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花信风有关的诗句

1.与“花信风”有关的诗词

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莲花: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采莲曲二首》唐鲍溶

牡丹: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牡丹诗》 唐彦谦

蔷薇:发萼初攒紫,余采尚霏红。”《咏蔷薇》

幽兰花: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采莲》 欧阳修

荷花:亭亭风露拥川坻,天放娇娆岂自知。

彼岸花:花不见叶,叶不见花;生生世世,永不相见。

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梨花: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兰花: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杏花: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

红茶花: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杨花:杨花慢惹霏霏雨,竹叶闲倾满满杯。

桐花: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桂花: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茉莉花: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

石榴花:映日纱窗深且闲,含桃红日石榴殷。

百合: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芙蓉: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菊花: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我妈叫我 你自己查吧 不好意思

桃花: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2.二十四番花信风所对应的诗句

小寒 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侯水仙

大寒 一候瑞香 二候兰花 三候山矾

立春 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雨水 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惊蜇 一候桃花 二候律棠 三候蔷薇

春分 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

清明 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侯柳花

谷雨 一候牡丹 二候酴糜 三候楝花

所谓花信风,就是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根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云: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即指∶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八个气节),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番花信风,就是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一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为五天。每五天中,有一个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种花绽蕾开放,即一月二气六候花信风。 每一候花信风便是候花开放时期,到了谷雨前后,就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四处飘香,春满大地。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经过 24 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荫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与气候变化相关,人们把这些大自然的一种节律现象叫做物候。

《诗经》的“四月秀罗、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等,都是物候的体现。

物候与农时关系密切。我国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学最早的国家,最早的物候专著、西汉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农事活动,如农耕、养蚕、养马等。此后《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类似的物候记载,并逐渐发展成一年 24 个节气和 72 候。

清康熙教撰的《广群芳谱》也有 24 番花信风的记载;程犬昌《演繁露》曰“三月花开时,风各花信风”;陆游《游前山》也有“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的关于花信风的描绘。

24 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在民间有许多民谚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布谷布谷,种禾割麦”等。

3.求关于花的诗词

【二十四番花信风】 【一】简称“花信风”。

应花期而来的风。中国节令用语。

南宋政治家、学者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

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

顺序为: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楝花。【二】另有一年的二十四番花信风。

梁元帝《纂要》:“一月二番花信风,阴阳寒暖,冬随其时,但先期一日,有风雨微寒者即是。其花则:鹅儿、木兰、李花、杨花、桤花、桐花、金樱、黄、楝花、荷花、槟榔、蔓罗、菱花、木槿、桂花、芦花、兰花、蓼花、桃花、枇杷、梅花、水仙、山茶、瑞香,其名俱存。”

描写桃花的诗句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夭夭:茂盛的样子。

灼灼:鲜明的样子。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3、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4、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容:打扮。

——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5、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然:燃。

——唐·王维《辋川别业》6、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7、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8、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9、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10、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11、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

栀子:栀实,可作黄色染料。——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12、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二首》13、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唐·韩愈《题百叶桃花》14、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15、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杜若:香草名。——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16、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宋·欧阳修《舞春风》17、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鸭头:形容春江江水如鸭头的浓绿色。

——宋·苏轼《送别诗》18、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宋·苏轼《新城道中》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20、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斗:比赛。——宋·秦观《江城子》21、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桃树下的小路。《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句意谓:桃柳成荫的小路,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户户。——宋·秦观《望海潮》22、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宋·曾巩《城南》23、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叶梦得《虞美人》24、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

余霞:晚霞。——宋·李弥逊《诉衷情》25、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26、夹岸桃花蘸水开。蘸水开:桃花拂着水面带水开放。

——宋·徐俯《春游湖》27、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离披:花将谢的样子。

——元·姚燧《浪淘沙》28、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千尺雨;连天的细雨。

一路烟:水上弥漫着云烟。——清·吴伟业《鸳湖曲》29、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碧桃:桃的变种,花重瓣。和:伴随。

——唐·高蟾《上高侍郎》30、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碧桃:仙桃。

栽和露:伴着玉露栽种。数:辈。

——宋·秦观《虞美人》牡丹 庭前芍药妖天格,池上芙蕖争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投与桃花一处开。

