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微小的诗句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村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所见 (清)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2.形容细小的成语白驹过隙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 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八卷:“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已,搬斤播两,何等肚肠。”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 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出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不遗巨细 连极细小处也不放过。 出处:廖仲恺《答胡适井田书》:“可见先生对一个问题不肯苟且的态度,不遗巨细的精神。真是佩服。” 洞察秋毫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睹微知著 微:细小;著:显著。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 出处:《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 繁枝细节 繁多且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的琐细部分。 出处:朱自清《罗马》:“这种单纯的对照教人觉得这座建筑是整整的一块。好象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干亭亭,没有一些繁枝细节。” 分寸之末 比喻微少、细小。 出处: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分毫析厘 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 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细微。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采,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过隙白驹 隙:空隙;白驹:原指白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和风细雨 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 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出处: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王游耆阇寺》:“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横生枝节 枝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 出处:宋·叶适《水心文集·答少詹书》:“少詹既未能从人而舍己,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节横生,意见多疑。” 虎珀拾芥 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 比喻互相感应。 出处: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拾芥,磁石引针。” 鸡零狗碎 形容事物零碎细小,不成系统。 出处: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斤斤计较 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出处:《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谨小慎微 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井蛙醯鸡 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敬小慎微 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 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刻画入微 微:细小。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 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蛮触相争 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 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毛发丝粟 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出处:宋·欧阳洵《上欧阳内翰书》:“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毛举细务 毛举:琐碎列举;细务:小事。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出处: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末节细行 指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群蚁溃堤 溃:溃决。细小的蚁洞可以溃决堤坝。 比喻细小的漏洞可以酿成大错。 慎小谨微 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丝恩发怨 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琐尾流离 琐尾:细小时美好;流离:枭的别名。枭细小时怪可爱,长大后却非常丑恶。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土穰细流 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 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大作用。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穰,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 3.形容细的词形容细的词 小巧玲珑 xiǎo qiǎo líng lóng [释义] 形容东西小而精致。小巧:细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 [语出] 宋·辛弃疾《临江仙·戏为山园苍壁解嘲》:“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楚腰纤细 楚腰:称妇人的细腰。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 粗中有细 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象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大含细入 原指文章的内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形容文章博大精深。 胆大心细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繁枝细节 繁多且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的琐细部分。 河海不择细流 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和风细雨 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精打细算 打:规划。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 精雕细刻 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精耕细作 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毛举细务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4.形容"细小"的成语有哪些1.半丝半缕 【拼音】: bàn sī bàn lǚ 【解释】: 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出处】: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毫发丝粟 【拼音】: háo fā sī sù 【解释】: 形容极其微小。 【出处】: 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若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3.毫厘千里 【拼音】: háo lí qiān lǐ 【解释】: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4.毫厘丝忽 【拼音】: háo lí sī hū 【解释】: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出处】: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 5.毫末之利 【拼音】: háo mò zhī lì 【解释】: 毫:细毛;末:不重要的,轻微不足道的事物。极微小的利益。 【出处】: 宋·欧阳修《原弊》:“有司屡变其法,以争毫末之利。” 5.有花细小,人间绕的诗句6、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7、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8、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9、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10、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11、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12、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描写腰身动作的词语要四字,可以不是成语形容女人腰细的成语比较常见的有这些:楚腰纤细chǔ yāo xiān xì 【成语解释】:楚腰:称妇人的细腰。 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腰,楚子约食,凭而能立,式而能起。” 唐·杜牧《遣怀诗》:“楚腰纤细掌中轻。” 【成语简拼】:cyxx 【成语字数】:4个字【感情色彩】:楚腰纤细是褒义词【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年代】:古代【常用程度】:一般【成语示例】:唐·杜牧《遣怀诗》:“楚腰纤细掌中轻。”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借指美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