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大红大紫的古诗句

1.关于 红 的古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 龚自珍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 杨万里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唐 叶绍翁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 白居易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 王 维

1、狂风落尽深红色

杜牧

《叹花》

2、何须浅碧深红色

李清照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3、洗多红色浅

李贺

《休洗红》

4、狂风落尽深红色

杜牧

《叹花》

5、南家桃树深红色

元稹

《南家桃》

6、狂风落尽深红色

杜牧

《怅诗》

7、幂翠凝红色更新

吴融

《春雨》

8、淡淡微红色不深

刘兼

《海棠花》

9、肌肤红色透

齐己

《谢人惠丹药》

10、枉教绝世深红色

崔橹

《山路木芙蓉》

11、泪脸露桃红色重

李珣

《酒泉子·寂寞青楼》

12、雨余红色愈精神

刘秉忠

《临江仙 海棠》

13、露染猩红色未乾

陆游

《春日小园杂赋》

14、数分红色上黄叶

李觏

《秋晚悲怀》

15、小园依旧深红色

陈造

《寄郢州崔守八首》

16、诗人莫讶深红色

贺铸

《和题毗陵荐福寺红梅》

17、牙钳一对如红色

贾似道

《油纸灯二首》

18、桃花争红色空深

李复

《李花》

19、数分红色上黄叶

李觏

《秋晚悲怀》

20、浦溆远兼红色暝

林季仲

《春日郊行》

21、淡淡微红色不深

刘兼

《海棠花》

22、殿后鞓红色漫

楼钥

《谢潘端叔惠红梅》

23、洗多红色浅

潘葛民

《休洗红》

24、花红色易残

释斯植

《自谓》

25、徘徊最爱真红色

舒岳祥

《同正仲赋赪桐彩蝶》

26、堕地残红色未蔫

王炎

《闻蝉》

27、春罗浅染醋红色

杨万里

《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丝头粉红》

28、更无一点殷红色

张耒

《绝句二首》

29、贵妃得酒沁红色

张明中

《蔷薇》

30、狂风落尽深红色

赵顺孙

《建回吟》

31、洗多红色减

景翩翩

《休洗红(二首)》

32、狂风落尽深红色

李桢

《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

2.形容花很多颜色的诗句

晚春二首·其一

[作者]韩愈(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白话译文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创作背景

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晚春

3.含“紫”的成语、诗句

【诗句】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见紫薇花忆微之》

白居易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紫薇花》

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紫藤树》

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忆紫溪》

徐凝 长忆紫溪春欲尽,千岩交映水回斜。岩空水满溪自紫,水态更笼南烛花。

《紫阳花》

白居易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

《秋夜怀紫阁峰僧》

鲍溶

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 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紫藤》

许浑

绿蔓秾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醉中掩瑟无人会,家近江南罨画溪。

《紫极宫斋后》

李群玉

紫府空歌碧落寒,晓星寥亮月光残。一群白鹤高飞上,唯有松风吹石坛。

《读杜紫微集》

崔道融

紫微才调复知兵,长觉风雷笔下生。还有枉抛心力处,多于五柳赋闲情。

《题紫微观》

建业卜者

昨日朝天过紫微,醮坛风冷杏花稀。碧桃泥我传消息,何事人间更不归。

《送紫微处士酒》

太乙真君

此中何必羡青城,玉树云栖不记名。闷即乘龙游紫府,北辰南斗逐君行。

【成语】

百紫千红 传龟袭紫 重金兼紫 传爵袭紫

姹紫嫣红 大红大紫 带金佩紫 掇青拾紫 怀黄佩紫

怀金垂紫 怀金拖紫 黄麻紫泥 黄麻紫书 黄旗紫盖

怀银纡紫 红紫乱朱 金印紫绶 金紫银青 金章紫绶

兼朱重紫 露红烟紫 佩紫怀黄 清都紫府 清都紫微

千红万紫 青紫被体 拖金委紫 拖青纡紫 恶紫夺朱

万紫千红 魏紫姚黄 嫣红姹紫 姚黄魏紫 腰金拖紫

腰金衣紫 纡金曳紫 纡佩金紫 纡青佩紫 纡青拖紫

以紫乱朱 纡朱拖紫 以紫为朱 艳紫妖红 衣紫腰黄

衣紫腰金 衣紫腰银 纡朱曳紫 紫气东来 紫绶金章

邹缨齐紫 紫芝眉宇

4.紫色不是卑贱的颜色吗 大红大紫

“大红大紫”和“红得发紫”都是比喻人生显赫如日中天,那么为什么不用别的颜色来形容,而非要用红色和紫色呢?这跟中国古代对颜色的定义以及官服制度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是指青、赤、黄、白、黑5种纯正的颜色,间色是指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5种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正色和间色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丝毫不得混用,比如孔子曾说“红紫不以为亵服”,不能用红色或者紫色的布做家居时的便服。

作为间色的紫色本来是卑贱之色,《释名·释采帛》:“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但是,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偏偏喜欢紫色。

据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于当时5匹生绢也买不到一匹紫色布。

齐桓公看到这种现象十分担心,于是管仲劝他不要再穿紫衣,“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然而,齐桓公始创的这个传统却流传了下来,南北朝时期创立了五等官服制度:朱、紫、绯(深红色)、绿、青。以唐代为例,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着深绯色,五品着浅绯色,六品着深绿色,七品着浅绿色,八品着深青色,九品着浅青色。

