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收集表达时间过去了不可追的诗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花开堪折则须折,莫待花无空折枝。 三春花事好, 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 人生容易老。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 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2.不可追 是什么诗句1、去去不可追 魏晋 曹操 《秋胡行 其一》 2、去去不可追 魏晋 曹操 《秋胡行 其一》 3、去去不可追 魏晋 曹操 《秋胡行 其一》 4、余欢不可追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5、黄唐邈不可追 宋 王奕 《沁园春·八十日官》 6、浮年不可追 唐 孟郊 《秋怀》 7、前悔不可追 唐 孟郊 《秋怀》 8、陈迹不可追 宋 陆游 《雨夜》 9、逸驾不可追 宋 邵雍 《观棋大吟》 10、去不可追 宋 释了惠 《偈颂七十一首》 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春秋·接舆《凤歌》 [今译]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赏析]《凤歌》是有“楚国狂人”之称的接舆讽劝孔子的一支歌。接舆认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做法是徒劳的,已经过去的能算了,希望他从现在起就不要再过问政治。以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两句就成了一些人的生活格言,但涵意与原来已经完全不同了。 [原作]风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4.往者不可追.来者不可谏的含义【原文】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③。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④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接舆,实际上是假装疯狂的隐士。“接舆”的称呼既不是姓名也不是字,而是以事命名,《论语》中的隐上多是这样,如看门 的称“晨门”,执杖的称“丈人”,所以,接孔子车(舆)的就称“接舆”。 ②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代人认为,天下有道时凤凰才出现,天下无 道时就隐去。接舆以凤凰喻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时却不隐去,是一种德行衰败的表现。 ③犹可追:还来得及的意思。④辟:同“避”。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 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来得及。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人物太危险了!”孔子下车,想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使孔于没有能够和他谈。 【读解】 楚狂接舆的形象真有点给人以嬉皮士味道,一路唱着一路跑。至于是不是“裸奔”,那可就不知道了。 但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往者不 可谏,来考犹可追”两句,成为了后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合于孔子在《八佾》篇里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精神。 “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不谏”。用我们的今天的话来说,就叫,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抓住未来。 “来者犹可追”就是抓住未来。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一个问题,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不可取的,还是糊涂。 因为“今之从政者殆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非常危险的了,你又还“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国干什么呢? 其实,我们看到,接舆的观点与子路宿于石门时那个“晨门”的说法是一致的,都认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所以要加以讽刺劝喻。 当然,道不同,不相为谋。 至于孔子是否听他们的劝喻,那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脱离开具体的所指,我们今天来理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那还是很有启发的。 不说历史,不说社会这样大的话题,就是我们处理个人生活中的事情,总结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败得失等等,也都是很有意义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