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杜甫的诗句有哪些

1.描写杜甫的诗句就是对杜甫的评论几个就好

评论的诗好像没怎么见到过,评论他的对联到是不少,我给你摘录了下来做参考,希望对你有用.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仇.大廨,进草堂正门,过石桥,穿梅林便是大廨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何绍基题大廨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题大廨.杜陵: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孤悰:孤苦的心志忠爱托诗人,李谪仙差许齐名,奚屑三唐科第;栖迟因地主,严节度颇称知己,尚留数亩湖山.陈次山题大廨.李谪仙:李白.严节度:严武,杜甫因安史之乱流寓成都,严武委他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陈毅集杜诗题诗史堂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题诗史堂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沈葆桢题诗史堂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诗史堂一枝笔挺起马班间,允矣三长才学识;百年事感怀开宝后,申之孤愤去来今.陈逢元题诗史堂即今耆旧无新咏;何处老翁来赋诗.诗史堂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季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诗史堂此间位置安排,居然广厦,拾梅花能得韵,抚修竹能得声,嘻,先生能耽咏否;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樊荫荪题诗史堂.寓公:寄居他乡的官吏千古此诗王,流寓遍襄阳烟水,蜀道云山,故国有思,常感秋风怀杜曲;五陵孰年少,知交只陇右词臣,咸阳节度,京华在望,每因泪雨忆长安.诗史堂.五陵:指汉代长陵、字陵、阳陵、茂陵、平陵.词臣:李白.节度:严武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谢威凤题工部祠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谭光福题水槛,杜甫曾于此经营药圃垂老但吟诗,亦先生所不得已;斯人常作客,正天下莫可如何.伍介康题水槛.斯人:此人,指杜甫吏情更觉沧洲远;诗卷长留天地间.陈逢元题独立楼.饭颗:饭颗山,传为长安山名,李白《戏赠杜甫》诗:“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诗瓢:贮诗稿的瓢名望重三唐,是谁敌手?陵厉骚坛,春树暮云,竞传白也诗篇上;遭逢同五代,故事回头,纵谈天宝,秋风茅屋,令我呜呼感慨多.万慎子题独立楼.三唐:唐代的三个时期.春树暮云:语出杜甫诗《春日忆李白》.五代:五个朝代,此指梁陈齐周隋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2.描写杜甫的诗句有哪些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野望》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8、《即事》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9、《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0、《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2、《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3、《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14、《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6、《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17、《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8、《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9、《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0、《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3.关于杜甫的诗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

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

有《杜工部集》。 1962年,杜甫诞生1250周年时,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杜诗向以反映现实和忧国忧民备受推重,有诗史之誉。现存一千四百五十八首杜诗当中,三十五岁入京之前所作仅二十四首,其中惟《望岳》、《房兵曹胡马诗》、《画鹰》三首较有特色,属于写景咏物之作。

入京之后,由于长期不得入仕,处境困苦,使他逐渐接近社会下层,并对社会弊端有了深切感受,于是写下《兵车行》和《丽人行》,从两个极端反映了天宝年间的社会真实。但这样的名篇在其居留长安时期的诗作中尚属凤毛麟角。

十年间写诗不足百首,且多属于陈情述德之作。安史之乱爆发,十年来追求功名之心终告结束,此刻写下了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既是叛军攻陷长安前的一幅社会缩影,也包含诗人自己的切身哀痛;个人的穷困和人民的命运相沟通,杜诗成为一代诗史即由此开始。

以后,他陆续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北征》、《羌村》以及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以直陈时事为主的古诗,用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社会画面,充分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和时代的悲剧性。以秦州诗为转折的后期杜诗,不再以直陈时事为主,而是以自叹身世为主,社会时事已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

但杜诗并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其名篇如《宿府》、《登楼》、《白帝》、《阁夜》、《登高》、《秋兴》、《咏怀古迹》、《登岳阳楼》等。

4.关于杜甫的诗

卷216_17 「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粱肉, 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轗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 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 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 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卷216_18 「醉歌行」杜甫 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

总角草书又神速, 世上儿子徒纷纷。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只今年才十六七, 射策君门期第一。

