山中寡妇》 6.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陈与义《伤春·庙堂无计可》 7.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8.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9. 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舵前。——王谌《渔父词/渔父》 10.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诗词释义: 1. 高堂之上的人,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早上还是青丝到晚上就变得雪白。 2.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3. 半梳着云鬓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就走下坛来,还歪带着花冠。 4.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5. 丈夫死于战乱她独守茅屋受煎熬,身穿苎麻布衣衫鬓发干涩又枯焦。 6. 我这孤臣忧虑国事愁白了头发,又适逢春天繁花吐艳,更叫人触景伤情。 7. 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8. 白头发越挠越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9. 头发乱糟糟的,云髻都歪了,喜欢把长着花的树枝立在船舵前。 10.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4. 形容“头发漂亮”的诗词有哪些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2. 应得丹砂力,春来黑发新。--王建《赠溪翁》 3. 兰膏新沐云鬓滑,宝钗斜坠青丝发。-- 白居易 《任氏行》 4.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洛神赋》 5. 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 冯延巳《菩萨蛮·欹鬟堕髻摇双桨》 6.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7. 夜半风吹雪满阶,头巾不裹把窗开。南枝暗就江头发,一点香从月下来。--白玉蟾《次韵曾丈探梅》 8. 自小在行伍,得官因用兵。筹边头发竖,入阵骨毛轻。战马惜如命,宝刀都有名。酒酣常骂坐,嫌客话升平。--高翥《李将》 9. 去岁重阳已百忧,今年依旧叹羁游。篱底菊花唯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凉风又落宫南木,老雁孤鸣汉北州。如许行年那可记,谩排诗句写新愁。--陈与义《重阳》 10. 翁妪齐眉妇亦贤。小姑颜貌正笄年。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舵前。--王谌《渔父词/渔父》 5. 形容头发的古诗词1、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浓厚乌黑的披肩发,犹如黑色的瀑布悬垂于半空。 2、她有一头无光泽的、过厚的黑发。 3、她把头发披散下来是叫太阳的光芒都要忌妒的。 4、金色的卷发顺着光洁的额角波浪似的披垂下来。 5、她梳着一条小辫子,像麻雀尾巴。 6、她的头发烫得像翻着朵朵黑色的浪花。 7、留了那一排额发。使她更具有一种飘逸的风姿。 8、长发飘飘,如波浪一般滑腻柔软。 9、她的头发很浓密,而且好像马鬃毛一样的粗硬。却带着小孩子一样的骚乱和柔美,卷曲地绕着她的小小的耳朵。 10、她一头乌黑闪亮的秀发自然地披落下来,像黑色的锦缎一样光滑柔软。 11、她那黑亮黑亮的头发像柳丝一样轻柔。 12、那女孩的脑后拖着一根猪尾巴似的小辫。 13、她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不长的辫子,垂挂在耳旁,上面还结着两个大红色的蝴蝶结,好像两只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14、蓬松的刘海儿垂挂在前额上,犹如3月的杨柳。 15、小泵娘的两条小辫儿,卷麻花似的悬在脖颈后面。 16、硬撅撅的像把钢刷子似的小辫儿挑战似地翘在后脑勺上。 17、她那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不长的辫子,垂挂在耳旁,上面还结着两个大红色的蝴蝶结,好像两只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18、几绺头发飞散在外边,好像是一个光轮把她笼罩着。 19、她的浅红色的头发在头顶上编成一个发髻,两旁留成松散的大髻遮住耳朵。 20、一头蓬松的黄发,偏偏欢喜飘舞,容易披散,不时需要整理,仿佛是为了使垂柳下面的的仙女遮羞而生的。 21、她头上长着一头非常浓黑的秀发。编成辫子垂向脑后,好像她的脖子过于娇柔,担负不起这头美发。 22、她的头发梳成皇冠形,像细碎的金沙一样闪着光。 23、浓密的头发天然卷曲着,栗色辫子闪烁着格外美丽的金光。 24、飘进飘出的女护士,一头黑发鬈曲得像绵羊尾巴。 25、一丝丝银白的头发从妈妈的黑发中钻了出来,爬到妈妈的额头。 26、她们的头发披散在肩上,就像随风飘荡的太阳光线一般。 27、她头发全白了,干枯,无光泽。就像一堆存放过久的麻皮。 28、她的头发梳得很整齐,像一顶光亮的大帽子。 29、李老师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的光。 30、帽子下面露出一股一股的长头发,它们是先编成一根一根的小辫子。随后又绞成几根大辫子,再盘绕起来,就像编好在一个篓子上面的灯芯草。 