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描述窦太后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名漪,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西汉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道家治国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大汉帝国四百年风云江山的奠基者。 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 西历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 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 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 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 她于是去了代国。 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到了代国,代王刘桓却非常喜欢她,先与她生了个女儿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 【家族状况】 代王原来的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为汉文帝后,原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死。 这样,文帝即位不久,于前元元年(前180)三月封窦姬为皇后,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刘嫖封为馆陶长公主,幼子刘武先封为代王,后封为梁孝王。 窦皇后双亲早亡,葬在观津,薄太后下令追封窦后之父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并在家乡清河郡安置陵园,其规格和仪式与薄太后父亲的灵文园一样。 窦后有兄弟二人,兄长为窦长君,弟为窦广国。广国字少君,在四五岁时,因家境贫困,被人掳掠贩卖到外地,渺无音讯。 后又被人辗转贩卖了十几户人家,最后到了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在那里替人家进山挖石炭。一天黄昏,山崖边有一百多人在睡觉,山崖突然崩塌,睡在崖边的人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逃生。 没几天,他跟随主人到了长安,在那里他听说新封的皇后姓窦,原籍在观津。窦广国离家的时候虽然年纪幼小,却记得自己的籍贯和姓氏,还隐约记得与姊姊一起去采桑叶,从树上摔下来的情景。 他把这些事详细的写下来后,托人转交给了窦后。窦后见到了这些材料后,把广国召来并详细问了其它一些情况,果然是她的亲弟弟。 皇后还要弟弟回忆一些过去的情景,少君回忆道:「姊姊离我西去的时候,我记得在驿站分别时,讨来米汤水给我洗头,临走时又给我吃了饭才走的。 」当窦后听到此情时,握看弟弟的手已泣不成声。 窦皇后重赏两个兄弟,都把他们安置在京师居住。后来又为他俩请了有德行的长者与他们住在一起,对他们进行教育。 由于这样,窦长君、窦少君兄弟俩后来成为谦让有礼的君子,不敢因为地位显贵而盛气凌人。 【左右朝政】 窦皇后生病,后来双目失明。 文帝去世后,景帝刘启即位,窦皇后成了皇太后。窦太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 景帝对这个同胞手足也感情至深,不仅同辇进出,而且想传位于他。初元三年(前154),当时还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 」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太后听了也极高兴。 皇太后又提出想以武为嗣,征求大臣意见。大臣们都反对,刘武继位之事也就作罢。 窦氏一族有三人封侯:兄窦长君早死,其子窦彭祖封为南皮侯,其弟窦少君封为章武侯,其侄窦婴,任命为大将军,封为魏其侯。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 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因此她在世时「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史记·儒林传》)。景帝时她曾召博士辕固生问他《老子》是怎样的一部书,辕固生不识时务,猝然答道:「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没什么道理。 」窦太后大怒道:「难道一定要司空城旦书吗?」话中讥讽儒教苛刻,比诸司空狱官,城旦刑法。辕固生一听想转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猪圈里去与猪搏斗。 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彻(汉武帝)见辕固生为一文弱书生,恐不敌猪,就投进一把匕首,才让辕固生把猪刺死。 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 刘彻即位后,太皇太后闻他好儒,大为不然,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 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今后政事「可不必事事请命东宫」。 太皇太后听罢,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 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2.描写及笄的诗句《投宿山家》 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山家忘四时,力作倦还息。 鸦鸣知欲曙,鸡栖念当夕。 两男皆长成,尽解供赋役。 季女方及笄,亦复能纺绩。 老翁独无事,醉饱岸巾帻。 喜客到柴扉,扫室具枕席。 枣栗非外求,园蔬更堪摘。 殷勤话生理,颇觉计自得。 我生独何为,转徙常寄食。 语残灯欲死,划际虫啧啧。 《生女》 年代: 宋 作者: 林光朝 贫家生一女,蟋蟀催寒杵。 富家生一女,煖风来玉树。 富家生女才及笄,阿官门前筑新堤。 贫家不生女,饭牛小儿安得妻。 荆钗玉珰各随分,醉中之天无高低。 3.描写“儿女双全”的诗句有哪些1、看似千红己事坚,企为儿女忽双全。 解释:看起来像是红尘的事情已经看破,但是却儿女双全。 作者:无名氏 出自:《看》 2、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解释:不管是种下的十年才能成熟的树木,还是一年就能收割的谷子,都给予了孩子。 作者:元好问 出自:《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解释:大儿子在溪东田间锄草,二儿子在院里编织鸡笼。 作者:辛弃疾 出自:《清平乐·村居》 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释:小儿孙们还不懂得如何耕织,跟着大人在桑阴下学着种瓜 作者:范成大 出自:《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5、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解释:小童可以唱吟长恨歌,胡儿可以唱出琵琶行 作者:李忱 出自:《吊白居易》。 扩展资料: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____高鼎《村居》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__袁枚《所见》 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____白居易《池上》 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4.形容才华横溢的诗句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5.描写杨玉环的诗句有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然而刘禹锡在《马嵬行》中之处杨贵妃并非缢死而是吞金而亡! 马嵬行 作者:【刘禹锡】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处。 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 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 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 杨贵妃到底死于何种手段,留给后人的暂时还是不解之谜! 在《全唐诗》中收录了一首杨玉环的诗, 赠张云容舞 罗袖动香香不已 红蕖褭褭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 嫩柳池边初拂水。 6.形容廉颇的诗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晚年犹矍铄,劲气肯消磨。——《八公山忆廉颇》作者: 李曾伯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廉颇解武文无说,谢脁能文武不通。——杜荀鹤《读张仆射诗》 可怜一点狐丘志,到死犹能用赵臣。——《杂咏一百首·廉颇》作者: 刘克庄 可怜一点狐丘志,到死犹能用赵臣。——《廉颇》作者: 徐钧 长年霜骨白皑皑,廉蔺羞颜似湿灰。——《咏史上·廉颇蔺相如》作者: 陈普 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国苦陉(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 嬴姓,廉氏,名颇,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九年后,击退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并因此受任为相,封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与楚国。奔魏时居于大梁,而后老死于楚地,葬于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