月季 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疏怨晚丛。 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

水仙 娉婷玉立碧水间,倩影相顾堪自怜。 只因无意缘尘土,春衫单薄不胜寒。

桂花 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 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樨风。

兰花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花 昨日雪如花,明日花如雪。 山樱如美人,红颜易销歇。

1、“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白居易 2、“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汛皓露而花飞九畹”——乔彝 3、“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有谁知”——俞大猷 4、“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曹雪芹 5、“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曹雪芹 6、。

4.有关花开放时间的诗句

春:迎春花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

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夏:荷花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秋:菊花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等到秋高气爽,人们迎来了重阳佳节,菊花啊,要盛开怒放,看百花凋谢,消散了芬芳。

菊的香气向云天直冲,弥漫在整个长安城中。秋菊在这里栽遍;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冬:梅花 卜算子·咏梅 **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等到百花盛开时,她在花丛中欣慰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月梅花带雪开,二月茶花等月来,三月桃花红似火,四月蔷薇满架堆,五月栀子白如霜,六月荷花池塘,七月菱花浮水面,八月桂花满园香,九月菊花朵朵黄,十月芙蓉赛海棠,十一月里芦花白,十二月里腊梅芳。

5.知道花信风的含义是什么吗

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二十四风,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荫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大自然的一种节律现象叫做物候。 《诗经》记载的“四月秀罗、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等等,都是物候的体现。

程犬昌《演繁露》曰“三月花开时,风各花信风”,陆游《游前山》也有“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的关于花信风的描绘。 物候与农时关系密切。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学最早的国家,最早的物候专著、西汉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农事活动,如农耕、养蚕、养马等。 此后《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类似的物候记载,并逐渐发展成一年 24 个节气和 72 候。

到了清康熙教撰的《广群芳谱》更有 24 番花信风的记载。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

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 8 个节气里共有 24 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于是便有了“24番花信风”之说。 人们在 24 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叫做这一候中的花信风。

24 番花信风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从这一记载中,一年花信风梅花最先,楝花最后。

经过 24 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

6.描写有关花谢花开的优美诗词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近水楼台先得月,花开向阳易为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寂寞春庭空欲晚,雨打梨花深闭门。

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些诗词我自己都很喜欢滴~

7.与花有关的诗句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贺之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性》)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欧阳修《舞春风》)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杜牧《杏园》)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徐陵《侍宴》)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洛宾王《晚泊》)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临湖亭》)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至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刘长卿《留题李明府溪水塘》)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壮(杜甫《暮春》)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姜夔《湖上偶居杂咏》) 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郑喑《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岑参《送杨子》) 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陈克《豆叶黄》)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玉容寂寞泪栏杆,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寂寂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

桂香多露。石响细泉回(宋之问)。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刘禹锡)。 江云漠漠桂花湿,梅雨荔子然(苏轼)。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洪升)。

▲尚有菊花和梅花的诗句,太多了,恕我到此为止吧。

8.有关罂粟花的诗句

种罂粟 宋.李复

前年阳亢骄,旱日赤如血。

万里随羽书,挥鞭无留辙。

炎毒乘我虚,两岁苦病蝎。

遇夏火气高,烦蒸不可活。

饱闻食罂粟,能涤胃中热。

问邻乞嘉种,欲往愧屑屑。

适蒙故人惠,筠箧裹山叶。

堂下开新畦,布艺自区别。

经春甲未坼,边冷伤晚雪。

清和气忽动,地面龟兆裂。

含滋竞出土,新绿如短发。

常虑蒿莠生,锄剃不敢阙。

时雨近沾足,乘凌争秀发。

开花如芙蕖,红白两妍洁。

纷纷金蕊落,稍稍青莲结。

玉粒渐满房,露下期采折。

攻疾虽未知,适愿已自悦。

呼童问山鼎,芳乳将可设。

罂粟 文BY 紫馨惠兰

多想——

蜷缩于恬静寂寞的黑暗。

回到——

无数誊抄的夜晚。

不厌其烦的朗诵。

那些——

勇气的大纛。

思念的卷帙。

美丽的文字。

诉说——

隐藏的雁声。

似乎——

可以在红色的天空中展开翅膀。

总是——

赫然一副张扬的恣意。

激情飞扬的唯我姿态。

眨眼——

我以为一千年会如此过去。

……

仿佛——

是一场蓄意的预谋。

世界已被谁改换了一种颜色?!

