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老年人的诗句1、醉中真·不信芳春厌老人 宋代:贺铸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拼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译文: 我不相信春天会讨厌老年人,老年人还能送走几个残春?尽情地惜春行乐吧。且不要嫌沉溺行乐太多太频。美丽的笑容,艳情的歌曲,都特别符合我的情味。我爱花爱酒简直要爱得发狂,也不怕你嗔怪责备。因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纯真实惠。 2、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代: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译文: 老人七十了还在卖酒,无数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路旁的榆荚好似那成串的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3、戏题湖上 唐代:常建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译文: 一位老人独坐矶头上垂钓,湖面的桃花随着溪水缓缓流去。竹竿随风轻轻摆动,烟波浩渺一望无际,不知道哪一条鱼会上钩? 4、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代: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越收越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总是偏斜到一边。不再看书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5、清平乐·朱颜渐老 元代: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译文: 青春的容颜逐渐衰老,鬓角又增添了多少白发?桃李、春风就这么全都过去了,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映出桑榆长长的影子。 再次来到江南,无一丝烟火之气,自己就像是一片飘逸的闲云。我留恋这青山,不想离开,青山却不一定能永远留在欣赏的人。 2.形容老年人的诗词“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写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实,这满头稀疏的白发是诗人忧愁劳心所 致。 杜甫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然而却眼睁睁看着挚爱的国家一步步沉沦,这无疑是对他最沉痛、最残忍的打击。春来,祖国的大好河山依 旧,只是战乱之火却无情地蔓延,国破家亡,哀鸿遍野,连花鸟都让人触目惊心。 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里的亲人境况如何,不得而知。当时杜甫年仅46岁,本不应该有太多的白发,因为忧愁而生白发,因为忧虑而致白发脱落,以至越来越稀疏了,几乎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通过 “搔”这一个动作,把内心的焦虑彷徨和痛苦之情,极其有力地表达出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白发苍苍,忧愁郁闷的老人形象。“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在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不过四十岁,却已经“尘满面,鬓如霜”了。 “尘满面,鬓如霜”,简单质朴的六个字,把作者饱经 风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来。诗人陈师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对酒赠少章》一诗中感慨道:“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说自己备受无情的现实之摧 残,以至头发脱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显现红光。这里说“发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实写,“颜衰酒借红”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 诗人此时不过三十出 头,本不应该有白发衰颜,只不过是借此表达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艰辛罢了。据记载,陈师道早年受业于曾巩,得到器重。 曾巩推荐他作为自己的助手参与修 史,但朝廷以陈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绝。曾巩去世后,陈师道虽先后又结识了苏轼、张耒等人,但生活一直无着,甚至贫穷得无力养家,以至孤苦伶仃。 直至宋 哲宗元祐元年(1087年),才由苏轼荐任徐州教授。在这样的人生遭际中,诗人怎不“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呢。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白居易的《秋雨夜眠》一诗,诗人抓住秋雨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安闲的老翁形象。“凉冷三秋夜”是老翁所 处的背景,他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十分“安闲”。 “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两句,写老翁就寝的 情景,也是“安闲”的一个具体体现。 “卧迟”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声中“睡美”。灯灭之后,闻着窗外淅沥的秋雨声入眠,他的心中是 静美的,连梦都是美的。 睡醒之后,他仍是安闲的——“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可他还要添香,打算 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末两句“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以景作结,写出老翁淡泊清净的内心。 此时,诗人白居易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俨然“安闲一老翁”,再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自然特别淡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写《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这首诗时,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了北方乌桓,正踌躇满志,充满乐观自信的情调。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 了,想到自己的人生历程,不由得感慨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作者认为神龟虽然可以活几千年,最终仍难免一死,腾蛇虽能乘云驾 雾,最终仍不免成为土灰。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诗人却唱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高歌。他说,千里马虽然形老体 衰,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那些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颗勃勃雄心,他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息。诗人以千里马自比,表 达自己不应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要乐观奋发,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 这四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气势豪迈,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 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则高唱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两句,以反诘领起,并作回答。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来,正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然而,在苏轼看来,人的青春虽然不可再现,但人可以老当益壮,可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往往使人焕发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样。 这两句振奋人心的议论,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休将白发唱黄鸡”,再次唱出催人奋进之曲。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而作者却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 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3.描写老年人的诗词你好。