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说的话很多”的成语有哪些1、千言万语 [ qiān yán wàn yǔ ]:形容说得话很多。 出自于,唐·郑谷《燕》诗:“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造句:我和你分别这几年,有许多话要说,真是千言万语不知从哪里说起。 2、口如悬河 [ kǒu rú xuán hé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同“口若悬河”。 出自于,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造句:课程的前半段时间通常是他发表演讲,坐在那里口如悬河,只是偶尔瞥一下他的笔记。 3、喋喋不休 [ dié dié bù xiū ]: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自于,《史记·匈奴传》:“嗟士室之人;顾无多辞;令喋喋而占占;冠固何当!” 造句:在众人面前讲话,他总是拖泥带水,喋喋不休,令人讨厌。 4、唠唠叨叨 [ láo lao dāo dāo ]: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出自于,宋·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造句:他说起话来唠唠叨叨,使人讨厌。 5、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自于,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造句:小明滔滔不绝地向小伙伴讲述自己惊险奇异的探险之旅,小伙伴们听得津津有味。 2.表示"说"的成语有哪些恶言泼语: 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恶言恶语 :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讹言谎语: 讹言,谣言。 造谣说谎话 重厚寡言 :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直言勿讳 :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同“直言无讳”。 正言直谏 :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正言不讳 :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正色危言 :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同“正色直言”。 正色敢言 :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语四言三 :指信口乱说闲话。 倚马千言 :倚马,靠着战马。 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一言不发 :一句话也不说。 信口胡言 :随口乱说。 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相对无言 :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危言核论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万语千言 :许许多多的话语。 托之空言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托于空言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同“托之空言”。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古谚语。 比喻实至名归。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古谚语。 比喻实至名归。 逆耳良言 :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 逆,抵触,不顺从。 敏于事,慎于言 :敏,奋勉。 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媒妁之言 :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款语温言 :指诚恳而温和的言辞。 口出狂言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 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疾言怒色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疾言厉气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疾言倨色 :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敢怨而不敢言 :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多言数穷: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多言繁称:讲话或写文章,浮词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文风浮华不实。 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 谠言嘉论: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沉重寡言: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沉厚寡言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身微言轻:微,卑微。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片言一字: 少量的文字。 作言造语: 谓编造虚诞的言辞。 自言自语:言、语,说话。自己跟自己低声嘀咕。 自不待言: 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直言正色: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直言正论 :正直公道的言论。 直言无讳: 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直言切谏 同“直言极谏”。 直言极谏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 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智小言大 :谓才智低下,说话口气却很大。 正色直言: 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 也作“正色危言”。 詹言曲说: 烦琐、片面的言论。 造言生事 :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造言捏词 :捏造虚假的言词。 躁言丑句 :丑恶的言辞。躁,通“臊”。 欲言又止 :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庸言庸行 :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意在言外 :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溢于言外 :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 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溢于言表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一言中的 :的,箭靶的中心。 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一言一行 :每句话,每个行动。 一言以蔽之: 蔽,掩覆,引申为概括。 用一句话来概括。 以言徇物: 用违心的话语附和别人。 溢言虚美 :过甚其辞、不符合实际地称美。 一言兴邦: 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以言为讳: 谓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 一言丧邦: 谓一句话可以亡国。 以言取人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 一言千金 :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一言两语 :为数不多的几句话。 以言举人: 根据言论来举荐人才。 以人废言: 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 溢美之言 :过分夸奖的话。 一家之言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 言之有序 :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言之有礼: 说的话有道理。 言之有故 :所说的话有根据。 言之过甚 :话说得太过头了。 言之成理 :之:代词,指所说的事。 话说得合乎道理。 言之不预: 没有预先说明。 言者不知: 谓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 言约旨远 :言辞简练,含意深远。 言与心违 :言语与心意相违背。 言语路绝: 犹言言语道断。 言行相顾 :言行不互相矛盾。 言行相副 :见“言行相符”。 言行相符: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言行相悖 :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 言行不二: 犹言言行一致。 言行抱一 :犹言言行一致。 言笑自若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言笑晏晏 :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言笑不苟: 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 言无伦次 :语言杂乱无章。 言无不尽 :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言文行远 :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言外之味 :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 言听行从 :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 言听事行 :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 言听谋决: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言听计用 同“言听计从”。 言听计行 同“言听计从”。 言提其耳: 揪着他耳朵。谓恳切。 3.描写人有话想说却不能说的诗句有哪些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唐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译文: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 3、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译文: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宋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译文: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5、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译文: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