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一些词类似于“豆蔻年华”“耄耋之年”的词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出自“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 2.有没有一些词类似于“豆蔻年华”“耄耋之年”的词豆蔻年华近义词:金色年华、黄花少年、锦瑟年华、风华正茂 耄耋之年近义词:桑榆暮景、风烛残年、垂暮之年、老树枯柴 豆蔻年华: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语出自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近义词:金色年华、黄花少年、锦瑟年华 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语出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铁也。皮肤变黑色如铁也。 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鬓发变黄也。耇,垢也。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或曰冻梨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或曰齯,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 百年曰期颐;颐,养也。老昏不复知服味善恶孝子期於尽养道而巳也。 老,朽也。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年岁别称: 婴儿:人初生 襁褓:周岁以下 孩提:2至3岁、垂髫:童年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黄口:10岁以下 舞勺:13岁至15岁 舞象:15岁至20岁 豆蔻:女子13岁 及笄:女子15岁 弱冠:男子20岁 而立:男子30 不惑:男子40 知天命:50 花甲,耳顺:60 古稀:70 仗朝:80 耄耋:80-90 鲐背:90 期颐:100 花甲重开:120岁 古稀双庆:140岁 3.描写人年龄的诗句您好: 年龄词语 少年:含苞欲放、豆蔻年华、纯真无邪、掌上明珠、乳臭味甘、聪明伶俐。 成年:青春年华、大展宏图、而立之年、年轻力壮、壮志满怀、仪表堂堂。 老年:饱经风霜、饱经沧桑、老眼昏花骨瘦如柴、古稀之年、年逾花甲。 婴儿:人初生 襁褓:0岁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30 不惑之年:40 知命之年:50 花甲之年:60 古稀之年:70 喜寿 77岁 耄耋之年:80 米寿 88岁 鲐背之年:90 白寿 99岁 期颐之年:100 年龄诗句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4.弱冠之年:二十 而立之年: 三十 不惑之年:四十 年过半百:五十 年近花甲:六十 年逾古稀 :七十 花甲之年: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耄耄之年:80至90岁 期颐: 一百岁 岁至期頣:100岁 豆蔻: 代表14岁 期頣指100岁的老人,又称人瑞。 扩展资料; 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 童年——总角,垂髫 8岁(男)——龄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 ------- 志学之年,束发 16岁(女)――碧玉年华 15—20岁——舞象之年 20岁(男)――弱冠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信)年华 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半百 60岁――花甲之年,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之年、杖国之年 77岁——喜寿 80岁――杖朝之年 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台,骀)背之年 99岁——白寿 100岁――期頣 ,人瑞 108岁——茶寿 来源;百度百科岁至期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