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马鞍山的诗句

1.李白描写马鞍山的诗急需

1、《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天门山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

2、《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译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我也能够吟哦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3、《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唐代李白

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

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羽化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译文:周先生隐居在丹阳横山,开门就看到秀丽的丹阳。连绵的山峦围绕周围,壮观的景色胜过仙乡。有空就写诗作曲,来了情绪就在丹阳湖上高唱《白纻词》。丹阳湖水清秀荡漾,远胜过东海浩荡的感觉,水光山色与菰蒲草共显娇娆。

当你得意之时,心灵与天地融合在一体。任天上云卷云舒,看世界人来人往,哪里还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身不在,痛苦何在?你身怀美玉而不露,心有高才而不显。如果我们学道成功,就一起携手游览仙山琼阁。

4、《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唐代李白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译文:自青苍色的大江逆流而归,行至白璧山赏玩秋月。秋日的月光照在白璧山上,如同山阴之雪般皎白令人兴发。隐逸之士停止了夜晚出行,商贾买卖人忘记了早晨出发。扬帆再行来到天门山,回头望去牛头渚已被掩没。

大江长啊季风按时吹来,太阳升起夜雾消散。老朋友近在咫尺却未见面,不能共同欣赏奇景相隔如胡越。寄您一枝青青的兰花,愿我俩和谐美满友谊长存。

5、《横江词六首·其六》——唐代李白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译文:横江之上经常月晕起风,整日笼罩在风雾中,江里的海鲸东向,百川倒流。波涛大浪一起,声势浩大,三山都会被之摇动,横江水势湍急,千万不要轻易渡江,如果轻易而渡,将会有去无回。

2.关于安徽马鞍山的诗歌

李白在马鞍山一带玩过,写过一些诗句,如《横江词六首》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其 二

海潮南去过寻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其 三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其 四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其 五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其 六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为了参加千字文大赛急求李白描写马鞍山的诗词50首(全部)

江上清风楼上月;诗中才子酒中仙。

太白楼,位于采石矶南面山坡下,又名青莲祠、谪仙楼,为纪念李白而建。建于唐元和年间,今存建筑为清光绪三年重建。

前后三进,主楼三层。楼内有木刻李白立、卧雕像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姚兴荥题太白楼爱国有诗侪杜甫;报君以士识汾阳。徐立纲题太白楼。

侪:辈、类。 汾阳:即郭子仪。

玄宗时为朔方节度使,平安史之乱,立有功勋。累官至太尉、中书令,封汾阳邵王,尚父。

世称郭汾阳。荐汾阳指李白与郭子仪的情谊,据说郭因罪当斩,李白极力相救,重荐于朝诗酒神仙,天自梦中传彩笔;楼上风月,人从江上拜宫袍。

李璋题太白楼诗酒神仙,吟魂醉魄归何处;江山如画,月色涛声共一楼。太白楼胜迹画图中,莫辜负此日登临,依山枕渚;奇才诗酒老,曾记取当年狂放,动地惊天。

太白楼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得采石青山,供当日神仙啸傲;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脱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逍遥。太白楼。

喜妃子句:指李白因醉酒作《清平调》被杨玉环诬陷之事侍金銮,谪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平、汉曼倩、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个胸次;踞危矶,俯大江,这眼前更觉天空地阔。试凭栏远望,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纻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黄琴士题太白楼。 金銮:唐宫殿名。

侍金銮指李白在天宝年间曾供奉翰林院、待诏金銮。 谪夜郎:李白于乾元元年被充军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途中遇赦得归。

夜郎,地名。 屈平:屈原名。

曼倩:东方朔字。 牛渚:安徽采石附近的牛渚山。

白纻:即马鞍山市北的白纻山脱身依旧仙归去;撒手还将月放回。捉月台谁作砥柱中流,激愤一腔忠义;俯瞰大江东去,开拓万里心胸。

捉月台举杯邀明月;荡胸生层云。问月亭。

举杯句: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荡胸句: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去帆疑峡走;卷浪骇江飞。

清风亭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清风亭。

蓬莱句:李白诗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是仙人的居所;建安骨即建安诗体,由汉魏时曹操父子及“邺中七贤”所创的诗歌风格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清风亭。 高力土,唐潘州人,本姓冯。

少阉,圣历元年入宫,武则天令给事左右,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姓高。以诛萧岑等有功,累官至骡骑大将军等要职,安史之乱,随玄宗入蜀,肃宗时遭流配,后死于途中。

传李白曾令其捧靴。 谢将军:谢朓,南齐陈郡阳夏人,字玄晖。

与谢灵运同族,称小谢,曾任宣城太守,为萧遥光诬陷死紫微九重,碧山万里;流水今日,明月前身。齐彦槐题李白衣冠冢。

紫微:星座名,三垣之一。 流水句:见司空图诗:“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意指李白心境莹亮,志趣清悠山间明月;江上清风。李白衣冠冢烂醉小天地;狂吟空古今。