武则天当政时期,有一个叫傅游艺的官员擅长拍马屁,一年之间自青而绿而朱而紫,时人号为“四时仕宦”。而白居易的著名诗句“江州司马青衫湿”,被贬官后的诗人只有穿“青衫”的资格。

“朱”是正色,“红”是间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用“红”取代了“朱”,由“大红”而“大紫”,比喻官位升迁,“红得发紫”也是同样意思。

5.形容大红色的词语

大红、朱红、嫣红、深红、水红、橘红、杏红、粉红、桃红、玫瑰红、玫瑰茜红、茜素深红、土红、铁锈红、浅珍珠红、壳黄红、橙红、浅粉红、鲑红、猩红、鲜红、枢机红、勃艮第酒红、灰玫红、杜鹃红、枣红、灼红、绯红、殷红、紫红

红彤彤 大红大绿、灯红酒绿、丹青过实、丹青之信、白白朱朱、纷红骇绿、白发红颜、白发朱颜、半天朱霞、红腐贯朽、红粉青蛾、红粉青楼、红光满面、红红火火、花红柳绿、花红柳绿、红口白牙、红脸赤颈

大红大紫 形容显赫、得意

红装素裹 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花红柳绿 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脸红耳赤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你自己找一下找吧,希望能帮到你,呵呵

6.形容紫色的词语

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 紫气东来 紫芝眉宇 金章紫绶 黄旗紫盖 紫绶金章 金紫银青

黄麻紫书 姚黄魏紫 传爵袭紫 鼻青眼紫 红紫夺朱 恶紫夺朱 黄麻紫泥 大红大紫

魏紫姚黄 佩紫怀黄 带金佩紫 艳紫妖红 百紫千红 邹缨齐紫 红紫乱朱 露红烟紫

金印紫绶 青紫被体 清都紫微 清都紫府 传龟袭紫 嫣红姹紫 腰金衣紫 衣紫腰黄

重金兼紫 衣紫腰金 衣紫腰银 以紫乱朱 纡青佩紫 千红万紫 纡朱曳紫 掇青拾紫

怀金垂紫 怀银纡紫 怀黄佩紫 纡佩金紫 以紫为朱 被朱佩紫 兼朱重紫 纡青拖紫

纡金曳紫 纡青拕紫 腰金拖紫 纡朱拖紫 拖金委紫 怀金拖紫 拖青纡紫

7.描写紫色有的诗句

万山紫翠映云重(宋·张孝祥·《浣溪沙》)

借问吹箫向紫烟(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紫陌香尘少(宋·晏几道·《清平乐》)

垂杨紫陌洛城东(宋·欧阳修·《浪淘沙》)

紫微朱槿花残(宋·晏殊·《清平乐》)

漫惹炉烟双袖紫(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紫玉钗斜灯影背(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只应长伴端溪紫(清·纳兰性德·《采桑子》)

紫艳红英照日鲜(宋·晏殊·《采桑子》)

浅画香膏拂紫绵(宋·陈克·《浣溪沙》)

玉箫吹罢紫兰秋(宋·袁去华·《浣溪沙》)

8.描写万紫千红的春天的诗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 刘方平《春怨》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叶绍翁《游园不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孟浩然《春晓》

9.形容“紫色”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紫色的成语:

大红大紫:形容显赫、得意

姹紫嫣红: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的景象。现多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或景象繁荣兴旺。

嫣红姹紫:指花色娇艳,亦指娇艳的花。

纡朱拖紫:形容地位显贵。同“纡朱曳紫”。

纡朱曳紫:形容地位显贵。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

万红千紫: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争红斗紫:形容百花争艳

带金佩紫:金:金印。紫:紫绶。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形容地位非常显赫。

恶紫夺朱: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

黄旗紫盖: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

青紫被体:青紫:古时公卿服饰,借喻高官显爵;被:同“披”。指身居高官。

魏紫姚黄: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

姚黄魏紫: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

腰金衣紫:腰中挂着金印,身上穿着紫袍。指做了大官。

以紫乱朱: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纡青拖紫:比喻显贵。

邹缨齐紫:比喻上行下效。

怀金垂紫:旧指官尊位高,荣耀显贵。金:指金印。紫:指系印的紫色丝带。

怀金拖紫:见“怀金垂紫”。

怀银纡紫:指显贵。银,银印;紫,紫绶。汉制,相国、丞相、太尉、公侯皆紫绶;秩二千石皆银印。

黄麻紫泥: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

黄麻紫书:见“黄麻紫泥”。

兼朱重紫: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朱,朱衣;紫,紫绶。

金章紫绶: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拖青纡紫:汉制,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因以“拖青纡紫”比喻官位显贵。

艳紫妖红:犹言姹紫嫣红。

腰金拖紫:喻身居高官。金,金印;紫,紫绶。

以紫为朱:见“以紫乱朱”。

紫气东来: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比喻吉祥的征。

传龟袭紫: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怀黄佩紫:指怀里揣着金印,腰间佩着紫绶。指身居高官显位。同“佩紫怀黄”。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