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朦胧的诗句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2、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唐代韩偓的《夜深 / 寒食夜》 译文:切肤的轻寒刺面的风,梅花如飘雪,杏花正红。夜深里,斜搭上的秋千索静静地悬着,烟雨朦胧之中,隐约可见那座楼阁。 3、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唐代王昌龄的《西宫春怨》 译文:西宫中的夜晚非常清静,只有盛开在宫中庭院内的花朵悄悄地散布着阵阵香气。住在宫中的美人本来想要卷起用珠子串成的门帘出外赏花。 却又因无心欣赏而作罢,只有怀着说不尽的怨恨而独守空闺。抱着琴瑟看月亮,许多树隐蔽着昭阳宫。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代杜牧的《泊秦淮》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2.形容清晰的词语独茧抽丝 比喻诗文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亦比喻单相思。 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一卷:“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 赫赫之光 赫赫:显著貌。原指太阳的光明亮清晰。后比喻人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势。 出处:汉·杨雄《法言·五百》:“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 历历可辨 历历:分明,清楚。可以清晰地辨别清楚。 一字一板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出处: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3.形容“清新”的诗句有哪些1、春日忆李白唐代: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2、临江仙·探梅宋代:辛弃疾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3、南乡子·咏瑞香清代:顾太清花气霭芳芬,翠幕重帘不染尘。梦里真香通鼻观,氤氲。 不是婷婷倩女魂。细蕊缀纷纷,淡粉轻脂最可人。 懒与凡葩争艳冶,清新。赢得嘉名自冠群。 4、漫成三首唐代:李商隐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 5、赠友人唐代:贾岛五字诗成卷,清新韵具偕。不同狂客醉,自伴律僧斋。 春别和花树,秋辞带月淮。却归登第日,名近榜头排。 6、宗人惠四药唐代:郑谷宗人忽惠西山药,四味清新香助茶。 爽得心神便骑鹤,何须烧得白朱砂。 7、题许浑诗卷唐代:韦庄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 十斛明珠量不尽,惠休虚作碧云词。 4.形容表达清晰的成语洞察其奸 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洞察秋毫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洞察一切 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洞彻事理 洞彻: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洞见症结 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洞鉴废兴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代兴盛衰败情况. 洞鉴古今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 洞如观火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5.表达“突然间看清楚了很多事”的诗句有哪些1. 茅塞顿然开,分明是奇福至,貌随心改。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5. 九言劝醒迷途仕,一语惊醒梦中人。 6.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 蓦然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8.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1. 《将进酒》唐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解析:这首诗是李白怀才不遇的时候写下的,但是李白由自己曲折的经历明白了人生要及时行乐,说明他已经看透了得失成败。 12. 《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迷茫的时候依然相信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说明了诗人已经看透人间曲折,表达了诗人的乐观。 13.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诗人由山峰从不同的方向看有不同的高低起伏,诗人明白了事物也是如此,换一个角度会有不同的意思。正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4. 《龟虽寿 》两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析:这首诗先写神龟的寿命很长,但是也有尽头,诗人由此想到了自己,说明诗人看透生命之本。 15. 《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解析:诗人认为梅花和雪有各自的特点,所以诗人认识到每个个体有自己的独特性,不需要过分贬低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