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经济的诗句〖饮中八仙歌〗 书名:《全唐诗》 作者: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出塞二首〗 书名:《全唐诗》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凉州曲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忆昔二首〗 书名:《全唐诗》 作者:杜甫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阴山骄子汗血马, 长驱东胡胡走藏。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 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今今上犹拨乱,劳身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为留猛士守未央, 致使岐雍防西羌。犬戎直来坐御林,百官跣足随天王。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 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 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 洒血江汉身衰疾。 〖君子有所思行〗 书名:《全唐诗》 作者:李白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匿。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2.形容“经济效益”的古诗词有哪些1、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壳白翁花门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2、柿红古墙残, 出外寻可观。 走经转题字, 德信致名面。 形容经济效益的成语:蒸蒸日上 【拼 音】: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解 释】: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出 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3.形容家庭经济状况的词语除了“拮据”、“宽裕”、“富足”、“穷困拮据 窘迫 困难 贫穷入不敷出 度日如年 一清二白 一穷二白 早水晚粥 囊中羞涩苦不堪言 捉襟见肘 一贫如洗 两袖清风 嗷嗷待哺 节衣缩食 青黄不接 勉强度日 家徒四壁 寅吃卯粮 开源节流 衣单食薄雪上加霜 每况愈下 今非昔比 一波三折 民生涂炭 饥寒交迫穷途末路 画饼充饥 号寒啼饥 江河日下 穷途末路 山穷水尽 家道消乏 阮囊羞涩 寅支卯粮 并日而食 饮冰茹檗 身无分文 布衣蔬食 粗茶淡饭 恶衣恶食 饭糗茹草 荆钗布裙 牵萝补屋富足 宽裕 富甲一方 欣欣向荣 蒸蒸日上 万贯家财 财大气粗 自给自足 安居乐业 丰衣足食 锦衣玉食 安家立业 人寿年丰 衣食无忧 略有盈余。 4.关于经济的唐诗唐诗中的经济学——《卖炭翁》、《蚕妇吟》 唐朝诗人张俞的《蚕妇吟》是唐诗里哀悯贫民的著名篇章。这首经典的诗歌记述了一个刚从集市回来的养蚕人的悲哀心情:那些满身绫罗绸缎者非富即贵,而养蚕人恐怕有粗麻敝体就很不错了。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躬身亲历者不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耕者不得食,织者不得衣,这恐怕是天底下穷人最普遍的心声了。 读唐诗读到这一层,差不多就够了。但是经济学人会往下分析,这首诗传递出的价值判断是否符合经济学原理。妇人穿不起蚕丝衣服,显然是非常正常的。这种“穿不起”是她的比较优势,也是她持续改善生活的动力。 蚕妇穿不起蚕丝衣,不是因为她“穿不起”,而是她“不愿穿”。蚕妇大可以自穿丝绸,但是她将失去口食和其它改善生活的机会。蚕妇把丝绸拿到市上去卖,换取其它生活产品,这显然划算得多。市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分工,各行业的人并不消费自己的生产品,而是通过市场交换换取新产品,这将使整个社会利益都得到改善。蚕妇看到那些身穿满身罗绮的人,应该感到庆幸:正是他们的消费才使生产成为必要,她也将持续不断地获得改善的机会。富人们的利益也没有受损,因为他们付出对价,得到了绫罗。交易使双方都得到实惠。 照讲在有买有卖的社会,并没有谁受到损害,那么贫穷来源于何处呢? 人类社会始终存在依靠暴力和诈骗获得财富的人,正是这些人造成人类社会的止步不前。这些人一般表现为国家、官僚、强盗和诈骗者。他们获取财富不是像一般人依靠自由的交换,无一例外都是依靠暴力——有国家暴力,还有私人暴力。这种抢劫式的“交换”榨取了生产者的积累,打击了生产者的信心,还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不劳而获比诚实劳动更好。尤其是古代社会,特权阶层以制度性的存在对人民进行源源不断地剥夺,社会持续着“暴力——反暴力——暴力”的恶性循环。 自由交易不会伤害任何人,因为它使参与者都得到改善。蚕妇的生活十分糟糕,不是因为那些穿绫罗绸缎者买了她的产品,而是因为高昂的税收、强迫的服役还有官僚的欺行霸市。也许官僚们没有欺压到她的头上,而是对耕地者进行压迫,实际上蚕妇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农夫和手工业者们纷纷破产,买得起丝绸的人会大量减少,蚕妇的产品只得长期以很低的价格出售,同时她还将付出高昂的成本去购买其它产品。社会分工的一环遭到破坏,她的利益也间接受到损害。在有市场的角落,合作者的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 分析至此,我们就能说《蚕妇吟》可能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让人误以为蚕妇的贫穷完全是富人的错。相比较而言,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诗歌显得更加智慧。《诗经》里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孔子的“苛政猛于虎”,杜甫的“兵车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看到了一系列灾难的根源——泛滥的国家暴政。《蚕妇吟》的作者张俞无视市场和暴力的区别,简单地哀悯“贫富分化”,见识差多得。 5.形容经济的词语繁荣昌盛 繁荣富强 繁荣兴旺 兴家立业 百废俱兴 欣欣向荣 蒸蒸日上 民富国强 万象更新 民康物阜 民不聊生 民困国贫 民穷财匮 民生涂炭 民有菜色 穷困潦倒 穷途末路 画饼充饥 号寒啼饥 饥寒交迫 ○ 民富国强: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 民康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 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 自给自足: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 人寿年丰: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 安居乐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