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红叶的古诗句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陈毅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雨悠悠---- 程 颢 争那白头方士到,茂陵红叶已萧疏。----崔涂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白居易 红叶纷纷盖欹瓦,绿苔重重封坏垣。----白居易 莫问华清今日事,满山红叶锁宫门。----白居易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白居易 红叶树飘风起后,白须人立月明中。----白居易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白居易 2.陈毅元帅诗题西山红叶二首《题西山红叶》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红叶遍西山,红于二月花。 四围有青绿,抗暴共一家。红叶遍山隅,中右色朦胧。 左岸顶西风,欢呼彻底红。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 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 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红叶落尘埃,莫谓红绝矣。 明春花再发,万红与千紫。题诗红叶上,为颂革命红。 革命红满天,吓死可怜虫。 【注释】 ①西山:北京市西郊群山的总称。 西山上枫树,秋季经霜变红,格外壮丽 ②红于二月花:这句诗取自唐代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 ③山隅:山角 ④可怜虫:喻陷入困境,束手无策的人。梁代《代喻歌》: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 【鉴赏】 《题西山红叶》这首诗,作者即景抒情,托物咏怀,以象征的手法,灵活的笔致,把革命哲理和战斗豪情表现得明白流利,读来让人感物又感人。 这首诗共分七节,每节五言四句,节节流转,层层生发,状物、言志、咏情,在跌宕起伏中向高潮推进。第一节开篇点题,用格言警句的形式把血与火的真理,表现得婉转清丽不乏劲力。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 作者在这里又比又兴,以红叶起兴,又以红叶作比,用枫叶经霜打变红的现象,象征斗争见英雄的革命真理。就像他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红梅在隆冬到来时方见其傲霜英姿,鲲鹏展翅尚待雷霆万钧,这里的霜重色愈浓、斗争见英雄仍然是在申述作者的坚定信念,仍然是在一种动态的张力中执着地重复一个不变的主题,倾泻着一种永不褪色的战斗豪情。 第二节,作者引用了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 但作者这里并不只是迷恋于红叶的色彩艳丽,而是从自然景物的欣赏走向哲理性的象征。作者睹物感怀,想到红叶的娇艳正是经历了严霜的袭击,它的抗暴特性和火红的丹心一起让作者受到触动。 作者因此没有忘记周围的青绿,因为它也斗寒傲霜,和红叶抗暴共一家。它也同样真诚,显示自己的青翠本性。 作者这里写了红叶又写青绿,不只是为了增加色彩对比,还有着更深的喻义。如果说青绿是以另一种真诚的方式把革命本色袒露出来,却有一种巧妆改扮的假红,披着红色的外衣,乱紫夺朱,迷惑人心。 而那些躲在革命队伍中,立场不坚定的变节分子,左右不定的中间分子,以及阴险毒辣的两面派正是那些中右色朦胧的浅红与灰红。 但它们往往以假乱真。 左岸顶西风,欢呼彻底红。则是说只有那些不畏强暴,在西风凛冽的时候欢呼彻底红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左派。 他们保持坚定的革命立场和彻底的革命精神,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样朦朦胧胧。如果说以上作者还是停留在冷静的分析和热烈的呼唤,那么下面则直接用行动表明自己的立场: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 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作者的赤胆忠心和鲜明的爱憎表露无遗。 在他的《亡羊》诗中,作者就已表现了这样的思想:我亦厌淡红,恶其乱朱紫。对那些丧失原则没有坚定立场的变修变节者表现了极端的鄙弃,对那些夺朱乱紫、迷惑人心的假红更是厌恶透底。 在《题西山红叶》中,这种思想得到进一步发挥,并在两次往复中表现淋漓尽致。 作者把摘下的红叶放在书中珍藏起来,这是对红叶丹心的珍重,也是一种凝重的自信: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 就像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一样,作者在这里仍然表现了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九摧不折的坚定信念。 作者坚信真正的红叶具有历久弥真、永不褪色的秉性,真正的丹心绝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风尘的剥蚀不足以损其质地,历史的考察弥足以显其忠贞,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 这里有一份凝重,更有一份自豪,它或许是一种痛苦的表白,更是一种热烈的期盼和坚定的信念。即便红叶化入尘埃,但化作春泥更护花,它换来万紫千红的春天的到来,继续高扬其光华,红色未绝,丹心未消。 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何等乐观的态度、感人的忠贞! 最后一节,进一步点明主旨,并把满怀豪情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推向高峰。题诗红叶上,为颂革命红。 革命红满天,吓死可怜虫。作者一连用了三个红字,把一场红色风暴渲染得似有铺天盖地之势,红色字眼伴随着红色情绪的扩张,红叶、红心、红世界相互漫延交织在一起,从而把作者的赤胆忠心和革命豪情表现到了极限。 同时作者也预示了那些卖国贼、野心家、阴谋家的命运,他们必将在真正的红色面前,暴露真相,接受历史的审判。 这首诗主要是抓住红叶的特征,借物咏怀,以红叶起兴又以红叶作比,把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赤诚肝胆、战斗豪情以及具有启发性的革命哲理,都溶于一枚永不枯槁的红叶之中。 似写景实抒情,似咏物实咏怀,高吟肺腑,寄意深远。 诗歌采用民歌形式又杂取古体,从不同的角度结构顺序又不失井然。 作者采取流转晓畅的语言,让火红丹心浸润其色彩,让高风亮节的人格和掷地有声的真理主其身骨,读来使人受到深深的感染。 3.红叶的诗句 古诗词红叶【作者】吴融【朝代】唐代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唐 韩氏《婚宴集上索笔为诗》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秋词二首》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绕东篱。 ——元代 关汉卿《红叶传书》:一片红叶御河边,一种相思题诗笺。千秋佳话庐舍人,百年姻缘诗叶牵。 红叶无诗亦是诗,何来宫女再题词。秋复秋兮红叶在,片片红叶惹秋思。 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陈毅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代 杜牧《山行》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王建《江陵即事》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 ——纳兰性德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白居易《醉中对红叶》。 