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冷兵器的诗句《项奎虎丘山诗》 当时吴王剑,砺光裂岩幽。 《一枝花·咏剑》 离匣牛斗寒,到手风云助,插腰奸胆破,出袖鬼神伏。 正直规模,香檀把虎口双吞玉,沙鱼鞘龙鳞密砌珠。 挂三尺壁上飞泉,响半夜床头骤雨。 《古剑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 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等等等等等等等 2.形容“冷兵器”的诗句有哪些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挽文丞相 元代:虞集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代: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4.蝶恋花·出塞 清代: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5.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代: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 冷兵器 狭义上冷兵器是指不带有火药、炸药或其他燃烧物,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近战武器装备。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冷兵器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冷兵器按材质分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铜、钢铁等兵器;按用途分为进攻性兵器和防护装具,进攻性兵器又可分为格斗、远射和卫体3类;按作战方式分为步战兵器、车战兵器、骑战兵器、水战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结构形制分为短兵器、长兵器、抛射兵器、系兵器、护体装具、战车、战船等。火器时代开始后,冷兵器已不是作战的主要兵器,但因具有特殊作用,故一直延用至今。 许多冷兵器是复合材料制成并兼有两种以上的用途、性质的。因以其主要材料和用途、性质划分类别。冷兵器出现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猎等劳动工具演变而成,随着战争及生产水平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多样,由庞杂到统一的发展完善过程。世界各国、各地R冷兵器的发展过程各有特点,但基本可归结为石木兵器时代、铜兵器时代、铁兵器时代和冷兵器、火器并用时代。其中石木兵器时代延续的时间最长。 2.常见冷兵器 (1)矛 矛为兵刃中最长之物,故有丈八蛇矛之称;惟所谓丈八者,以周尺计之,合今之通用尺一丈四尺有奇;以此推之,则矛之由来,实在周代,或周代以前,来历亦甚悠久,惟当时战术未精,各种兵刃使用之法,亦极简单,非若后之武术,以繁取胜,以多矜奇也。 (2)弓 弓为古代兵器之一,激弦发矢,可以及远,考此法之由来最古,黄帝战蚩尤于涿鹿,纯用弓矢以制胜,此为有弓矢之最早者;惟当时之弓矢,都以竹木为之,虽能及远,终未 能完善,迨后推阐其理,互相发明,加以精密之改造,于是乎弓矢逐成为战争之利器,非但发古人射抉之技,抑亦开后世火器之端,虽曰此皆由后人推阐而来,其创作者之功,要亦未可遽没也。 (3)盾 盾,亦为古兵器,其发明也,较弓箭为后,且竟谓为因有弓箭之后,始有盾牌,亦无不可。弓箭之用,既能杀人于百步或数步之外,其利用较之长矛大戟,止能于对面取人者,固不可以同日语。 3.求与中国古代冷兵器有关的诗词【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二】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铓。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杜甫《大历三年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 《项奎虎丘山诗》:“当时吴王剑,砺光裂岩幽。” 王勃《滕王阁序》:“紫电青霜,王将军之琥库。” 唐.杨炯《杨盈川集.送刘校书从军》诗:“赤土流星剑,鸟号明月弓。” 刘禹锡《武陵观火》:“晋库走龙剑,吴室荡燕雏。” 柳宗元《闻歌》诗曰:“翠帷双卷出顷城,龙剑破匣双月明。” 4.描写兵器的诗词《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甫《大历三年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 《项奎虎丘山诗》:“当时吴王剑,砺光裂岩幽。” 王勃《滕王阁序》:“紫电青霜,王将军之琥库。” 唐.杨炯《杨盈川集.送刘校书从军》诗:“赤土流星剑,鸟号明月弓。” 刘禹锡《武陵观火》:“晋库走龙剑,吴室荡燕雏。” 柳宗元《闻歌》诗曰:“翠帷双卷出顷城,龙剑破匣双月明。” 5.描写“兵器”的诗词都有哪些刀: 1.《金错刀行》 宋代: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2.《视刀环歌》 唐代:刘禹锡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剑: 1.《剑客》 唐代: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古剑篇 》 唐代: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戟: 1.《潼关吏》 唐代: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6.带“兵器”的诗句有哪些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李白《古风》释义:秦王统一六国,当年是多么厉害呀。 剑通过浮云托来,诸侯从西边前来拜访。 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征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 ——李白《古风》释义:秦始皇按着宝剑,威严可以吓到众神。有一天去巡海,驱赶着石头来到了沧津,征集的罪犯及其之多,建一座桥使上万人受伤。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 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 ——李白《古风》释义:越国人采集到明珠,带着妻子来到南隅。 月光照耀着海面,珍珠价值可以抵一座城。献给皇上皇上却只是按着剑不言,有着美玉却只有长叹一声。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李白《相和歌辞·胡无人行》释义:汉家的将士三十万,将军江铃为霍嫖姚,腰间插着流星白羽,剑拔出是带着亮光,兵将踏着雪冲下玉关,敌人的剑眼花缭乱,射穿将士们的盔甲。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李白《杂曲歌辞·侠客行》释义:白马配着银色的马鞍,走路大步流星。十步可杀一人,行走千里却不留痕迹,做完事后就拂袖而去,深藏功与名。 悠闲时去饮酒,脱下剑在信陵面前以表崇敬。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李白《杂曲歌辞·白马篇》释义: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儿男游侠骑士。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释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陆游《金错刀行》释义:白玉的剑鞘中装着黄金剑,月光从窗户中投进,身为大丈夫却未能立成功业,提着刀茫然的环顾四周。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贾岛《剑客》释义:用十年的功夫来磨励这把宝剑,霜雪般锋利的剑刃还没试验过。我今日把它亮出来摆在您面前,请告诉我谁遇到了不公平的事?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郭震《古剑篇》释义:经过良好的工艺锻造,花费了几年时间,最终得到宝剑名字叫龙泉。 龙泉的颜色如霜雪一般洁白,它的铸造工艺众人都称奇。 7.带'兵器'的诗句【古风】 唐·李白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古风】 唐·李白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征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 但求蓬岛药,岂思农鳸春。