31、她的头发已经半干,被晚风吹拂着,在明月般的脸庞前飘动着。 32、她脱下帽子,比丝更细更软的淡黄色的头发,照着树隙中透下来的阳光。像黄金一般闪耀。 33、她那一头弯弯曲曲闪着琥珀和青铜的光辉的丰盛的黑发美得眩目。 34、小丫头脑后那两绺随便扎起的头发,像公鸡尾巴一样,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 35、两条小辫子在后脑勺上,像猪尾巴那样聋拉着。 36、她那又密又厚的黑头发,长在这么瘦弱的身体上,像奇迹似的令人触目。 37、她那头短而密的秀发,真如一丛黛色花蕊。 38、乌黑发光的头发,梳了两个贴着脑勺的青螺一样的发髻。 39、深色的头发异常浓密,一个个沉甸甸的仿佛是青铜铸成的发卷围着她的双颊,一直垂到浑圆的肩上。 40、她的头发颜色漆黑,带有反光,像乌鸦的翅膀一样,又黑又亮。 41、好像乌鸦翅膀那么黑油油的。浓密而又柔软的鬈发,直垂到她的肩上,但在靠近前额的地方却被一顶满嵌宝石的金冕紧紧她束住、荒草般的头发,黑白参差地纷披在前额。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 6. 形容最长的头发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 秋浦歌 这是李白最著名的诗篇之一。 劈空而来的第一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说得简直不近 情理。一个人的头发,很少有超过他本身的长度的。李白的身度,据他在《上 韩荆州书》中的自我介绍是:“长不满七尺”。参照有关历史记载,在当时 是个中等个儿。以七尺的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不可能。如果说是每根 头发的总和,也从来没有这种描写法。单看这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可是 他在下面的一句,接得多么好啊!三千丈,表示很长。因为忧愁而头发变白, 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缘”,因为。“个长”,就是这么 长,现在有些地方还有“个长”、“个大”的口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 绪所替换,具体的事物转化成了抽象的事物。人们注意的重点,从“白发” 而转移到了“三千丈”这个数目。于是“白发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为 艺术的夸张,这句诗就成了绝妙的浪漫主义的构思,使人感觉到意趣横生。 然而自己要知道白发,必须对镜。现在诗人在清亮的铜镜里,看到了自 己的萧萧白发,知道是由于忧愤深广所造成。这时有感慨了。于是又进入更 离奇的幻想、更巧妙的构思:我的满头白发,这么多,看来有三千丈了,是 因为心头有无限的愁丝所造成的。这个明镜,是没有感情的,就该没有愁绪 吧,怎么也映满了秋霜呢?秋霜是白色的,这里诗人用来形容白发,更增加 了森冷的感觉。这种语言,并不是故弄奇巧,而是情绪深沉的慨叹。连无情 的明镜,也都感染了愁绪了,也都很萧索了,至于对镜的本人,那还用说吗?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 唐王朝的政治腐败,乱象已成,诗人对整个局势怀着很深的忧虑。自已 的理想不能实现,相反地受到压抑和排挤。但是,有节操、有抱负的诗人, 不肯迎合统治阶级,他愤慨地叹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这大约是他的愁绪郁结的原因了。 7. 关于“头发”的诗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宿昔不梳头,发丝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卫娘发薄不胜梳 李贺《浩歌》 欧阳修的词: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情落游丝无定,有情还似无情…… 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捣练子】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诉衷情】 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 欲写两眉愁,休休。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菩 萨 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8. 描写头发的古诗词描写头发的诗句 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 2、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唐·贾岛《山中道士》 3、玉筝弹未彻,凤髻鸾钗脱。 4、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5、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6、鬓挽乌云,眉弯新月;肌凝瑞雪,脸衬朝霞。 7、鬓似乌云发委地,手如尖笋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发蕊。 8、眉扫初春嫩柳;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 9、翁妪齐眉妇亦贤。小姑颜貌正笄年。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舵前。——宋·王谌《渔父词/渔父》 10、眼波横秀。乍睡起、茸窗倦绣。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