唐·杜甫《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1、老年唯自适 唐 马戴 《题镜湖野老所居 [一作秦系诗]》 2、老年如塞北 唐 王维 《酬慕容十一》 3、老年方爱粥 唐 王维 《田家》 4、老年疏世事 唐 储光羲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5、惜君方老年 唐 岑参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6、老年常道路 唐 杜甫 《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 7、老年花似雾中看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 8、老年疏世事 唐 钱起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9、一似老年垂白 宋 程大昌 《好事近·桃柳旧根株》 10、老年花似梦中看 宋 王之道 《浪淘沙·高髻堕香鬟》 11、老年情绪为何哉 宋 韩淲 《浣溪沙》 12、老年花似雾 宋 韩淲 《谒金门·行又住》 13、老年有奇事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老年有奇事》 14、不老年年春色 宋 无名氏 《选冠子·憔悴江山》 15、老年哭酒时 唐 孟郊 《吊卢殷》 16、去老年更几 唐 刘驾 《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 17、去老年更几 唐 李频 《下第后屏居书怀寄张侍御》 18、老年作客殊无策 元 王冕 《偶成 其三》 19、老年乐事少关身 宋 陆游 《江上梅花》 20、老年一饱费经营 宋 陆游 《秋兴》 21、人生当惜老年时 宋 陆游 《社日小饮》 22、怊怅老年尘世累 宋 王安石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 23、老年花似雾中看 宋 王安石 《即事五首》 24、颇类涪翁老年笔 宋 艾性夫 《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 25、白发偏工报老年 宋 苏辙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26、老年随分做工夫 宋 蔡格 《山居十三首》 27、刘叟衣装绛老年 宋 刘克庄 《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 28、老年何所欲 宋 邵雍 《和李文思早秋五首》 29、老年躯体素温存 宋 邵雍 《林下五吟》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4.描写沧桑老人的句子有哪些形容老人沧桑的句子 1、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丝一般的白发还是在黑发中清晰可见。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2、我家住胡同口,有一个公用知来水龙头,看水龙头是一位老大爷。他矮墩墩的身材,胖乎乎的面孔,红茶色发亮的额头下面,两条弯弯的眉毛,一双细长的眼睛,那面相就像一尊弥勒佛。 3、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4、我的外公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老汉。古铜色的脸上,深深地刻着一道道皱纹;两只小蒲扇似的大手,长满了老茧。虽说外公今年已六十多岁了,可干起庄稼活来,居然还敢跟年轻人从个高低。 5.描写老年的诗句有哪些1.《小寒食舟中作》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 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2.《好事近·桃柳旧根株》 年代: 宋 作者: 程大昌 桃柳旧根株,春到红蔫绿茁。 一似老年垂白,带少容_发。 浮家泛宅在他乡,难得会瓜葛。 幸对此番乐饮,任宵分明发。 3.《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韩淲 霜后黄花尚自开。老年情绪为何哉。 株株浑是手亲栽。秋际有言挥玉尘, 冬来无梦绕金钗。相思一夜发窗梅。 4.《偶成 其三》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山郭方迎五日春,飞飞风雪欲愁人。 老年作客殊无策,适兴吟诗似有神。 溪上梅花谁可共?天涯鸥鸟漫相亲。 酒阑细看柴桑论,始觉桃源不避秦。 5.《逍遥咏》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真空达得便须休,二起生三一上求。 谩说希给来遂古,还知造化不同流。 伏藏密旨机关内,合会非常本自由。 若遇逢师亲口袂,老年返少保千秋。 6.描写老人的句子,至少10个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眼睛炯炯有神。 我循声迎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的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他虽然已经是老态龙钟了,走路时却仍然步履矫健。 虽然已经身形佝偻,可是菊瓣似的笑容从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虽然已经双目混浊,可是年轻时美好的回忆依然充满了她整个瘦小的身躯。 、他专心的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书的样子已经旧得不能用字眼来形容了,只见老人戴着一副老花镜,白花花的胡子,头发在灯光下显得特别的稀疏..风烛残年 。2、在台灯下,有一位爱看书的人,而且是位老人,他两鬓斑白,胡子长长的,在他长满皱纹的额头下,有一副老花镜,这时夜已深了,他还在灯下看书,可见他多么地爱读书啊! 3、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4、太阳晒得墨黑的清瘦的脸上,有一对稍稍洼进去的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黑里带黄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两条短辫子;衣服都很旧;右裤脚上的一个破洞别一支别针;春夏秋三季都打赤脚,只有上山抓柴禾的时节,怕刺破脚板,才穿双鞋子,但一下山就脱了。 5、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6、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7、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头发很却很整齐。他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没有别人注意他,他也不注意别人,只是面对烈士陵园,凝视着那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8、对岸渡口,有几个人正从提上走下河滩来,一位胖胖的老太太,提着一根手杖,键步走在前头。夕阳洒在她的满头银发上,显得神采奕奕。 7.形容老年人心态年轻的诗句有哪些1、《龟虽寿》两汉: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翻译: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2、《酬乐天咏老见示》唐代:刘禹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翻译: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3、《书愤二首》宋代:陆游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翻译: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4、《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翻译: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5、《春日偶成》宋代:程颢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翻译: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8.人的一生用四句诗怎样写描述老人那种忧伤的心情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听雨》是宋末词人蒋捷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 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因受国亡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一任雨声淋漓,消解了喜怒哀乐,而其深层则潜隐着作者的亡国愁情。 9.形容人慈祥老人的句子【成语】 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返老还童: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老年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现形容老年人恢复了青春与活力,精力异常旺盛。 老当益壮:老:老年;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豪壮。 宝刀未老 :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年老体衰 :指身体体力跟不上,或者比喻心有余力不足 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龙钟 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老气横秋: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耄耋之年:耄耋: 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暮景残光 :景:能“影”,日光。指夕阳残照。比喻风烛残年,余日无多。 年老体衰:指身体体力跟不上,或者比喻心有余力不足 【诗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