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乌镇的古诗都有哪些1、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出处:《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明 ·史鉴 译文: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还喊起来看山。 2、江南水乡展旖旎 ,屋衍风铃声悦耳 。 出处:《乌镇》明 ·程垓 译文:江南水乡展却长得枝叶繁盛,房屋发展风铃声悦耳。 3、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 出处:《乌镇酒舍歌》明 ·瞿佑 译文:一双石塔分开了东西,船夫传说是乌镇。、 4、望极模糊古树林,弯弯溪港似难寻。 出处:《夜过乌镇》宋·宋伯仁 译文:模糊的古树林,弯弯的河流小巷子很难寻找。 5、寂寞梁朝寺,深廓十数闲。 出处:《乌镇普静寺寺沈休文故居也》宋 ·高翥 译文:寂寞的梁朝寺,深院十几间屋子空闲着。 2.描写"乌镇"的诗句有哪些1、落花流水人家近,鸿雁凫瑽飞阵阵。 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 ——《乌镇酒舍歌》 2、恨别情怀虽恋酒,送衣时节怕闻砧。 夜行船上山歌意,说尽还家一片心。 ——《夜过乌镇》 3、雨涤山花湿未乾,野云流影入阑干。 泉声嗽醒山人梦,一卷残书竹里看。 ——《横山堂小咏》 4、书剑薄游宽宇宙,峰峦秀列小蓬莱。 绿阴门苍南薰里,喜教流莺侑酒杯。 ——《过王氏园壁题》 5、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3.描写乌镇的诗句1,《乌镇酒舍歌》 明代 瞿佑 落花流水人家近,鸿雁凫瑽飞阵阵。 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 译文:渐渐靠近村庄,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大雁飞鸟在河面上阵阵飞过。 一对石塔耸立在东西两侧,船夫说这就是传言中的乌镇。 2,《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 明代 史鉴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译文:乌镇桥边,夜晚明月当空。梦中犹如欢呼起来看山一样。 3,《乌镇逢雨》 当代 徐平 桐叶疏疏苔壁青,乌篷船向古津停。行来李巷连陶巷,到处旗亭复井亭。 译文:梧桐树上的叶子稀稀疏疏,墙壁上的青苔绿意盎然,乌镇的篷船停在向古津。一路走来,李巷连着陶巷,到处都是旗亭和井亭。 4,《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 唐代 温庭筠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译文:凄凄切切的秋风已吹起,天气转凉了,远游的人儿还没有归来,不禁叫人牵肠挂肚,增添离别的感伤。现在塞外应该是衰草遍野,满目枯黄了吧,而飞往江南乌镇的北雁还迟迟未到。 5,《溪行欲与樊榭游乌镇东西二寺不果》 清代 全祖望 缓棹出乌镇,遥山入望希。清流染晴色,稚麦幻春晖。 译文:船夫慢慢的摇着船桨从乌镇出来,远处的山里的越来越不清晰。清澈的泉水和太阳的余晖染成一色,田里的麦苗在享受着春晖。 4.有关乌镇的诗词1,荻芦花重霜初下,桑柘阴移月未沉。出自宋代宋伯仁的《夜过乌镇 》,意思是:荻芦花因为有霜而变得沉重,桑木与柘木的阴影移动,月亮还没有完全沉下去。 2,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出自韦庄的《菩萨蛮》,意思是: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彩绘船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入眠。 