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都江堰的诗句清黄俞《都江堰》诗:“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赵朴初先生赋诗赞古堰,诗云:“是宜与长城,并赞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 清何盛新《伏龙观》诗:“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 清董湘琴《游伏龙观随吟》:“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 清山春《灌阳竹枝词》诗:“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二、有关都江堰的诗1、清 黄俞《都江堰》诗:“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 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2、赵朴初先生赋诗赞古堰,诗云:“是宜与长城,并赞秦皇代。 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 3、清 何盛新《伏龙观》诗:“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 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 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 4、清 董湘琴《游伏龙观随吟》:“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 5、清 山春《灌阳竹枝词》诗:“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 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扩展资料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2018年8月13日,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执理会全体会议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其中中国的都江堰等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县)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区约50公里,距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里。 气候特点 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5.2℃,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年均无霜期280天。这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为24℃左右,平均最高气温仅28℃。 冬无严寒,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4.6℃,平均最低气温在1℃左右。 参考资料:都江堰-百度百科。 三、关于都江堰的诗句有哪些1.《灌县》——(清)朱云骏 沃野自兹始,浮云喜乍晴。江源来绝徼,岚翠朴孤城。 庙享尊疏凿,铙歌洗甲兵。使君欣旧雨,珍重劝春耕。 2. 《都江堰》——(清)吕元亮 啮山喷怒雪,垒石卧寒云。禹绩真堪补,双流此地分。 3. 宿都江堰 青城落霞渐收红,岸上黄桷唱晚风。 玉垒森森拥山月,岷江滚滚入苍溟。 4.《都江堰》——(清)吴文锡 龙是何年伏,江流滚滚来。神功名永著,山势斧分开。 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 5. 《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陆游 江水来自蛮夷中,五月六月声摩空。巨鱼穹龟牙须雄,欲取闤市为龙宫。 横堤百丈卧霁虹,始谁筑此东平公。今年乐哉适岁丰,吏不相倚勇赴功。 西山大竹织万笼,船舸载石来亡穷。横陈屹立相叠重,置力尤在水庙东。 我登高原相其冲,一盾可受百箭攻。蜿蜿其长高隆隆,截如长城限羌戎。 安得椽笔记始终,插江石崖坚可砻。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四、与都江堰的有关的故事、古诗、对联和警句有哪些一、有关故事:《索桥的故事》1、原文: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座索桥,叫做“安澜桥”。 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粗的竹索挽成的,竹索上面铺着一块一块的木板,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还露缝。木板不宽,也不长,三个人并排走在上面,就不大方便。 有的板上有洞,有的木板断折。人走在桥上,看得见木板下面岷江的绿水,也看得见桥下的砂石。 冬天水少,桥显得更高,要是人在桥上走,眼睛只顾穿过缝隙望下面,就会看得头晕眼花。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杆,即使人失了脚,也不会落到水里去。 索桥并没有桥墩,高高的竹架代替了他们。架子比栏杆还高,还有一个顶盖,在竖立架子的地方,桥身就像小山坡似的高起来,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斜,然后再向第二个顶盖升上去。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 桥身微微地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象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得厉害了。 