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佛法的诗句

1.形容佛法的诗句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本寂诗)

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灵云志勤开悟诗)

2.谁知道好点的关于佛语的诗句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照本如开悟诗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文偃诗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安分庵主开悟诗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侍郞来。

曼殊本事诗鸟舍凌波肌似雪,新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髦时。神赞蜂子投窗诗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程颢题淮南寺诗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惠洪诗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三叉路口炊烟起,白瓦青旗一两家。

寒山诗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刘长卿送灵澈诗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无尽藏尼嗅梅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拾得诗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扰,只为无明不了绝。

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德诚船居寓意诗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石屋山居诗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孙觌枫桥三绝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灵云志勤开悟诗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五祖清演开悟诗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虚舟普度墨梅诗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寒山吾心诗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刘长卿送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王梵志我有诗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守安南台静坐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悟新诗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了元诗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寒山诗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白云端禅师诗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

寒山众星诗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治。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3.有关“佛法”的诗句有哪些

1、《暮雪》(清 大须) 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禅关堪早闭,应少客停车。2、《卯时酒》(唐 白居易) 佛法赞醍醐,仙方夸沆瀣。

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

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

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

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半醒思往莱,往来吁可怪。

宠辱忧喜间,惶惶二十载。前年辞紫闼,今岁抛皂盖。

去矣鱼返泉,超然蝉离蜕。是非莫分别,行止无疑碍。

浩气贮胸中,青云委身外。扪心私自语,自语谁能会。

五十年来心,未如今日泰。况兹杯中物,行坐长相对。

3、《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唐 顾况)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开士行何苦,双瓶胝两肩。萧寺百馀僧,东厨正扬烟。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若其有此身,岂得安稳眠。

独出违顺境,不为寒暑还。大圣于其中,领我心之虔。

万法常空灭,无生因忍全。一国一释迦,一灯分百千。

永愿遗世知,现身弥勒前。潜容偏虚空,灵响不可传。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连。阿若憍陈如,迦叶迦旃延。

左右二菩萨,文殊并普贤。身披六铢衣,亿劫为大仙。

宝塔宝楼阁,重檐交梵天。譬如一明珠,共赞光白圆。

天魔波旬等,降伏金刚坚。野叉罗刹鬼,亦赦尘垢缠。

乃致金翅鸟,吞龙护洪渊。一十一众中,身意皆快然。

八河注大海,中有楞伽船。佛法付国王,平等无颇偏。

天子事端拱,大臣行其权。玉堂无蝇飞,五月冰凛筵。

尽力答明主,犹自招罪愆。九族无白身,百花动婵娟。

神圣恶如此,物华不能妍。禄山一微胡,驱马来自燕。

宛彼宫阙丽,如何犬羊膻。苦哉千万人,流血成丹川。

此辈之死后,镬汤所熬煎。业风吹其魂,猛火烧其烟。

独有丁行者,无忧树枝边。市头盲老人,长者乞一钱。

韬照多密用,为君吟此篇。4、《送灵师》(唐 韩愈) 佛法入中国,尔来七百年。

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

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

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

七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鋋。

饮酒尽百盏,嘲谐思逾鲜。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

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

瞿塘五七月,惊电让归船。怒水忽中裂,千寻堕幽泉。

环回势益急,仰见团团天。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

浪沫蹙翻涌,漂浮再生全。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

失职不把笔,珠玑为君编。强留费日月,密席罗婵娟。

昨者至林邑,使君数开筵。逐客三四公,盈怀赠兰荃。

湖游泛漭沆,溪宴驻潺湲。别语不许出,行裾动遭牵。

邻州竞招请,书札何翩翩。十月下桂岭,乘寒恣窥缘。

落落王员外,争迎获其先。自从入宾馆,占吝久能专。

吾徒颇携被,接宿穷欢妍。听说两京事,分明皆眼前。

纵横杂谣俗,琐屑咸罗穿。材调真可惜,朱丹在磨研。

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韶阳李太守,高步凌云烟。

得客辄忘食,开囊乞缯钱。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镌。

古气参彖系,高标摧太玄。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

还如旧相识,倾壶畅幽悁。以此复留滞,归骖几时鞭。

5、《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宋 黄庭坚) 百和香中本无我,光透尘劳一一法。佛法本从空处起,炳然字义照太空。

以此一香应发心,东方出日西方雨。我今稽首伐闍罗,是真离欲阿罗汉。

6、《渔歌/渔父》(宋 李彭) 孤硬云峰无计较。大愚滩上曾垂钓。

佛法何曾愁烂了。桶箍爆。

通身汗出呵呵笑。7、《讥韦玎吟以韦字为韵》(唐 利涉) 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为。

无韦始得三数载,不知此复是何韦。8、《拟寒山拾得二十首010》(宋 王安石) 昨日见张三,嫌他不守己。

归来自悔责,分别亦非理。今日见张三,分别心复起。

若除此恶习,佛法无多子。9、《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宋 王安石) 勇有孟施舍,能无惧而已。

若人学佛法,勇亦当如此。休来讲下坐,莫入禅门里。

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欢喜。关于佛法:佛法,是让人们认识思想、摆脱思想束缚、进行自由创造的教学观照体系。

【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成实论卷一举出六种'佛法'之同义语,称为佛法六名,即:(一)善说,如实而说。

(二)现报,使人于现世得果报。(三)无时,不待星宿吉凶而随时得修道。

(四)能将,以正行教化众生至菩提。(五)来尝,应当自身证悟。

(六)智者自知,智慧者自能信解。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对此,世间国王统治人民所定之国法,则称为'王法'。

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关佛法与王法之关系,因时因地而异,有以王法而护持佛法、推动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毁佛法者,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厄。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

4.关于佛教的句子

最经典的有: 1,南无阿弥陀佛——相当于西方的My god! 2,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过知道这句话真正意思的不多 3,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王菩萨的这句话堪为经典 4,般若波罗蜜——佛教智慧浓缩成了五个字 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谁解其中意?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大师的偈语就是经典 7,不可说——不落言筌,道可道,非常道 8,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教的宇宙观 9,唵嘛呢叭咪吽——佛教最著名的咒语,六字真言 1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篇末的这句佛偈,很有意境啊 华严经以十为圆满之数,这十句话应该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 p.s.惠能大师还有一句话,不过经常被一些无知之人胡乱批评,单独举出来: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5.关于佛法的句子

关于佛家的句子有很多,以下为摘自《金刚经》、《六祖坛经》以及《心经》的部分经文。

如下: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大意: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大意: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大意: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

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4、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金刚经》大意: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大意: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

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金刚经》大意: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金刚经》大意: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8、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金刚经》大意: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金刚经》大意: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金刚经》大意: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1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金刚经》大意: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大意: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金刚经》大意: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4、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大意: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5、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大意: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金刚经》大意: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17、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金刚经》大意: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18、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金刚经》大意: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19、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金刚经》大意: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0、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大意: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

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21、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大意: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大意: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3、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大意: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

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24、如来说。

6.关于佛法的句子

关于佛家的句子有很多,以下为摘自《金刚经》、《六祖坛经》以及《心经》的部分经文。

如下: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大意: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大意: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大意: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

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4、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金刚经》大意: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大意: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

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金刚经》大意: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金刚经》大意: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8、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金刚经》大意: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金刚经》大意: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金刚经》大意: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1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金刚经》大意: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大意: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金刚经》大意: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4、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大意: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5、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大意: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金刚经》大意: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17、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金刚经》大意: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18、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金刚经》大意: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19、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金刚经》大意: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0、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大意: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

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21、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大意: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大意: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3、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大意: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

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24、如来说。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