3,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出自明代瞿佑的《乌镇酒舍歌》,意思是:看到一双石塔在东西两边站立,听船夫传来的话说那是乌镇。 4,泉声嗽醒山人梦,一卷残书竹里看。出自明代文徵明的《横山堂小咏》,意思是:泉水欢快的声音惊醒了我的梦,于是拿起一卷残缺的竹书看。 5,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出自明代史鉴的《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意思是:夜晚的乌镇,明亮的月亮挂在桥的上空,睡梦之中,好像是叫我起来欣赏山水风光。 5.描写乌镇的诗有哪些《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 年代: 明 作者: 史鉴 两两归舟晚渡关,孤云倦鸟各飞还。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乌镇普静寺寺沈休文故居也》 年代: 宋 作者: 高翥 寂寞梁朝寺,深廓十数闲。 碑存知殿古,香冷觉僧残。 断岸舟横浦,平坡树补山。 休文如好在,依旧带围宽。 《夜过乌镇》 年代: 宋 作者: 宋伯仁 望极模糊古树林,弯弯溪港似难寻。 荻芦花重霜初下,桑拓阴移月未沉。 恨别情怀虽恋酒,送衣时节怕闻砧。 夜行船上山歌意,说尽还家一片心。 《乌镇酒舍歌》 年代: 明 作者: 瞿佑 东风吹雨如吹尘,野烟漠漠遮游人。 须臾云破日光吐,绿波蹙作黄金鳞。 落花流水人家近,鸿雁凫瑽飞阵阵。 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 小桥侧畔有青旗,暂泊兰桡趁午炊。 入馔白鱼初上网,供庖紫笋乍穿篱。 茜裙缟袂搴帘出,巧语殷勤留过客。 玉钗坠鬓不成妆,罗帕薰香半遮额。 自言家本钱塘住,望仙桥东旧城路。 至正末年兵扰攘,凭媒嫁作他家妇。 良人万里去为商,嗜利全无离别肠。 十载不归茅屋底,一身独侍酒垆傍。 相逢既是同乡里,何必嫌疑分彼此。 小槽自酌真珠红,长床共坐氍毹紫。 捧杯纤手露森森,酒味虽浅情自深。 飞梭不折幼舆齿,鸣琴已悟相如心。 晚来独自登舟去,相送出门泪如注。 他时过此莫相忘,好认墙头杨柳树。 6.描写乌镇的古诗都有哪些1)《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年代: 明 作者: 史鉴两两归舟晚渡关,孤云倦鸟各飞还。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2)《乌镇》年代: 明 作者: 程垓江南水乡展旖旎 ,屋衍风铃声悦耳 。 小桥蕴涵古城貌 ,青石幽雅怡心矣。3)《乌镇普静寺寺沈休文故居也》年代: 宋 作者: 高翥寂寞梁朝寺,深廓十数闲。 碑存知殿古,香冷觉僧残。断岸舟横浦,平坡树补山。 休文如好在,依旧带围宽。4)《夜过乌镇》年代: 宋 作者: 宋伯仁望极模糊古树林,弯弯溪港似难寻。 荻芦花重霜初下,桑拓阴移月未沉。恨别情怀虽恋酒,送衣时节怕闻砧。 夜行船上山歌意,说尽还家一片心。5)《乌镇酒舍歌》年代: 明 作者: 瞿佑东风吹雨如吹尘,野烟漠漠遮游人。 须臾云破日光吐,绿波蹙作黄金鳞。落花流水人家近,鸿雁凫瑽飞阵阵。 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小桥侧畔有青旗,暂泊兰桡趁午炊。 入馔白鱼初上网,供庖紫笋乍穿篱。茜裙缟袂搴帘出,巧语殷勤留过客。 玉钗坠鬓不成妆,罗帕薰香半遮额。自言家本钱塘住,望仙桥东旧城路。 至正末年兵扰攘,凭媒嫁作他家妇。良人万里去为商,嗜利全无离别肠。 十载不归茅屋底,一身独侍酒垆傍。相逢既是同乡里,何必嫌疑分彼此。 小槽自酌真珠红,长床共坐氍毹紫。捧杯纤手露森森,酒味虽浅情自深。 飞梭不折幼舆齿,鸣琴已悟相如心。晚来独自登舟去,相送出门泪如注。 他时过此莫相忘,好认墙头杨柳树。 7.描写乌镇的句子有哪些乌镇已有两千年历史。春秋是吴越疆界。公元前505年,吴国驻兵防越,故名“乌戍”。后来越国灭吴,越国诸子中有一乌余氏封于此,故改称“乌镇”。乌镇座落京杭大运河之旁江浙两省交汇处,俨然是江南水乡一颗璀灿的明珠。 