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古风】 唐·李白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古风】 唐·李白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 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 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 【古风】 唐·李白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 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 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唐·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胡无人,汉道昌。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杂曲歌辞·侠客行】 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8.描写“兵器”的诗词都有哪些刀: 1.《金错刀行》 宋代: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2.《视刀环歌》 唐代:刘禹锡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剑: 1.《剑客》 唐代: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古剑篇 》 唐代: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戟: 1.《潼关吏》 唐代: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9.有名的古代冷兵器1.轩辕夏寓剑:黄帝所铸,首山之铜,天文古字,《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后,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一名画影。 2.腾空:颛顼所有,《拾遗记》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3.禹剑:夏禹所铸,腹上刻二十八宿,面纹日月星辰,背记山川,藏之会稽山。 4.启剑:夏王启铸,铜,三尺九寸,后藏之秦望山。 5.太康剑:夏王太康铸,铜,三尺二寸,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6.夹剑:夏王孔甲铸,牛首山之铁,铭曰夹,四尺一寸,《书》云: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一铭曰夹。 7.定光:殷太甲铸,文(通纹)曰定光,古文篆书,二尺,《书》云: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一剑曰定光。 8.照胆:殷武丁铸,铭曰照胆,古文篆书,三尺,《书》云: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一剑曰照胆。 9.含光、承景、脊练:出于殷代。《列子》曰: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练。 10.镇岳尚方:周昭王铸,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五尺,《书》云: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 11.昆吾剑:周穆王时西戎献,链钢,长欠有咫,用之切玉如泥。 12.骏:周简王铸,铭曰骏,大篆书,三尺,《书》云: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铸一铭曰骏。 13.干将、莫邪:吴人干将莫邪所造,铁,《吴越春秋》载:吴王阖庐使干将作二剑,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剑成,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14.越五剑:欧冶子造,铜锡,《越绝书》载: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争耀,星斗避彩,鬼神悲号。” 另一说是湛卢、纯钧、巨阙、豪曹、鱼肠五剑。 15.越八剑:越王使工人所铸,采金,《拾遗记》载: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剑,名曰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 16.龙渊:楚命欧冶、干将所造,铁英,《越绝书》载:楚王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命风胡子往见之,使作铁剑,因成龙渊。 17.太阿、工布:铁剑,一说有三剑,另一剑名已佚。 秦昭王铸,铭曰诫,大篆书,三尺,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18.定秦:秦始皇铸,采北祗铜,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三尺六寸,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19.神剑:汉太公所得,《性命诀》载: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若得杂冶,即成神剑,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 20.赤霄:汉高祖所得,铁,铭曰赤霄,大篆书,三尺,高祖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21.神龟:汉文帝铸,三尺六寸,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 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22.八服:汉武帝铸,铭曰八服,小篆书,三尺六寸,以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23.茂陵剑:汉昭帝所得,上铭:直千金,寿万岁。昭帝时,有茂陵人献此宝剑,故名。 24.毛、贵:汉宣帝铸。二剑铭皆小篆书,三尺,以本始四年铸,一曰毛,二曰贵。 “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这是宣帝即位前术士恭维他的话)。 25.衍:汉平帝所得,上有帝名,大篆书,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26.乘胜万里伏:王莽铸,铭曰:乘胜万里伏。小篆书,三尺六寸,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五色石为之。 27.更国:更始刘圣公(即刘秀)铸,铭曰更国,小篆书。 28.秀霸:汉光武所得,铭曰秀霸,小篆书,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之。 29.玉具剑:光武以赐冯异。七尺,《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 30.龙彩:汉明帝铸,永平元年铸,上作龙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31.金剑:汉章帝铸,金质,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32.安汉:汉顺帝铸,铭曰安汉,小篆书,三尺四寸,永建元年铸。 33.中兴:汉灵帝铸,文曰中兴,小篆书,建宁三年铸,同时铸四剑,铭文皆同,后一剑无故自失。 34.孟德:曹操所得,上有金字,铭曰孟德,三尺六寸,献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35.思召:袁绍所得,上铭曰思召,《古今注》:袁绍在黎阳,梦神人授一宝剑,及觉,果在卧,所铭曰思召,解思召为绍字。 36.蜀八剑:蜀昭烈帝铸,采金牛山铁,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梁王理、鲁王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各一。 37.镇山剑:蜀后帝禅造,一丈二尺,廷熙二年造此巨剑,以镇剑口山,故名。 38.倚天、青虹:魏武帝铸二剑,其利断铁如泥,一自佩,一赐夏侯恩(名青虹) 39.魏三剑:魏太子丕造,一曰飞星,一曰流采,一曰华铤。 40.文士剑:杨修献魏文帝。 《文士传》:杨修以宝剑与魏文帝,帝佩之,语人曰:此杨修剑也。 41.吴六剑:吴大帝(即孙权)所有。 《古今注》载: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2.大吴:吴大帝孙权铸,采武昌铜铁,文曰大吴。小篆书。 各三尺九寸。黄武五年共作剑千口。 43.流光:吴王孙高铸,文曰流光,小篆书,建兴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