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卫风中有篇描写君子风度的诗,名曰:淇奥,历史上真有其人,这是卫风的一首歌儿叫做《淇奥》,在淇水汤汤,曲岸回环的岸边沙洲,有一片竹林绿得青青翠翠。 想必那是一个阳光碎金,微风明丽的傍晚,这淙淙流水边的竹林啊,修长幽静,映水和鸣,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心旷高远的心思。而这样悠长的心思啊,又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起了一个绝世优秀的男子。 人的思维感觉真是奇怪,完全不相干的人和风景,竟然会在感动的灵犀间由此及彼,奇妙的联系起来。就如看这个竹林的猗猗青青,就联想到了那个男子的优秀其华。 这个不相干的联想啊,是思维里最微妙最幽深的感觉,在诗歌里,这个感觉就叫做“兴”。 诗歌的美,在于感觉上的美。 卫风里的《淇奥》,就是在描述一个优秀的男子给人的美好感觉。这个男子,容光绝世,优雅从容,气度沉稳,深藏如水。 每每读之,心里总是忍不住的惊叹,心里不尽的想象那高华的风采如玉如圭。男儿若有相貌堂堂,却并不就此算得好男儿。 男儿的好,在于气度,在于性情,在于其人格的魅力。若是徒只相貌好,那便是流于男色,成了T台上的走秀。 而《淇奥》里的卫武公,却是一个丰华绝代的好男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指其性情稳重尔雅,而“如金如锡,如圭如壁”则是指举止庸容高华。 古人治骨曰“切”,治象牙曰“磋”, 治玉曰“琢”, 治石曰“磨”,一个男人的性情竟然如骨般硬朗,如象牙般高贵,如玉般光洁,如石般坚定不移。举手投足之间,丰神俊朗,如金锡圭玉白璧般流光溢彩,那该是如何的灼灼其华,照人眼目?这样的男儿,既便是远远的看见,不曾交得一语半句,也会是照耀得女心女意都亮敞起来了。 更何况这个男子气度竟然如琴瑟的声音那样悠远不凡:“瑟兮僩兮”。威仪棣棣,赞叹不已:“赫兮”和“晅兮”。 古人炼句,直如妙手偶得的天籁,今人无论如何的竭尽文采的翻译,都是难以企及原句的优美。“如切如磋,如啄如磨” “如金如锡,如圭如壁”这样的句子,朗郎读之,只如吞珠嚼玉般,顿觉齿颊生香,美不可言。 而诗中对这个绝世男子华贵衣饰的描写“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更是让人艳羡那恰到好处的精炼美好,只觉是无可替代的好字。其实,男儿注重衣饰,并非是坏事。 男子的衣装,也需与个性搭配讲究。衣冠不整,穿衣看不出风格者,在性情举止上一定拖泥带水,甚而邋塌。 而华美的衣饰,于优秀的男子,往往是恰到好处的锦上添花。而内涵空洞无物的男子,无论穿得再是如何的个性轩昂,总透着一股子掩不住的脂粉浓墨走秀的嫌疑,要令人忍不住的觉得其面目可憎,避而远之了。 可见得男儿衣饰华美的程度,还要与性情品质相得益彰才是好。如同名剑佩雅士,红粉只合赠佳人般,衣与人,彼此都要相谐才是美。 而这个歌儿里其质如圭如壁的男子啊,耳垂宝玉,帽饰璀灿,“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真是衣与人相互映衬,照耀彼此的容光,如同好水泡好茶,其味更是绵长醇厚,令人回味不已。“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风华绝代的容光是内敛深沉的,如夜色无边暗暗,而星星月儿都亮了起来,映照在深潭里。这个绝世的男儿,幽默而风趣,如天上的星星一般,一闪一闪的调皮,好玩而喜欢捉弄人。 奇怪的是,被捉弄的人却也心甘情愿,同喜同乐,“不为虐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人格的魅力。 性格上的幽默是花枝上的晨露,使得花儿更真更艳,也更和人亲近。直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性情渲染得生姿摇曳,有万千道也道不尽风采在里头。 一个好性情好气度的男子,如果不善“戏谑”,未免呆板无味,与人不亲,便不会让人心生喜悦。甚而有点象大堂之上的华贵摆设,好则好矣,但是冰冷冷的透着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漠然。 如此男儿,安意如说是“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要使人恋爱得一塌糊涂。好男儿世本有之,然只有卫风描述得如此直接大胆。 春秋时期的卫国之地,是原来商纣的朝歌所在。那卫国虽是地处于一个好地方,但历代君主却是大都荒庸腐化,只《淇奥》里的卫武公是那少有的例外,所以就如黑暗里北极星般的闪亮耀眼,要歌以咏之。 试想若是代代君主俱是贤明,那满天的星辰都闪亮起来,反倒显不出这颗北极星耀眼的华彩了。由此,武公遂成了中国诗歌文化里的第一位奇男子也。 而那歌中用于起“兴”的青青翠竹,也从此成了中国几千年文明里君子的象征。 2.有关描写君子的诗句如题,要有作者、朝代、诗名、句子要完整(一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殷其雷 诗经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旗.其旗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纡,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泛泛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3.形容君子的诗句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2、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3、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5、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6、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8、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9、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10、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1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13、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1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7、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18、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1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20、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21、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22、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2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24、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2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4.形容“君子”的诗句有哪些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谦谦君子,温润如玉.3.君子可欺之以方.4.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 贫.”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君子一言,驷马难追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还孔子说的)8.诗经·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用来形容有君子风度的成语有哪些1、光明磊落 【拼音】: guāng míng lěi luò 【解释】: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 《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2、堂堂正正 【拼音】: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解释】: 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出处】: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3、力挽狂澜 【拼音】: lì wǎn kuáng lán 【解释】: 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4、彬彬有礼 【拼音】:bīn bīn yǒu lǐ 【解释】: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5、温文尔雅 【拼音】:wēn wén ěr yǎ 【解释】: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6.有关描写君子的诗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殷其雷 诗经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旗。 其旗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纡,天子所予。 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泛泛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 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7.描述“君子”的诗句有哪些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3. 君子可欺之以方. 4.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 贫。” 5.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还孔子说的) 8. 诗经·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梅兰竹菊被称为植物中的四君子。 1、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2、3幽兰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3、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4、咏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8.形容君子的古诗词1、宋代 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先秦 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唐 :刘禹锡 【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4、唐 贾岛 【雨中怀友人】 对雨思君子,尝茶近竹幽。 儒家邻古寺,不到又逢秋。 5、唐 李咸用 【君子行】 君子慎所履,小人多所疑。 尼甫至圣贤,犹为匡所縻。 6、唐 李白 【流夜郎闻酺不预】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7、唐 杜牧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8、宋 辛弃疾 【定风波】 仄月高寒水石乡。倚空青碧对禅床。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使君子细与平章。 已判生涯筇竹杖。来往。却惭沙鸟笑人忙。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