雨点落在河面上,荡起道道涟漪,隐约可以看见一群群透明的小鱼儿嬉戏玩耍。岸边的杨柳被风吹弯了腰,细细的胳膊轻轻触碰着河面。这已不仅仅是一条小河,不知从何时起,它静静地流淌在每户人家的窗前门边,人们临河打水洗衣,它就这样孕育着这座小镇,也装扮着江南。 此时的乌镇西栅,像一个远离尘世的美丽少女,不施脂粉,别有风情,又似幽谷佳人,翠袖寒单,独倚修竹,情调虽太清冷。却更增其悠然出尘之致。两岸灯光细碎如鳞,浆声橹声穿花拂柳,也有红红的灯笼轻晃在乌篷船舷,从千百年的岁月里延伸过来,乡愁如酒,一页一页写满风霜,深嵌在西栅的每一寸肌肤之上。有一滴打在脸上,顺手一抹,一脸的滋润,再抬眼的时候,整个古镇都是这般的润润的了。何处轻微的一声响动,似什么东西弹落了,随之又恢复平静。一只不眠的小猫,蹲坐在临水的花窗前,漠然地看着经过的我。总有轻微的水声响在周遭,让我更接近回忆与冥想,无数身影在树荫里游动,隔着一些树枝,一些鸟影,还有月光与星光,也能看到前朝旧事的影子,自遥远的岁月流淌出来。 走近乌镇,我们逐渐看清“乌镇真面目”。我们沿着河岸,这河岸是青石板铺的道路,宽约2-3米;这河叫东市河,河宽约10几米,河水绵绵的、悠悠的样子。青瓦白墙典型江南水乡房舍倒映水中,临河几根石柱子顶着犹似北方阳台的房间,几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晒着太阳,那神情似乎对远方的来客表现出一种自豪的样子,那是一种对文学巨匠茅盾的景仰而产生的豪情。 原来,乌镇的老房子都是黑色的。和其他古镇一样,乌镇所有的房屋,都是临水而居,面水而居,跨水而居。可乌镇还独创了最美丽的小水阁,它们都是空架河流之上,宛如建在水中,形成沿河而架的小水阁。下部用木柱或石柱打入河床,上架大梁,再构建房屋。远远看去,象飘在水上的小船,又比小船宽敞,微风吹过,河水轻轻流过,仿佛这些小水阁也在缓缓飘摇,便是一副活着的水墨画了。 我们去乌镇那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天空灰蒙蒙的,古老的乌镇像一位苍桑老人,戴着黑青色毡帽,套着对襟马褂,镶衬着白色裙裾,似乎坐在一艘大乌蓬船上,悠悠的河水荡开波纹又迅速缝合,抚平历史的苍桑。整个乌镇笼罩在薄薄的烟霭中,显得愈发古朴、典雅,略带朦胧和神秘。 走在青石铺就的乌镇小巷里,把脚步轻轻落在千百年不老去的石板上,每一步都仿佛叩响了历史,每一块砖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 也许乌镇是一幅画,不知是哪位大师画下的,虽然用的都是暗色,却把古老和安逸给了它。 江南水乡,光看这几个字就让人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而美丽的乌镇,它所散发出的灵秀和独特的情韵让我深深着迷。 在这个远离尘埃的地方,我唯一看不清的是我置身其间的乌镇西栅,光影里,只有如同神话般的色彩,漫过一个女子滴泪的眼帘…… 乌镇正像一首抒情诗,情深深,意浓浓,激越心胸;乌镇又是一部长篇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诗的意境,小说的情节塑造了文学巨子茅盾。 今天古镇的东大街西大街被规划为景点区,一进古镇你就会发现,时间仿佛在乌镇停止了。乌镇奇迹般的保留着清代江南的水乡建筑格局。一条河流穿街而过,两岸房屋排列,长廊蔽日,小桥相连。如同风景一般的生活着古镇,会让每一个到乌镇的人长长的沉默和惊讶。 静坐青石板一隅,我已是乌镇西栅的一叶垂柳,安静地长在水畔,临河睡去,不再管今夕何夕,今生何世,只知道世世长往,此刻永驻,将我今生和来世的幸福,停泊在时间深处,停泊在乌镇温暖的怀抱。 8.描写嘉兴景色的诗句嘉兴古代诗人以风土人情作为诗歌创作题材的,最早是宋代张尧同的《嘉禾百咏》,之后又有明代许恂如的《秀州百咏》等,至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始蔚为大观,且流风遗韵绵延数百年不绝,在嘉兴诗坛上形成一个特殊的流派。 “鸳湖四百棹歌外,国际歌声入九陔”。从郭沫若的这两句诗就说明《鸳鸯湖棹歌》的名气了。 朱彝尊《棹歌》一出,和者甚多,受其影响,运用民歌创作手法的"棹歌体诗歌"大量出现,与《鸳鸯湖棹歌》相辉映。