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赤壁铜雀台的诗句

1.关于铜雀台的诗词

铜雀台 王建

娇爱更何日,

高台空数层。

含啼映双袖,

不忍看西陵。

漳水东流无复来,

百花辇路为苍苔。

青楼月夜长寂寞,

碧云日暮空裴回。

君不见邺中万事非昔时,

古人不在今人悲。

春风不逐君王去,

草色年年旧宫路。

宫中歌舞已浮云,

空指行人往来处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关于铜雀台的诗

赤壁

作者:杜牧 (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同谢谘议咏铜雀台

作者:谢朓

穗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

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

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

铜雀台

作者:王无竞

北登铜雀上,西望青松郭。繐帐空苍苍,陵田纷漠漠。

平生事已变,歌吹宛犹昨。长袖拂玉尘,遗情结罗幕。

妾怨在朝露,君恩岂中薄。高台奏曲终,曲终泪横落。

咏铜雀台

作者:汪遵

铜雀台成玉座空,短歌长袖尽悲风。

不知仙驾归何处,徒遣颦眉望汉宫。

铜雀台

作者:李咸用

但见西陵惨明月,女妓无因更相悦。

有虞曾不有遗言,滴尽湘妃眼中血。

铜雀台怨

作者:程长文

君王去后行人绝,箫筝不响歌喉咽。

雄剑无威光彩沈,宝琴零落金星灭。

玉阶寂寞坠秋露,月照当时歌舞处。

当时歌舞人不回,化为今日西陵灰。

铜雀台

作者:梁琼

歌扇向陵开,齐行奠玉杯。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

月色空馀恨,松声莫更哀。谁怜未死妾,掩袂下铜台。

相和歌辞。铜雀台

作者:王无竞

北登铜雀上,西望青松郭。繐帐空苍苍,陵田纷漠漠。

平生事已变,歌吹宛犹昨。长袖拂玉尘,遗情结罗幕。

妾怨在朝露,君恩岂中薄。高台奏曲终,曲终泪横落。

相和歌辞。铜雀台

作者:郑愔

日斜漳浦望,风起邺台寒。玉座平生晚,金尊妓吹阑。

舞馀依帐泣,歌罢向陵看。萧索松风暮,愁烟入井阑。

相和歌辞。铜雀台

作者:刘长卿

娇爱更何日,高台空数层。

含啼映双袖,不忍看西陵。

漳河东流无复来,百花辇路为苍苔。

青楼月夜长寂寞,碧云日暮空裴回。

君不见邺中万事非昔时, 古人何在今人悲。

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

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往来处。

3.曹操有一有诗有心一句是XX揽二乔好像是有关铜雀台的谁知道全诗是

是曹植《铜雀台赋》,三国时期曹植在邺城铜雀台落成时所作,为汉赋中的经典作品,文辞华美。

《三国志·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中收录的《铜雀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 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孔明用计激周瑜时把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改成了“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以此激怒周瑜,坚定他作战的决心。在原诗中,蝃蝀就是虹,二桥指从铜雀台出发链接金虎台和玉龙台的两座桥。

古代‘乔’和‘桥’是一回事。刚好周瑜和孙策的妻子姓乔。

所以很容易产生错觉。 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中的《铜雀台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跟《三国志》中的《铜雀台赋》相比,《三国演义》中的《铜雀台赋》有很多内容为后人自行添加,如“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4.关于铜雀台的现代诗

寂寞铜雀台

烽火铜雀台,寂寞已成灾。

国色天香大小乔,远在江南外。

沉鱼落雁大乔美,

闭月羞花小乔乖。

孔明多诡计,草船借箭来。

合力周郎烧赤壁,逐我遭惨败。

东风莫与周郎便,

春深二乔锁雀台。

兵回邺城中,南望赤壁在。

孙策不测周瑜亡,花谢对金钗。

铜雀藏娇终成梦,

说尽英雄叹无奈。

英雄爱美女,美女配郎才。

一点相思两行泪,不觉又分开。

战场呼风我唤雨,

情场寸步我难迈。

陈留起兵后,中原逐鹿赛。

决战官渡败袁绍,乌桓得胜来。

明月几时英雄路?

二乔入梦心不改!

这是我从网上给你找到的,你参考一下吧。

5.关于铜雀台的现代诗

寂寞铜雀台烽火铜雀台,寂寞已成灾。

国色天香大小乔,远在江南外。沉鱼落雁大乔美,闭月羞花小乔乖。

孔明多诡计,草船借箭来。合力周郎烧赤壁,逐我遭惨败。

东风莫与周郎便,春深二乔锁雀台。兵回邺城中,南望赤壁在。

孙策不测周瑜亡,花谢对金钗。铜雀藏娇终成梦,说尽英雄叹无奈。

英雄爱美女,美女配郎才。一点相思两行泪,不觉又分开。

战场呼风我唤雨,情场寸步我难迈。陈留起兵后,中原逐鹿赛。

决战官渡败袁绍,乌桓得胜来。明月几时英雄路?二乔入梦心不改! 这是我从网上给你找到的,你参考一下吧。

6.曹操在一首诗中写:“XX揽二乔”,并且提到铜雀台,全诗是什么

《赤壁》 作者: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释文: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2、赏析: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

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3、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4、关于作者: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7.有关赤壁的诗词

有关赤壁的诗词包括:

1、唐代杜牧《齐安郡晚秋》

原文: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译文:

秋风瑟瑟,柳影渐渐稀疏,我所居住的地方显得更加寂静、苍茫。游赏黄州的山水,闲云倒影在水中,让人赏心悦目,闲来吟啸抒怀,日子倒也过得闲适自得。

残灯暗淡的雨夜,一起下棋的友人已经散去,酒醒后孤枕难眠,又看到北雁南飞。当年英雄豪杰争雄的赤壁还在,而如今只有我这样的蓑翁在此垂钓。

2、唐代杜牧《赤壁》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3、明代杜庠《赤壁》

原文: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萧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译文:

曹操声势浩大的水军原本就是南下平定孙权刘备一统江山的,在浩瀚无际的江面上曹操战船云集。诸葛亮中心空有兴复汉室的愿望,曹操已经不把东吴放在眼中。

强劲大风助长火势迅猛蔓延,兵戎相见,人影散乱;在孤月风冷的凄凉夜晚,曹操一统天下的理想破灭了。这样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值得回忆了,眼前荒岛上鸥鸟乱飞满目荒芜。

4、唐代李白《赤壁歌送别》

原文: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译文:

两条英雄好汉在此处激烈战争,一决雌雄。顿时间,赤壁的江面上楼船遮天盖地。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击败。

你马上就要高飞远走,到那个世外桃源游山玩,你也会看到那场大战留下的残酷遗迹。你要详细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写信来告诉我,我想我肯定会被你的描述而壮怀激烈,万分感动。

5、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