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直面压力的诗句

1.形容压力大的诗句有哪些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出自唐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译文: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这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3、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宋代苏轼《临江仙》

译文: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反复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译文:愁苦就似流水,用刀来割也割不断,用酒来销也销不掉。形容愁苦的绵延不断,沉重无比。表示面对现实无法改变的心情深深无奈。

5、长恨此身非我有, 什么时候忘怀营营。——《临江仙·夜归临皋》宋苏轼

译文:身不有己之时占多数,什么时候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率性逍遥。

2.形容压力的诗句

1、春愁

清代: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译文

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往事让人触目惊心热泪将流。台湾的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祖国宝岛被割让的日子!

2、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宋代: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译文

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

回家退休吧,回到家中去退休。难道个个都要到边塞去立功封侯?浮云飘去飘来本来没有固定之处,我能够像浮云那样随心来去,该有多么自由。

3、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

宋代:辛弃疾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

译文

近来我的愁苦像天一样大,谁能够了解我同情我呢?正是没有谁能够了解我同情我,我又只好把愁闷痛楚比着天一样大。

人们都喜欢将古代和今天无穷无尽的事儿,放置在愁苦之中。我虽然也有许多悲愁,但我更愿意用畅饮美酒来消解愁闷。

4、咏愁

宋代:石象之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帀地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译文

来时潜移暗度,去时慢慢悠悠;一半挂在眉梢,一半藏在心头。春老花残红满地,半掩房门泪暗流;残月满窗深夜里,酒醒入去独淹留。

似一望无边的野草,风连浪续,细软轻柔;像一团绕地的乱丝,纠缠凌乱,无尾无头。除了权势人家,谁能无虑无忧?看人世问时时处处,无论哪里都有忧愁!

5、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3.形容压力的诗词

1、《行路难·其一》唐代诗人李白

原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译文: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2、《临江仙·夜归临皋》宋代文学家苏轼

原文: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译文: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诗人杜甫

原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4、《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词人李清照

原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恨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译文: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我们两个人呀,患着一样的相思,却两地分离,牵动着各自的忧愁。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

5、《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代诗人李白

原文: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译文: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

4.关于压力的古诗

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赏析

这首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雪雨霜的击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5.形容"压力大"的诗句有哪些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劝 学》 唐.颜真卿

释义:勤奋好学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学习。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释义: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3、此恨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

释义: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释义: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5、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夜归临皋》宋.苏轼

释义:身不有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唐.李绅

释义:顶着正午的太阳锄地,汗水滴答滴答落入土中。谁人知道这盘里的餐食,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换来的。

6.面对艰辛与压力 古诗告诉我们学会坚强的诗句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于谦(明) 右图是位于杭州的于谦故居中的《石灰吟》石碑 请仔细对照,以上诗句无半点错误,请勿轻易修改诗句 [注释]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青白:指高尚节操。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还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竹石] 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

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

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坚定不移:移:改变,变动。

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心坚石穿: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

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 雷打不动: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

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坚韧不拔:韧:有韧性;拔:动摇,改变。

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坚持不渝:渝:改变。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始终不懈:自始自终一直不松懈。 坚持不懈:懈:松懈。

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

长久坚持下去。 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

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磨杵成针:把铁棒磨成了针。

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