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固执不听劝告的谚语或 歇后语1、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解释:比喻不识别事物的内在,而曲解意思的人,也比喻那些轻视别人而忘乎所以的人,另外一层意思是指,做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择手段的处世之道! 2、八百年的枫树蔸——顽固不化。 解释:原指枫树莞因年代久远而变得非常坚硬。转喻某人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事物。 3、不撞南墙不回头。 解释:比喻某人的行为固执,听不进不同意见。 4、春风刮驴耳——点儿听不进去。 解释:讥刺某人一点儿也不接受别人真诚的劝告。 5、给石狮子灌米汤——滴水不进 解释:石狮子是石头做成的,不会渗进水,故为“滴水不进”。比喻听不进别人的话。 2.没有听人劝说,办错了事儿,形容后悔的古诗1、《钗头凤》。 表示情悔。2、李商隐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 海青天夜夜心。”3、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注释】: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 ,他们“ 伉俪相得”,“ 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 ,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 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 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 节来写 。“ 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 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 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 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 。“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 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因此说它“ 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 。 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美满姻缘被迫拆散 ,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 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 ,“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 不敢逆尊者意”而终“ 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 ?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我们读者来噙,来品味。 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 ;但又不是一泻无余 ,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 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而如今的她 ,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 。 “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 。象词人一样 ,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象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啊!不然,怎么会消瘦呢?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但是瘦则瘦矣,何故又在其间加一个“空”字呢?“ 使君自有妇 ,罗敷亦有夫 。” (《古诗·陌上桑 》)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吗?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 。“ 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 。 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 ,更沉着,也更形。 3.形容人固执不听劝告的谚语或 歇后语名言警句也行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普希金 已所不欲,无施于人 奉承你是害你,指教你是爱你.药苦能治病,甜言能误人.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藏族)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家有老,是个宝.事不三思 终有后悔,树不打杈要歪 人不教育会栽,天作巷犹可违 自作巷不可活,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心病还须心上医, 4.形容不听人劝的成语执迷不悟 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自行其是 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执而不化 指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直情径行 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一意孤行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顽固不化 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深闭固拒 形容坚决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师心自用 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5.劝人人不听的古诗词身如菩提树copy,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外不见人过,内不2113为邪迷所惑.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是左,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均来自六祖慧能大师的> 古之5261所谓豪杰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4102此其所挟者甚大,而1653其志甚远也. 来自苏东坡的>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6.表示“年轻自以为是不听劝”的古诗词有哪些1.《调张籍》唐 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2.《长安古意》唐代 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3.《老将》贾岛 唐代 胆壮乱须白,金疮蠹百骸。旌旗犹入梦,歌舞不开怀。 燕雀来鹰架,尘埃满箭靫.自夸勋业重,开府是官阶。 4.《戏为六绝句》杜甫 唐代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5.《史记· 卷三十六· 陈涉世家》司马迁 汉朝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勿 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 译文: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却不知轻薄文人愚昧无知,怎么能使用陈旧的诋毁之辞去中伤他们?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 2. 译文:长安的大道连着各种小街小巷,水牛和白马,香木车子在街上来来往往。王公贵族的车子纵横在贵族家外,络绎不绝。有雕着龙的华美车盖,车盖上的凤嘴挂着流苏的车子从早到晚穿行于长安。飘摇着的虫丝有百尺长,都绕在树上,一群娇小的鸟儿朝着花啼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