李白衣冠冢举杯邀明月;放眼看青山。李白衣冠冢功名飞燕误;心迹大鹏俱。

李白衣冠冢高风大节同千古;明月梅花共一楼。李白衣冠冢偶呼明月问千古;恰对青山思故人。

李白衣冠冢明月有情公已去;青山无约我频来。李白衣冠冢千年醒眼何曾醉;到处风涛总是诗。

李白衣冠冢自公一去无狂客;此地千秋有盛名。李白衣冠冢神仙诗酒空千古;风月江天贮一楼。

李白衣冠冢老友一生惟子美;青山千载压玄晖。李白衣冠冢。

子美:杜甫字。 玄晖:即谢朓后身金粟前身月;对面青山侧面江。

李白衣冠冢。 金粟:佛家谓维摩诘之前身为“金粟如来”樽中美酒长须满;槛外长江空自流。

李白衣冠冢吾辈此中堪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李白衣冠冢更上一层,星辰可摘;不磨千古,诗卷长留。

李白衣冠冢楼压惊涛,万里江天供醉墨;山临幽壑,四时风物助诗怀。李白衣冠冢一碧江天,凭眺如今摩诘画;四时风月,畅怀尤胜少陵诗。

李白衣冠冢。 摩诘:王维字,曾作《辋川图》,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少陵:即杜甫天籁风吹,如闻敏捷诗千首;江涛月涌,想见飘零酒一杯。李白衣冠冢。

天籁:自然界的声响,唐陆龟蒙诗:“唱既野芳坼,洲还天籁疏”才似仙名,诗酒高风传万古;地因人重,江山胜迹播千秋。李白衣冠冢如此江山,合作先生诗酒地;对兹风月,同销我辈古今愁。

李白衣冠冢千尺青山,妙句岂惟凌谢朓;一龛金粟,后身须信是如来。李白衣冠冢谗起七言,千古才人千古恨;快登百尺,一楼风景一楼诗。

李白衣冠冢对影成三人,贺监远邀明月;相知唯一已,谢公近在青山。李白衣冠冢。

贺监:即贺知章,曾任秘书监,故亦称贺监。 谢公:指谢朓此处其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江山曾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李白衣冠冢惊世以文章,无怪才名齐工部;忧心惟社稷,请看慧眼识汾阳。李白衣冠冢。

工部:即杜甫。因杜曾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汾阳:即郭子仪诗界此重新,江上才人休错过;酒仙臣自许,醉来天子不能呼。李白衣冠冢长歌咏松风,依旧螺山。

4.为了参加千字文大赛急求李白描写马鞍山的诗词50首(全部)

江上清风楼上月;诗中才子酒中仙。

太白楼,位于采石矶南面山坡下,又名青莲祠、谪仙楼,为纪念李白而建。建于唐元和年间,今存建筑为清光绪三年重建。

前后三进,主楼三层。楼内有木刻李白立、卧雕像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姚兴荥题太白楼爱国有诗侪杜甫;报君以士识汾阳。徐立纲题太白楼。

侪:辈、类。 汾阳:即郭子仪。

玄宗时为朔方节度使,平安史之乱,立有功勋。累官至太尉、中书令,封汾阳邵王,尚父。

世称郭汾阳。荐汾阳指李白与郭子仪的情谊,据说郭因罪当斩,李白极力相救,重荐于朝诗酒神仙,天自梦中传彩笔;楼上风月,人从江上拜宫袍。

李璋题太白楼诗酒神仙,吟魂醉魄归何处;江山如画,月色涛声共一楼。太白楼胜迹画图中,莫辜负此日登临,依山枕渚;奇才诗酒老,曾记取当年狂放,动地惊天。

太白楼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得采石青山,供当日神仙啸傲;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脱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逍遥。太白楼。

喜妃子句:指李白因醉酒作《清平调》被杨玉环诬陷之事侍金銮,谪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平、汉曼倩、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个胸次;踞危矶,俯大江,这眼前更觉天空地阔。试凭栏远望,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纻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黄琴士题太白楼。 金銮:唐宫殿名。

侍金銮指李白在天宝年间曾供奉翰林院、待诏金銮。 谪夜郎:李白于乾元元年被充军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途中遇赦得归。

夜郎,地名。 屈平:屈原名。

曼倩:东方朔字。 牛渚:安徽采石附近的牛渚山。

白纻:即马鞍山市北的白纻山脱身依旧仙归去;撒手还将月放回。捉月台谁作砥柱中流,激愤一腔忠义;俯瞰大江东去,开拓万里心胸。

捉月台举杯邀明月;荡胸生层云。问月亭。

举杯句: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荡胸句: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去帆疑峡走;卷浪骇江飞。

