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柳有关别的诗句

1.与柳树有关的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2、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

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

——唐·王昌龄《闺怨》

4、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5、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6、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楼》

7、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忆江南》

8、年年柳色,灞bà陵伤别.——唐代李白《忆秦娥》

9、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温庭筠《菩萨蛮》

10、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青平乐》

1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12、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周紫芝《踏莎行》

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1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与柳有关的古诗词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故园情。” (2003 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 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 我向秦。”

( “ 杨花 ” 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 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 “ 折柳送别 ” 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 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如 “ 柳丝 ” 、“ 柳枝 ” 、“ 柳阴 ” 、“ 柳色 ” 、“ 烟柳 ”“ 柳绵 ” (又可说成是 “ 柳 花 ” 、“ 杨花 ” 、“ 柳絮 ” )、“ 杨柳 ” 、“ 折杨柳 ” 、“ 杨柳春 ” 、“ 杨柳依依 ” 等等。

“ 折柳 ” 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

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 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 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 一个多月。

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 天》,寄给李之问。

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李只得以实相告。

李夫 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 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

聂胜琼 《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二、“ 折柳 ” 之缘由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常见的解释是,“ 柳 ” 谐 “ 留 ” 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

但是,这种 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 不是一个 “ 谐音 ” 就能解释清楚的。

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如清 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 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

这种解释 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 “ 随地可活 ” ,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 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

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 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 “ 折柳送别 ” 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

最早的渊源应该是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这几句古诗。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 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 “ 杨柳依依 ” 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 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 疑的,古人作诗讲究 “ 无一字无来处 ” ,当然来自经典。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 “ 客舍依依杨柳春 ” 改为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我以为不妥。总之,“ 折柳送别 ” 应该有 “ 谐音感怀 ” 、“ 哲理启迪 ” 、“ 文化传承 ” 这样三个缘由。

三、“ 折柳 ” 之乐曲 “ 折柳送别 ” 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 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

有一首歌词曰:“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 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李白《塞下曲》:“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还有前面提 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 “ 闻折柳 ” ,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 诗《送阮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故人。” 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反复重叠歌唱,所以 称为《阳关三叠》。

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

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题咏柳,以表达离别之意。刘禹锡就 有《杨柳枝词》九首,其中一首的内容是:“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 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据学者王先谦解释,“ 杨柳 ” 是柳的一种,垂杨即垂柳。

如李商隐 《隋宫》:“ 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这句中的 “ 垂杨 ” 指的就是隋堤柳。

(在古 诗词中,似乎是柳寓生离,杨寓死别,应该是有明确分工的。如白居易《赠卢子蒙》:“ 闻 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 。

聊备一说。)。

3.关于柳的古诗大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贺知章《咏柳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咏柳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高鼎《村居》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4.带有"柳"的诗句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烟柳断肠处”

“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西城杨柳弄轻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一丝柳,一寸柔情”

“杨柳依依”

“依依离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离别。”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戈江村柳拂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煞渡江人。”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别酒半酣。”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烦恼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草色青青柳色黄流。”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人言柳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柳丝挽断肠牵断。”

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称。若待上林花似景,出门俱是看花人。”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独久。”

5.带有柳字的诗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

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盛烟柳满皇都。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城外看风满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梦断香销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沈园)

咏 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秦观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李白

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欧阳炯

6.含有柳字的诗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 《寒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陆游《钗头凤》)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 塞下曲六首(1)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春夜洛城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春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杨柳枝 温庭筠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杨柳未觉春。

过襄阳楼 元稹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楼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

莺梭 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蚕妇吟 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岑参 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送春 朱弁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云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寒食 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绝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寓意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初归石湖 范成大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春日登城 郑思肖 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外游人傍水行。 遥认孤帆何处去,柳塘烟重不分明。

浣溪沙 冯延巳 春到青门柳色黄, 一梢红杏出低墙。 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 玉炉空袅寂寥香。 闺中红日奈何长。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永遇乐 李清照 详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7.关于柳的诗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

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盛烟柳满皇都。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城外看风满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梦断香销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沈园)

咏 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秦观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李白

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欧阳炯

8.有关柳的古诗

很著名的咏柳诗当推古唐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了:

碧玉装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条。

不知细叶谁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白居易的《杨柳枝》则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诗道:

依依袅袅复青春,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观察柳絮形状很细致,他的《池上絮》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池上无风有落晖,

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

湿却无穹不得归。

这里,杨花即柳絮。夕阳胡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绘,体现出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

唐代诗人吴融有一首《杨花》则又有另番滋味:

不斗浓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朦朦。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诗表的是对杨花的肯定。杨花虽然没有百花艳冶的颜色,但是却有着百花所没有的个性。它不惧怕风吹雨打,反而凭借风力,在空中像雪花似的自由自在飞舞,别具一格

清代周志蕙有一首《柳》诗云:

岁岁逢春春可怜,

争禁三起又三眠。

丝丝愁绪随风乱,

濯濯丰姿著雨妍。

古渡欲牵游子棹,

离亭留赠旅人鞭。

一声长笛河槁晚,

回首苍茫几树烟。

这首诗虽然题名为“柳”,却抒发了游子的离情。岸边长长的柳条仿佛舍不得游子远去,要牵住即将启程的船。柳树被人格化了。暮色苍茫中,船上的游子也频频回首眺望河边如烟的垂柳,好象在向亲人作别。

9.带柳字的诗句有哪些

1、诗句: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出自:——宋代·杨万里《新柳》

释义: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2、诗句: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出自:——宋代·杨万里《新柳》

释义:未必柳条能蘸到水,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3、诗句: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出自:——宋代·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释义:林外传来轻轻的雷鸣,池上细雨蒙蒙;雨声浙淅沥沥,滴在荷叶上发出细碎之声。

4、诗句: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出自:宋代·苏轼《洞仙歌·咏柳》

释义:江南的腊月将尽了,早梅的花瓣已然凋落,刚刚到来的春天,只能寄托到垂柳的身上。

5、诗句: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

出自:宋代·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释义:桃花盛开,垂柳依依,江南的春色很美。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