各诗的注文,保留了大量的古迹、传说、物产、风俗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地方史文献价值。 棹歌体诗作前后见于著录的有以下数十家:《嘉禾百咏》 宋张尧同(嘉兴)《秀州百咏》 明许恂如(嘉兴)《梅家荡棹歌》 明朱国祚(嘉兴)《武塘揽胜》八十八首 明孙东溪(嘉善)《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朱彝尊(秀水)和《鸳鸯湖棹歌》八十八首 清谭吉璁(嘉兴)续和《鸳鸯湖棹歌》三十首 清谭吉璁(嘉兴)《鸳鸯湖棹歌》 清钮世楷(秀水)《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李震续《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朱麟应(秀水)《鸳鸯湖棹歌》三十首 清姚晋锡(嘉兴)《鸳鸯湖竹枝词》五十章 清沈宗良(嘉兴)《嘉禾续古百咏》 清徐发(嘉兴)《禾中杂吟》 清周宣猷 《禾事杂吟》 清褚凤祥(嘉兴)《双湖杂咏》 清俞汝言(秀水)《汉塘棹歌》一卷 清沈宗道(嘉兴)《龙山棹歌》百十首 清徐昭(嘉兴)《鸳湖棹歌》一卷 清吴高增辑(嘉兴)《钟溪竹枝词》 清盛宗楷(嘉兴)《钟溪棹歌》 清沈步青(嘉兴)《菱塘棹歌》百首 清张千里(嘉兴)《幽湖百咏》 清沈涛(嘉兴)《海上竹枝词》 清朱文炳(嘉兴)《闻川怀古诗杂咏》 清王明福(嘉兴)《梅花溪棹歌》百首 清姚驾鳌(嘉兴)《玉溪渔唱百咏》 清朱岳宗(嘉兴)《南湖百咏》 清吴萃恩(嘉兴)《闻川缀旧诗》 清唐佩金(嘉兴)《魏塘百咏》 清陆跃庵(嘉善)《魏塘纪胜》(正续二卷) 清曹慈山(嘉善)《魏塘竹枝词》百首 清钱云帆(嘉善)《魏塘竹枝词》百首 清周野东(嘉善)《风泾竹枝词》 清蔡秋澄(嘉善)《魏塘竹枝词》百二十首 清孙燕昌(嘉善)《魏塘竹枝词》百首 清曹信贤(嘉善)《城南樵唱》百首 清顾福仁(嘉善)《平川棹歌》五十八首 清徐涵(嘉善)《斜塘竹枝词》百 清柯兰锜(嘉善)《斜塘竹枝词》百 清柯万源(嘉善)《斜塘竹枝词》百 清倪以埴(嘉善)《平川棹歌》百二十首 陆炳琦(嘉善)和《鸳鸯湖棹歌》一卷 清曹伟谟(平湖)《鹦鹉湖棹歌》百咏 清陆增(平湖)《盐溪渔唱》 清周光瑞(平湖)《当湖百咏》 清释源衍(平湖)《当湖竹枝词》百首 清陆拱斗(平湖)《东湖棹歌》百首 清冯应泰(平湖)《乍浦竹枝词》百首 清王文海(平湖)《乍浦纪事诗》 清卢奕春(平湖)《泖水乡歌》 清俞金鼎(平湖)《清溪竹枝词》 清张嘉钰(平湖)和《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陆以諴(海盐)和《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张燕昌(海盐)《海上竹枝词》百首 清黄钖蕃(海盐)《武原竹枝词》 清朱恒(海盐)《冶塘棹歌》百首 清陈沄(桐乡)《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吕坤(桐乡)《新溪棹歌》百二十首 清郑镰(桐乡)《双溪棹歌》百首 清岑徐熺(桐乡)《语溪棹歌》二十四首 清胡漟(桐乡)《乌青两镇新竹枝词》(三卷稿本) 清王选青(桐乡)《双溪竹枝词》 清施曾锡(桐乡)《明清竹枝词》 清倪大宗(桐乡)《嘉禾百咏》 清濮启元(桐乡)《谷湖百咏》 清张凤纶(海宁)《花溪竹枝词》一卷 清董皓(海宁)《黄湾竹枝词》 清王霖(海宁)《金坛竹枝词》一卷 清沈之(海宁)补谭吉璁和《鸳鸯湖棹歌》二十六首 (稿本) 现代朱大可(嘉兴)《洲东杂咏》 现代陶元镛(嘉兴)《蔬果百咏》 现代郑之章(嘉兴)《新溪棹歌》(稿本) 现代郑之章(嘉兴)《塘东樵唱》百首 现代李正墀(嘉善)《柳溪竹枝词》百五十首 现代周斌 (嘉善)和《鸳鸯湖棹歌》二百首(稿本) 当代庄一拂(嘉兴)和《鸳鸯湖棹歌》二百首(稿本) 当代沈如菘(嘉兴)和《鸳鸯湖棹歌》二百首(稿本) 当代吴藕汀(嘉兴)《乍浦纪事诗》百十四首(稿本) 当代许白凤(平湖)《平川棹歌》百首 当代李钟奇(嘉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