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然想开了用什么成语表达豁然开朗 茅塞顿开 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解释】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 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茅塞顿开 【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示例】:袁太守和庄太守听了,方才~,彼此相视而笑.◎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 【近义词】:豁然开朗、如梦初醒、茅塞顿开 【反义词】:如坐云雾、大惑不解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某事突然明白 2.表达想开一点的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徐志摩 朱敦儒《西江月》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朱敦儒《鹧鸪天》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3.表示看得开的诗句有哪些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既来之,则安置;拿得起,放的下;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 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 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发白,年年容颜变, 日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 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 马上放下手,回头未为晚;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 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觉,问着如哑汉, 打着也不理,推着混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 几年儿女债,抛开不再见。好个争名利,转眼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 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段;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 悟得真常理,日月为邻伴。” 4.形容“忽然想起来”的四字词语1、茅塞顿开 【拼音】: máo sè dùn kāi 【解释】: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处】: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2、恍然大悟 【拼音】: huǎng rán dà wù 【解释】: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3、豁然开朗 【拼音】: huò rán kāi lǎng 【解释】: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出处】: 晋·陶潜《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如梦初醒 【拼音】: rú mèng chū xǐng 【解释】: 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5、豁然贯通 【拼音】: huò rán guàn tōng 【解释】: 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出处】: 宋·朱熹《大学章句》:“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明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