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 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我刚走了—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 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 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 “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 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的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的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我走下了索桥,同来的友人刚看过山脚的一块石碑。他告诉我,这索桥又叫做“何公何母桥”,是清朝初年一个姓何的教书先生设计修建的。 那个时候人们没法在这么宽的两岸上修一座桥。何先生想出了造索桥的办法。 桥造成了,人们来来往往,感到便利。可是桥上没有栏杆,在摇摆的木板上走起来,并不是十分安全的事,不多久就有人失脚从桥上摔下去,死了。 不满意何先生的官府把责任完全推到何先生的身上,将他逮捕处死。何先生的妻子决心要替丈夫雪冤,要实现丈夫的真正的愿望,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办法,用竹索在桥两旁编上了栏杆,从此,危险的桥变成了安全的桥,使得三百年后的小孩也能够在桥上跑来跑去,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我不能说这个故事是千真万确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让我们看见了那一对夫妇的心。我走下索桥,满头大汗,不用说,我走得疲乏了,我的脚也开始发热。 可是三百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带来温暖。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 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 勇士丹柯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烧、发光,给人们带路。“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一些温暖,甚至在三百年以后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桥头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 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2、关于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散文集《随想录》。 他的许多作品被译为文字出版。解放后曾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及多家杂志主编。 3、赏析:300多年前,何先生因为这座桥而失去自己的生命,但是他的妻子为了替丈夫雪冤,在桥边围上了栏杆,危险的桥变成了安全的桥。三百年后的今天,索桥仍在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的河上,使得三百年后的小孩也能够在桥上跑来跑去,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这全都要感谢当年的“何公何母”。虽然他们两个都已经故去了,但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的,因为,他们已经永远地活在了所有经过索桥的人们心中。 二、有关名句:1、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余秋雨《文化苦旅》2、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象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晚辈。 它,就是都江堰。——余秋雨《文化苦旅》3、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 五、有关都江堰的诗句1.清人朱云骏有诗(《灌县》)云: 沃野自兹始,浮云喜乍晴。 江源来绝徼,岚翠朴孤城。 庙享尊疏凿,铙歌洗甲兵。 使君欣旧雨,珍重劝春耕。2.清人吕元亮的《都江堰》: 啮山喷怒雪,垒石卧寒云。 禹绩真堪补,双流此地分。3.宿都江堰 青城落霞渐收红, 岸上黄桷唱晚风。 玉垒森森拥山月, 岷江滚滚入苍溟。4.清人吴文锡(《都江堰》): 龙是何年伏,江流滚滚来。 神功名永著,山势斧分开。 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 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5.陆游《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 江水来自蛮夷中,五月六月声摩空。 巨鱼穹龟牙须雄,欲取闤市为龙宫。 横堤百丈卧霁虹,始谁筑此东平公。 今年乐哉适岁丰,吏不相倚勇赴功。 西山大竹织万笼,船舸载石来亡穷。 横陈屹立相叠重,置力尤在水庙东。 我登高原相其冲,一盾可受百箭攻。 蜿蜿其长高隆隆,截如长城限羌戎。 安得椽笔记始终,插江石崖坚可砻。 六、形容都江堰的诗句1、《锦城竹枝词》近代:邢锦生 都江三月堰初开,雪浪云涛滚滚来。 翻译:三月的都江堰初开,浪花滚滚拍向岸边。 2、《薄暮玉垒关望都江堰》当代:熊盛元 堰遏都江浪,民怀太守恩。 翻译:都江堰守住了江上的波浪,人们都感怀太守的恩情。 3、《朝中措 其二 都江堰怀李冰》当代:蔡淑萍 都江古堰二千年,砥柱尚巍然。 翻译:已经过了千年的时光,都江堰的作用依然存在。 4、《徐及泉相送至斜堰河 其二》明代:杨慎 长沟流水引都江,断岸危桥窄石矼。 翻译:各条水域流入都江之中,断开的河岸、危险的石桥还有狭窄的踏脚石。 5、《伏龙观壁画都江图》清代:毛澄 何处滩声来,座上屋瓦战。 翻译:哪里来的这样强烈的水声,连屋子里的瓦片都能听到哗啦啦的声响。 七、有关都江堰的诗句1.清人朱云骏有诗(《灌县》)云: 沃野自兹始,浮云喜乍晴。江源来绝徼,岚翠朴孤城。 