罂粟——

是那样妖冶的花!

伤口——

如此让我触目惊心。

殷红——

浸染年轻的翅膀。

我双目迷离。

我无法飞翔。

我步履沉重。

……

坠落!!

用我不情愿的姿势。

呼吸

颤抖

岸对面冷漠的语气。

僵坠的碎瓣。

杜鹃的啼血。

尘心——

变成细沙穿越灵魂。

氤氲着孤独的雨夜。

阳光亦可以弥漫感伤。

我望着暗中的花。

笑的渺茫。

罂粟花 文 / 夜寒枫

山冈把山冈的影子留给山冈

夜露挂在乱草丛等待

等待太阳来开荒

有彩虹一样的罂粟花

成长在影子里的山冈

罂粟花站在暖土里

性感的芳香茂盛开放

又叫初醒的风吹散

纷纷扑向郊游蜜蜂的翅膀

夕阳的山冈送走山冈的夕阳

满载而归的蜜蜂

用黄金的泪水歌唱

罂粟花是爱,罂粟花是恨

罂粟花是奔放,罂粟花是死亡

山冈下有个成长的村庄

一个爱过罂粟花的老人

在黄昏歌声里

听到了罂粟花的细喘

他用仅剩的牙帮给小孙孙讲故事

在那美丽的山冈上

罂粟花开向太阳

9.求关于花的诗词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简称“花信风”。

应花期而来的风。中国节令用语。

南宋政治家、学者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

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

顺序为: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楝花。【二】另有一年的二十四番花信风。

梁元帝《纂要》:“一月二番花信风,阴阳寒暖,冬随其时,但先期一日,有风雨微寒者即是。其花则:鹅儿、木兰、李花、杨花、桤花、桐花、金樱、黄、楝花、荷花、槟榔、蔓罗、菱花、木槿、桂花、芦花、兰花、蓼花、桃花、枇杷、梅花、水仙、山茶、瑞香,其名俱存。”

描写桃花的诗句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夭夭:茂盛的样子。

灼灼:鲜明的样子。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3、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4、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容:打扮。

——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5、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然:燃。

——唐·王维《辋川别业》6、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7、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8、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9、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10、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11、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

栀子:栀实,可作黄色染料。——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12、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二首》13、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唐·韩愈《题百叶桃花》14、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15、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杜若:香草名。——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16、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宋·欧阳修《舞春风》17、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鸭头:形容春江江水如鸭头的浓绿色。

——宋·苏轼《送别诗》18、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宋·苏轼《新城道中》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20、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斗:比赛。——宋·秦观《江城子》21、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桃树下的小路。《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句意谓:桃柳成荫的小路,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户户。——宋·秦观《望海潮》22、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宋·曾巩《城南》23、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叶梦得《虞美人》24、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

余霞:晚霞。——宋·李弥逊《诉衷情》25、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26、夹岸桃花蘸水开。蘸水开:桃花拂着水面带水开放。

——宋·徐俯《春游湖》27、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离披:花将谢的样子。

——元·姚燧《浪淘沙》28、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千尺雨;连天的细雨。

一路烟:水上弥漫着云烟。——清·吴伟业《鸳湖曲》29、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碧桃:桃的变种,花重瓣。和:伴随。

——唐·高蟾《上高侍郎》30、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碧桃:仙桃。

栽和露:伴着玉露栽种。数:辈。

——宋·秦观《虞美人》牡丹 庭前芍药妖天格,池上芙蕖争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投与桃花一处开。

月季 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疏怨晚丛。 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

水仙 娉婷玉立碧水间,倩影相顾堪自怜。 只因无意缘尘土,春衫单薄不胜寒。

桂花 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 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樨风。

兰花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花 昨日雪如花,明日花如雪。 山樱如美人,红颜易销歇。

1、“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白居易 2、“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汛皓露而花飞九畹”——乔彝 3、“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有谁知”——俞大猷 4、“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曹雪芹 5、“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曹雪。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