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身体不好的诗句有哪些1、形容老年人身体不好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2、原文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注释 ⑴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⑵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上高台。 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4、简析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2.描写不受外物影响的诗句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 3.形容食物不好吃,有什么成语或者诗句形容食物不好吃的成语:清汤寡水、味同嚼蜡、残羹冷炙、淡而无味、粗茶淡饭 1、清汤寡水 读音:qīng tāng guǎ shuǐ 解释:形容菜肴水太多,粗糙没有味道。 出处:锦云 王毅 《笨人王老大》:“饭桌上清汤寡水,热炕上恩爱夫妻。” 2、味同嚼蜡 读音:wèi tóng jiáo là 解释: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白话释义:一般的人看到了功名就不要命的去求他,等到了手之后又觉得枯燥乏味了。 3、残羹冷炙 读音:cán gēng lěng zhì 解释: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出处: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白话释义:剩下的酒水和冷掉的饭菜,到处都是悲伤和辛苦。 4、淡而无味 读音:dàn ér wú wèi 解释: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庶民因其淡而无味,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 白话释义:百姓因它淡清淡无味,没有米谷香,吃的很少。 5、粗茶淡饭 读音:cū chá dàn fàn 解释: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出处: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白话释义:粗茶淡饭吃饱了就停,补破遮寒暖和了就可以休息,生活过得去,很满足,不贪不嫉妒。 4.形容“工地食堂太差”的诗句有哪些人是铁来饭是钢 一顿不吃饿得慌 工地干活实在累 全凭三餐添力量 怎奈伙食油水差 素菜反复几个样 清水稀饭照人影 何日膳食入口香 1,出处:来自一个在工地做活的师父的日常经验,这是他其。情感的升华你。 2,解析:虽然只是才用了打油诗这一简单的诗句,并无多少诗词古韵,但却通俗易懂。将工人的辛苦劳动和饭菜的差对比,突出工地食堂饭菜不好吃。 3,延伸:天天吃稀饭,怎么把活干?素菜缺油盐,饭菜难下咽!身体日渐差,每天流血汗,家里妻和儿,等我把钱赚,体力己透支,你说怎么办? 5.表达“吃饭不要求多好,能吃饱就好”的诗句有哪些只有这一句: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1.出自: 宋 苏轼 《浣溪沙》 2.原文: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3.译文: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4.赏析: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5.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