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进士落榜”的诗句有哪些1.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唐代:鱼玄机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2.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代: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3.及第后作 唐代:袁皓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蓬瀛乍接神仙侣, 江海回思耕钓人。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 4.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唐代:豆卢复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5.长安落第 唐代:钱起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2.形容进士扬名的古诗词有哪些唐·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元·王冕《送王克敏之安丰录事》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江花绕屋厅事近,烟树连城野趣真。 所愿堂堂尽忠孝,毋劳滚滚役风尘。唐·郑谷《贺进士骆用锡登第》苦辛垂二纪,擢第却沾裳。 春榜到春晚,一家荣一乡。题名登塔喜,醵宴为花忙。 好是东归日,高槐蕊半黄。元·高明《琵琶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唐·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形容一个人考中进士都有哪些词语(1) 披宫锦。 唐朝进士及第披宫袍,后称中进士为“披宫锦”。如《祭妹文》: “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这里“披宫锦” 即指中进士。 (2) 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特指考中进士,也说“登第”。 (3) 登龙门。“鲤鱼跳龙门”,意指龙门之难登,但只要登上龙门,就可成龙,故有“一登龙门,升价十倍”之说。 于是,把因得到名流推荐而提高声誉的人称为登龙门。由于唐代科举很倚赖名流推荐,于是人们又把考上进士称为登龙门。 (4) 烧尾。据上述“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当鲤鱼跳上龙门时,就会“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所以,唐代的举子考中进士后,烧鲤鱼是举行盛宴的必备菜。 这种宴会被称为“烧尾宴”。故又有人称中进士是“烧尾”。 (5) 折桂。郄诜曾在与晋武帝的一次对答中,用月亮中的桂树枝来比喻出众的人才。 后来,白居易写诗祝贺其弟连中三元及第,写道:“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就是用折桂比喻中进士。 (6) 及第。 他处详细阐述。 。 4.有哪些唐朝人中进士后吟诵曲江的诗李绅《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香径草中回玉勒,凤凰池畔泛金樽。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归绕曲江烟景晚,未央明月锁千门。” 暮秋独游曲江》 [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明。 天荒地变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 洗竹放教风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 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着月明。 【寒食日曲江】薛能 曲水池边青草岸,春风林下落花杯。 都门此日是寒食,人去看多身独来。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诗》) 5.形容金榜题名的诗句唐朝中期,有位著名的诗人孟郊。他出身贫苦,从小勤奋好学,很有才华。但是,他的仕途却一直很不顺利,从青年到壮年,好几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落了榜。 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孟郊又赴京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这次,他进士及第了,而这时,他也已经46岁了。他高兴地作了一首《登科后》的绝句,表达他当时愉快的心情: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那种穷困窘迫的生活是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今天我高中了进士,才真正感到皇恩浩荡;我愉快地骑着马儿奔驰在春风里,一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这首诗把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千古名句。"春风得意"原指读书人考中后的得意心情,现在一般形容事情办成功,达到目的后那种得意洋洋的情态。 6.进士落榜的诗句第一首洞房花烛销魂夜,金榜已是题名时。他人得意我悲哀,郁闷成疾心晃晃。末名已是孙山郎,却落孙山在后头。他日有幸折蟾桂,定叫前人身后看。 第二首墨屋窗外风瑟瑟,寒塘四周蛙乱啼。月光已是淡无色,星辰更是悄无影。寒窗苦读十数载,风来雨去他人知。落榜已是成定数,冷风苦雨肚里咽。 第三首落榜感怀 一朝失手千古恨 二度高三万般愁 三年汗水东流去 四海茫茫泪直流 五味酸苦谁可知 六亲一见忙低头 七十日来磨一剑 八百里路云和月 九宵云外冲天上 三年辛苦难得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