清风亭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清风亭。

蓬莱句:李白诗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是仙人的居所;建安骨即建安诗体,由汉魏时曹操父子及“邺中七贤”所创的诗歌风格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清风亭。 高力土,唐潘州人,本姓冯。

少阉,圣历元年入宫,武则天令给事左右,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姓高。以诛萧岑等有功,累官至骡骑大将军等要职,安史之乱,随玄宗入蜀,肃宗时遭流配,后死于途中。

传李白曾令其捧靴。 谢将军:谢朓,南齐陈郡阳夏人,字玄晖。

与谢灵运同族,称小谢,曾任宣城太守,为萧遥光诬陷死紫微九重,碧山万里;流水今日,明月前身。齐彦槐题李白衣冠冢。

紫微:星座名,三垣之一。 流水句:见司空图诗:“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意指李白心境莹亮,志趣清悠山间明月;江上清风。李白衣冠冢烂醉小天地;狂吟空古今。

李白衣冠冢举杯邀明月;放眼看青山。李白衣冠冢功名飞燕误;心迹大鹏俱。

李白衣冠冢高风大节同千古;明月梅花共一楼。李白衣冠冢偶呼明月问千古;恰对青山思故人。

李白衣冠冢明月有情公已去;青山无约我频来。李白衣冠冢千年醒眼何曾醉;到处风涛总是诗。

李白衣冠冢自公一去无狂客;此地千秋有盛名。李白衣冠冢神仙诗酒空千古;风月江天贮一楼。

李白衣冠冢老友一生惟子美;青山千载压玄晖。李白衣冠冢。

子美:杜甫字。 玄晖:即谢朓后身金粟前身月;对面青山侧面江。

李白衣冠冢。 金粟:佛家谓维摩诘之前身为“金粟如来”樽中美酒长须满;槛外长江空自流。

李白衣冠冢吾辈此中堪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李白衣冠冢更上一层,星辰可摘;不磨千古,诗卷长留。

李白衣冠冢楼压惊涛,万里江天供醉墨;山临幽壑,四时风物助诗怀。李白衣冠冢一碧江天,凭眺如今摩诘画;四时风月,畅怀尤胜少陵诗。

李白衣冠冢。 摩诘:王维字,曾作《辋川图》,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少陵:即杜甫天籁风吹,如闻敏捷诗千首;江涛月涌,想见飘零酒一杯。李白衣冠冢。

天籁:自然界的声响,唐陆龟蒙诗:“唱既野芳坼,洲还天籁疏”才似仙名,诗酒高风传万古;地因人重,江山胜迹播千秋。李白衣冠冢如此江山,合作先生诗酒地;对兹风月,同销我辈古今愁。

李白衣冠冢千尺青山,妙句岂惟凌谢朓;一龛金粟,后身须信是如来。李白衣冠冢谗起七言,千古才人千古恨;快登百尺,一楼风景一楼诗。

李白衣冠冢对影成三人,贺监远邀明月;相知唯一已,谢公近在青山。李白衣冠冢。

贺监:即贺知章,曾任秘书监,故亦称贺监。 谢公:指谢朓此处其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江山曾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李白衣冠冢惊世以文章,无怪才名齐工部;忧心惟社稷,请看慧眼识汾阳。李白衣冠冢。

工部:即杜甫。因杜曾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汾阳:即郭子仪诗界此重新,江上才人休错过;酒仙臣自许,醉来天子不能呼。李白衣冠冢长歌咏松风,依旧螺山。

5.赞美马安山采石矶的诗词

马鞍山市位于华东地区,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别称钢城、诗城,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安徽省2个长三角城市之一,另一个为合肥)。

马鞍山市的市名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

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表达了对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史事的无限感慨。

6.马鞍山雪的诗句

第一首东城南陌尘,紫幰与朱轮。

尽说无多事,能闲有几人?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谁见衡门里,终朝自在贫。

——闲居第二首一山横江卧津渡,江月千年恋滩涂。太白捉月跳江矶,温峤诛魅燃犀渚。

平叛英雄历险道,临路诗仙履坦途。青石绰影疑还似,翠螺风物惊世殊!——采石矶怀古第三首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

裁缝长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复恐兰膏汗纤指,常遣傍人收堕珥。

衣裳着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第四首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余声。戌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第五首山水人文大钢都,烟雨诗情美画图。