4.红叶励志的诗句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4、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5、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6、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7、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 8、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9、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0、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11、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12、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1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4、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15、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 1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7、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18、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19、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20、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天励志古诗词摘选: 1、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清·宋碗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 4、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月》 5、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陈毅 6、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壑。——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7、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8、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9、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 10、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秋兴八首》 11、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满庭芳》 12、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词二首》 13、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1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1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有关秋天的励志古诗词: 1、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5、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浑《捣衣诗》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李煜《虞美人》 9、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1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11、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12、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1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5、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5.请教“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的含义这是陈毅《题西山红叶》中的“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是陈毅《题西山红叶》第一节的头两句.开篇点题,用格言警句的形式把血与火的真理,表现得婉转清丽不乏劲力.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作者在这里又比又兴,以红叶起兴,又以红叶作比,用枫叶经霜打变红的现象,象征斗争见英雄的革命真理.就像他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红梅在隆冬到来时方见其傲霜英姿,鲲鹏展翅尚待雷霆万钧,这里的霜重色愈浓、斗争见英雄仍然是在申述作者的坚定信念,仍然是在一种动态的张力中执着地重复一个不变的主题,倾泻着一种永不褪色的战斗豪情.。 6.描写“红叶”的诗句有哪些1、欲题红叶无流水,别是桃源一段愁。 —无名氏 《鹧鸪天》 2、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晏几道 《蝶恋花》 3、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晏几道 《临江仙》 4、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 《天净沙 秋》 5、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晏几道 《虞美人》 6、飘荡随他红叶水,萧条化作青芜国。—刘克庄 《满江红》 7、映阶红叶翻,芭蕉笼碧砌。 —陈克 《菩萨蛮》 8、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白居易 《秋思》 9、望断碧云无锦字,谩题红叶有新诗。 —蔡伸 《浣溪沙》 10、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 《山中》 11、笑拈黄花,重题红叶,无奈归期促。 —张元干 《念奴娇》 12、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晏几道 《诉衷情》 13、西风吹冷沈香篆,门掩小晴红叶院。 —毛滂 《玉楼春》 14、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15、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陈毅《题西山红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