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老年人学年轻人的诗句

1.形容老年人心态年轻的诗句有哪些

1、《龟虽寿》两汉: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翻译: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2、《酬乐天咏老见示》唐代:刘禹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翻译: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3、《书愤二首》宋代:陆游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翻译: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4、《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翻译: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5、《春日偶成》宋代:程颢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翻译: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2.求形容年轻人不懂老人的诗句

老来难

别的闲言都不谈,听我唱个老来难。

劝人莫把老人嫌,老来难啊老来难。

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面前。

千般苦啊万般难,听我从头说一番。

耳聋难与人对话,岔七岔八惹人嫌。

老眼昏花看不见,常把李四当张三。

鼻泪常流擦不干,年青人常笑话咱。

说我糊涂又装蒜,男女老少人人烦。

儿孙媳妇个个嫌,牙齿掉完口流涎。

硬物难嚼囫囵吞,一口不顺噎半天。

卡在嗓内鲠在喉,眼看生死两可间。

儿孙不给送茶饭,反说老人口头馋。

冷天睡觉常戴帽,凉风飕飕脑袋酸。

拉被蒙头怕风钻,侧身睡觉翻身难。

盼天不明睡不着,浑身疼痛苦难言。

一夜小解七八便,怕夜长啊怕风寒。

鼻子漏液如脓烂,常常流到胸膛前。

席前陪客个个嫌,茶盅饭碗无人端。

常年肺虚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

儿女们啊都恨咱,说我邋塌丢人眼。

脚又麻来腿又酸,行动坐卧真艰难。

扶杖强行一二里,上炕如同登泰山。

行动坐卧真艰难,全身哆嗦腿发软。

无心气啊记忆乱,颠三倒四惹人烦。

年老苦啊说不完,仁人君子听我言。

面对老人莫要嫌,人生不能只少年。

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来难。

大家都来敬老人,尊老风尚代代传。

3.描写老年人的诗句

1、醉中真·不信芳春厌老人

宋代:贺铸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拼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译文:

我不相信春天会讨厌老年人,老年人还能送走几个残春?尽情地惜春行乐吧。且不要嫌沉溺行乐太多太频。美丽的笑容,艳情的歌曲,都特别符合我的情味。我爱花爱酒简直要爱得发狂,也不怕你嗔怪责备。因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纯真实惠。

2、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代: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译文:

老人七十了还在卖酒,无数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路旁的榆荚好似那成串的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3、戏题湖上

唐代:常建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译文:

一位老人独坐矶头上垂钓,湖面的桃花随着溪水缓缓流去。竹竿随风轻轻摆动,烟波浩渺一望无际,不知道哪一条鱼会上钩?

4、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代: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越收越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总是偏斜到一边。不再看书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5、清平乐·朱颜渐老

元代: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译文:

青春的容颜逐渐衰老,鬓角又增添了多少白发?桃李、春风就这么全都过去了,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映出桑榆长长的影子。

再次来到江南,无一丝烟火之气,自己就像是一片飘逸的闲云。我留恋这青山,不想离开,青山却不一定能永远留在欣赏的人。

4.描述老年人的诗句

描述老年人的诗句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 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6.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7. 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8.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9.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10. 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11.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12.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13.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14.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15. 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16. 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17.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18.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19.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20.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21.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2. 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23. 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2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25.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5.表现老人年轻壮实的诗句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②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 亲射虎, 看孙郎。④ 酒酣胸胆尚开张。

⑤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⑥ 会挽雕弓如满月,⑦ 西北望, 射天狼。⑧ 【作者】 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

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

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

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

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

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

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

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

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

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就是指的这首词。

6.急求形容"活到老学到老"的诗词或同义词

活到老学到老意思就是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得知识,从而拥有某一方面的技能,进而为社会作出贡献,为自身创造条件。

由此,“活到老学到老”表达了对于学习永不停止,在学习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意义。

形容"活到老学到老"的诗词或同义词如下:

老骥伏坜,志在千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