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人狡辩的词语巧舌如簧(qiǎo shé rú huáng) 【释 义】: 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音乐。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示例】:这个商人~,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 能言善辩(néng yán shàn biàn) 【释义】: 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出处】: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示例】: 而且伶牙俐齿,~。——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柳青《创业史》:“能言善辩的郭振山肚子里的词汇,有用光了。” 伶牙俐齿(líng yá lì chǐ) 【释义】:伶、俐:聪明,灵活。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碧莲本来生得~,最会随机应变,把个言中丞及四姨太太巴结的十分喜欢。” 清·李 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而且~,能言善辩。” 2.写坏人狡辩的句子文过饰非 【近义】讳疾忌医、涂脂抹粉 【反义】欲盖弥彰 【释义】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出处】《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用例】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是最苦痛的勾当。(邹韬奋《论文、杂感、随笔·硬吞香蕉皮》) 3.形容事实如此,不可狡辩的成语形容事实如此,不可狡辩的成语——不容置疑、千真万确、无可置疑。 不容置疑 bù róng zhì yí 【解释】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出处】宋·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结构】动宾式。 【用法】含褒义。形容真实正确;绝对可信。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置;不能读作“zhǐ”。 【辨形】置;不能写作“至”或“质”。 【近义词】千真万确、无可置疑 【反义词】荒诞不经、无稽之谈 【例句】 (1)他所说的;千真万确;~。 (2)我们一定能成功;这是~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