庙享尊疏凿,铙歌洗甲兵。使君欣旧雨,珍重劝春耕。 2.清人吕元亮的《都江堰》: 啮山喷怒雪,垒石卧寒云。禹绩真堪补,双流此地分。 3.宿都江堰 青城落霞渐收红, 岸上黄桷唱晚风。 玉垒森森拥山月, 岷江滚滚入苍溟。 4.清人吴文锡(《都江堰》): 龙是何年伏,江流滚滚来。神功名永著,山势斧分开。 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 5.陆游《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 江水来自蛮夷中,五月六月声摩空。巨鱼穹龟牙须雄,欲取闤市为龙宫。 横堤百丈卧霁虹,始谁筑此东平公。今年乐哉适岁丰,吏不相倚勇赴功。 西山大竹织万笼,船舸载石来亡穷。横陈屹立相叠重,置力尤在水庙东。 我登高原相其冲,一盾可受百箭攻。蜿蜿其长高隆隆,截如长城限羌戎。 安得椽笔记始终,插江石崖坚可砻。 八、都江堰 青城山 相关的诗词歌赋有哪些赋得青城山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歌 钱起 蜀山西南千万重,仙经最说青城峰。 青城嶔岑倚空碧,远压峨嵋吞剑壁。 锦屏云起易成霞,玉洞花明不知夕。 星台二妙逐王师,阮瑀军书王粲诗。 日落猿声连玉笛,晴来山翠傍旌旗。 绿罗春月供门近,知君对酒遥相思。 阆中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 杜甫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 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 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 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 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 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 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 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 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 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祷青城山回 徐太妃 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八声甘州·登青城山 叹巴蜀胜地多名山,青城似瑶台。 拥翠峰北起,岷江乳哺,紫气东来。七八亭廊初见,箫管俱徘徊。 直上凌宵阁,雾破天开。 端的清明世界,瞰锦官历历,燕赵尘埃。 数陈仓暗度,赤壁扫烟灰。祭崔嵬清茶三盏,百谷王、碧洞自流回。 云间鹤、仙乡何处?正好同归。 谒青城山 赵抃 背琴肩酒上青城,云为开收月为明。 观宿有诗招主簿,庐空无分遇先生。 游青城山 平湖如镜山含黛, 赤壁围城景色奇。 三十六峰入画境, 百零八景挂天梯。 天狮问道祥云袅, 溶洞寻幽紫气怡。 仙履清凉奇幻景, 上清晨雾掩莺啼。 游青城山 赵抃 三十六峰峻,维岷在蜀奇。 方行刺史部,重款丈人祠。 冻雪诸蕃隔,晴云六面披。 访山穷宝洞,敕鬼觇丰碑。 泉落寒崖响,萝依古木垂。 良工存旧笔,老叟琢新诗。 陟险齐双屐,逢幽鼓七丝。 盘桓不忍去,还作更来期。 游青城山 白逊 青城山中云茫茫,龙车问道来轩皇。 当封分为王岳长,天地截作神仙乡。 再提青城山 范成大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 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海内闲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 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苏晕重。 观都江堰 ** 鱼咀分江内外流,宝瓶直扼内江喉。 成都坝仰离堆水,禾稻年年庆饱收。 李冰父子功劳大,作堰淘滩尽手工。 六字遗经传不朽,友邦人士共钦崇。 灌阳竹枝词 山春 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 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伏龙观 何盛新 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 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 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 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 都江堰 黄俞 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 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 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拜都江堰 都江堰耸二王庙,李冰凝神授带飘, 鱼嘴中分江诸水,飞沙堰里浊浪高。 清流直下宝瓶口,离堆千载怨声滔。 沃野无垠天府裕,从此天下绝饿殍。 都江堰 丘程光 疏凿功高追大禹。流奔玉垒白云深。 双江千载开天府。六字神君治水箴。 游都江堰书赠欧阳周波 连登岗 堰名都江举世闻,稀世大匠秦李冰。 水分六四依地势,沙析二八夺天工。 溉灌梁益成天府,泽润巴蜀济苍生。 岷江汤汤流广野,白云悠悠千载情。 都江堰 在很久 很久以前 秦蜀郡守李冰大人 在青城山下 在乱石山地河谷 构划出草图 修建了浩瀚的都江堰工程 形成了 鱼嘴分流 宝瓶口灌溉 飞沙堰溢洪 将岷江水分为内江、外江 从此 沃野千里 水旱从人 时无荒年 得下天府之国 美名传 今日 都江堰 江水还在叠起层层浪花 还伴着清风花香和月影 还伴着荆棘平原和山川 流过那淡谈的霞光 流过那人间的沧桑 浇灌巴蜀大地 浓缩千年梦想 造福成都平原 这 是历史画卷上记载李氏篇章 是李冰父子谱写的美丽音符 人类感谢你啊 李大人 都江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