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 偶然擢秀非难取,会是排风有毛质。

汝身已见唾成珠, 汝伯何由发如漆。春光澹沱秦东亭,渚蒲牙白水荇青。

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酒尽沙头双玉瓶, 众宾皆醉我独醒。

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 卷216_19 「赠卫八处士」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卷216_20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杜甫 今秋乃淫雨,仲月来寒风。

群木水光下,万象云气中。 所思碍行潦,九里信不通。

悄悄素浐路,迢迢天汉东。 愿腾六尺马,背若孤征鸿。

划见公子面,超然欢笑同。 奋飞既胡越,局促伤樊笼。

一饭四五起,凭轩心力穷。 嘉蔬没混浊,时菊碎榛丛。

鹰隼亦屈猛,乌鸢何所蒙。 式瞻北邻居,取适南巷翁。

挂席钓川涨,焉知清兴终。 卷216_21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杜甫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卷216_22 「示从孙济(济字应物,官给事中、京兆尹)」杜甫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噂eR,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卷216_23 「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杜甫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卷216_24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 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 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卷216_25 「饮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卷216_26 「曲江三章,章五句」杜甫 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梢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卷216_27 「丽人行」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zc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 銮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 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卷216_17 「乐游园歌」杜甫 乐游古园崒森。

5.形容杜甫的诗句

论诗

作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简评: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便是出自此诗。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

作者:赵翼

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诵习研

时至今日,已经感到不新鲜

每个时代都会有杰出人才交替出现

各自主导文坛生机勃勃几百年

赵翼写有五首《论诗》,提出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主张。

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

艺苑:艺坛,艺术领域。

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

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张的诗。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前二句点出在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当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学养和阅历,成为“高人”。

后二句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戏作比,矮人看戏时被前边的人挡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戏台上的场景?戏散大家一起谈起来时,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说法。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艺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那就只能“随人说短长”了,这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行为作者是坚决反对的。

6.杜甫写的古诗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解】: 1、戌鼓:戌楼上的更鼓。

2、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3、长:一直,老是。

【韵译】: 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 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 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评析】: 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 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

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全 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

“露从今夜 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天末怀李白》 作者: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解】: 1、天末:犹天边; 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4、魑魅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 龙得”。

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 5、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 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

6、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韵译】: 凉风习习来自天边的夜郎, 老朋友啊你心情可还舒畅。

鸿雁何时能捎来你的音信? 江湖水深总有不平的风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 鬼怪正喜人经过可作食粮。 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 请别忘了投诗祭奠汨罗江! 【评析】: 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永王 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 还。

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屈原 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

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解】: 1、却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

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指洛阳)。

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 中之峡。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

襄阳:今属湖北。 【韵译】: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 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评析】: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延续七年多的安史 之乱,终于结束了。

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 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

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 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 诗。

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描写杜甫的诗句 急

论诗作者: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简评: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便是出自此诗。

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作者:赵翼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诵习研 时至今日,已经感到不新鲜 每个时代都会有杰出人才交替出现 各自主导文坛生机勃勃几百年 赵翼写有五首《论诗》,提出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主张。

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艺苑:艺坛,艺术领域。

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

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张的诗。

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前二句点出在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

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当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学养和阅历,成为“高人”。

后二句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戏作比,矮人看戏时被前边的人挡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戏台上的场景?戏散大家一起谈起来时,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说法。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艺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那就只能“随人说短长”了,这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行为作者是坚决反对的。

8.杜甫的诗都有哪些

卷216_1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卷216_2 「送高三十五书记」杜甫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卷216_3 「赠李白」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卷216_4 「游龙门奉先寺(龙门即伊阙一名阙口在河南府北四十里)」杜甫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卷216_5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卷216_6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杜甫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卷216_7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卷216_8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 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 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卷216_9 「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杜甫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 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卷216_10 「贫交行」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卷216_11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卷216_12 「高都护骢马行(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杜甫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 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 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 何由却出横门道。

卷216_13 「天育骠骑歌(天育,厩名,未详所出)」杜甫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毛为绿缥两耳黄, 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遂令大奴守天育, 别养骥子怜神俊。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年多物化空形影, 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 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卷216_14 「白丝行」杜甫 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象床玉手乱殷红, 万草千花动凝碧。

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春天衣著为君舞, 蛱蝶飞来黄鹂语。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

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君不见才士汲引难, 恐惧弃捐忍羁旅。

卷216_15 「秋雨叹三首」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 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