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醍醐灌顶”出自醍醐: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许多研究者在讨论乳类是否是我们中华民族先民日常饮食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大都引用成语“醍醐灌顶”来佐证各自的观点。但是,“醍”和“醐”在古汉语里本是两个字,而且并不是在同一时间产生的;“醍醐”一词具有双重含义。成语“醍醐灌顶”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在演变。 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2.醍醐灌顶的同义词醍醐灌顶的同义词 振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fā lóng zhèn kuì] 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