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音乐声很美的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2113——杜甫《赠花卿》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昆山玉碎凤凰5261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成语倒是有很多:4102 声震林木 阳关三叠1653 繁弦急管 曲高和寡 靡靡之音 绕梁三日 珠落玉盘 出谷黄莺 一唱三叹 五音不全 天籁之音 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若即若离内 虚无飘渺 铿锵有力 荡气回肠 震耳欲聋容 不绝如缕 望采纳,谢谢! 2.描写音乐的诗句春夜洛城闻笛 唐 ·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李凭箜篌引 唐 · 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译文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 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 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琴歌 唐 · 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译文主人摆酒今晚大家欢聚,琴师拨动琴弦助兴酒宴。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 炉火暖融融华烛添光辉。艺人先弹《渌水》后奏《楚妃》。 他的琴声一响万物寂静,四座无言屏气凝神倾听。奉命去远离乡关清淮,敬告大家我要归隐云山。 听筝 唐 · 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春夜闻笛 唐 · 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译文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回大地,被谪迁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扩展资料杨柳枝词唐.刘禹锡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嵩岳闻笙唐.刘希夷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6303735,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3.形容 音乐非常美妙的,诗句是一、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出处:《赠花卿》唐·杜甫翻译:如此美妙音乐,只应神仙享用,世间的平民百姓,一生能听几回?二、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出处:《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翻译: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三、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出处:《李凭箜篌引》唐代·李贺翻译: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四、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出处:《听蜀僧濬弹琴》唐·李白翻译: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我仿佛听到万壑松涛风。 五、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出处:《江上琴兴》唐·常建翻译:泠泠的调完了七根琴弦,周边的森林越发的幽静阴凉。 4.表达歌声及心情的诗句《列子》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哉?”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以声喻声。这是最常见的描写手法,姑且叫“拟声法”吧。就是用我们生活中一些常听到的声音来具体形象地比喻音乐声。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描写音乐的经典之作,其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以声喻声的手法来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里作者妙笔描绘琴声如“急雨”般沉重舒长,如“私语”般细促轻幽,如珠落玉盘似的圆润悦耳,如“莺语”般婉转流畅,如“银瓶乍破”“刀枪鸣”似的铿锵雄壮,如“裂帛”般强烈清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比喻句,诗歌怎会给我们带来如此摇曳多姿的美感。 5.形容音乐或音质美好的词语,4个字以内,谢谢乳莺归巢 余音袅袅 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行云流水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含商咀徵 〖解释〗“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宫咀徵”。 含宫咀徵 〖解释〗“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徵”。 云起雪飞 〖解释〗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余音缭绕 〖解释〗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郢中白雪 〖解释〗典出战国楚宋玉《答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后以“郢中白雪”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幺弦孤韵 〖解释〗谓小曲的音韵,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 兴云致雨 〖解释〗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清耳悦心 〖解释〗耳为之清宁,心为之欢喜。形容乐曲美妙动人。 鸾吟凤唱 〖解释〗鸾凤鸣叫相和。比喻优美的乐曲。 鸾歌凤吹 〖解释〗指笙箫等乐曲声。 含商咀征 〖解释〗亦作“含宫咀征”。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 抚掌击节 〖解释〗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 鳌愤龙愁 〖解释〗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千回百折 〖解释〗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 钧天广乐 〖解释〗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高山流水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响遏行云 〖解释〗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绕梁三日 〖解释〗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荡气回肠 〖解释〗荡:动摇;回:回转。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