巍峨三台碑叠阁,青翠九峰碧环湖。寺塔禅林如椽笔,苑院艺馆似砖书。

护国骁将攘魏汉,朱然浩气贯东吴。——马鞍山抒怀。

7.写一位马鞍山的名人

纵观历史,马鞍山地区历代皆有名人与这片土地结缘,或在此建立奇功,或寄情山水,虽为客籍,但早已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主要名人有: (一)楚霸王叱咤风云。 2200多年前,项羽率8000精兵从采石渡江北上征战秦兵,创立霸业,后被刘邦挫败,南逃至乌江,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遂拔剑自刎。

其先行渡江至东岸的乌骓马见主人身亡,即返身跃江,鞍鞯落地,留在江东。相传,今马鞍山即为项羽马鞍幻化。

二)周兴嗣朽撰《千字文》。 《千字文》是封建社会集识字、书法和教化为一体的问世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幼儿启蒙教材,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作者是梁武帝的文学侍从“员外散骑侍郎”、当涂的周兴嗣。 (三)李太白魂系江东。

李白曾十多次驻足马鞍山,60多首诗文是诗人倾泻给马鞍山的一腔痴情。晚年,李白病逝当涂。

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文化人,都会熟记他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天上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等诗句,并从中受到最早的审美启迪。

(四)樊若水巧驾浮桥。 公元974年,江南进士樊若水经精心策划,仅用三天时间便在采石江面上建造了一座长达6000米的跨江浮桥。

这是历史上真正的长江第一桥。宋军借此桥南下攻克金陵,俘获南唐皇帝李煜。

(五)郭祥正诗风飘逸。 郭祥正,当涂青山人,北宋诗坛主将之一。

郭出生于官宦之家,十九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但因性情耿介,刚直不阿,官场却屡屡受挫。郭诗作频出且有李白遗风,北宋诗坛主将梅尧臣称其为“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

郭有《青山集》30卷存世。 (六)虞允文智破金兵。

公元1161年,南宋江山飘摇欲坠。中书舍人参谋军事虞允文在采石江边慰问士兵时,面对金兵的强大攻势,临危不惧,亲自督战,智获全胜,使南宋转危为安,并延续百年之久。

此战成为战争史上1.8万与40万的悬殊取胜的千古佳话。 (七)陶主敬恪尽职守。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陶少时博览群书,为官恪尽职实,以政绩和品德服人,深得朱元璋赏识。

陶曾为翰林院学士,负责议定礼制,终为江西参知政事,卒于任上,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谥封“姑孰郡公”。陶著述颇丰,有《周易集粹》、《陶学士集》(20卷)存世。

(八)邢子用“济美”故里。 邢珣,字子用,当涂人,明进士,官至江西右参政。

邢因坚持正义,抨击权臣巨珰恶举,终被罢官。邢回归乡里后,广置义田、赡养老人,致力于慈善事业,其子邢埴、邢址皆为进士,以清谦传世。

为表彰邢氏父子济世美德,1573年当涂知府丁懋儒等人在大邢村建7米多高的牌楼式石坊“济美坊”,坊中央镌刻“恩荣”二字。 (九)萧云从画坛扬名。

萧云从,清初画家,姑孰画派始祖。萧云从以马鞍山、芜湖、繁昌三地沿江景点为描摹对象,画《太平山水图》43幅,此画是超凡的杰作,郑振铎称其“幅幅皆精”,全部收入《中国版画史图录》。

画家另有长达五丈的画《归寓一元图》,画上有马鞍山景观22处和自题诗24首。此画被人称为“极品”。

(十)徐文靖治学严谨。 徐文靖,清史学家,少年矢志治学,青年崭露头角,但一生与仕途无缘。

晚年静居当涂故里潜心治学。徐敢于挑战前人,在历史学、地理学上多有建树,其《竹书纪年统笺》、《禹贡会笺》等四部著作被收《四库全书》。

(十一)黄左田勤政敏学。 黄钺,字左田,当涂人。

清进士,官司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诗书画自成一体。谥号“勤敏”,以彰其勤政敏学。

黄钺曾致力于书院与管理,创建芜湖中江书院,主管徽州紫阳书院、皖西六安书院、安庆敬敷书院,为安徽教育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十二)四兄弟各有所成。

夏炘、夏炯、夏燠、夏燮四兄弟生于当涂一书香门第,其父夏銮对四子严慈相融,使四子分别在理学、经学、音韵学、考据学等方面各有建树。特别是夏燮,在历史学上引人注目,其《明通鉴》、《中西纪事》两部史学专著,至今仍是学习和研究明代历史的必读书目。

十三)林散之当代三绝。 林散之先生人称“当代草圣”、“一代宗师”,**评价其书法“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其诗作与画作也有极高造诣,故人称其为“诗、书、画”三绝。

林老逝世后,马鞍山市人遵其遗愿,在太白楼侧建林散之艺术馆。主馆名“江上草堂”,馆内珍藏着先生的艺术作品。

先生之墓位于“江上草堂”左侧。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