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带解释和赏析关于白居易的《长恨歌》的写作背景,详细内容。 注意:原文我已有!请勿再重贴原文! 特别是“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注释】:金屋:给所宠爱的女人居住的华丽房子。 骊:即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建有供玄宗游乐的华清宫,内有华清池温泉。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又称剑门关。 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杨贵妃缢死此处。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的号。 小玉,系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此处借指随侍杨贵妃的仙女。 〔1〕汉皇:中唐后诗人多好以汉武帝(刘彻)代借指唐玄宗。 倾国 :指美女。御宇:统治全国。 〔2〕 杨家有女:杨贵妃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幼年养在叔父杨玄王圭家,小名玉环。开元二十三年,册封为寿王(玄宗的儿子李王冒)妃。 二十八年玄宗使她为道士,住太真宫,改名太真。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 〔3〕六宫:后妃的住处。粉黛:本是妇女的化妆品,这里 用作妇女的代称。 无颜色:是说六宫妃嫔和杨贵妃比较之下都显得不美了。 〔4〕华清池:开元十一年建温泉宫于骊山,天宝六年改名 华清宫。 温泉池也改名“华清池”。凝脂:形容皮肤白嫩而柔滑。 〔5〕承恩泽:指得到皇帝的宠遇。 〔6〕步摇:一种首饰的名称,用金银丝宛转屈曲制成花枝 形状,上缀珠玉,插在发髻上,行走时摇动,所以叫“步摇”。 〔7〕姊妹弟兄:指杨氏一家。杨玉环受册封后,她的大姐 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 伯叔兄弟杨钅舌官鸿胪卿,杨钅奇官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天宝十一年(七五二)为右丞相,所以说“皆列土”(分封土地)。可怜:可爱。 〔8〕骊宫:骊山由的宫殿。唐玄宗常和杨贵妃在这里饮酒 作乐。 〔9〕渔阳:天宝元年河北道的蓟州改称渔阳郡,当时所辖 之地约在今北京市东面的地区。包括今蓟县、平谷等县境在内,原属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革卑:古代军中用的小鼓,骑鼓。霓裳羽衣曲:著名舞曲名 〔10〕九重城阙:指京城。 烟尘生:指发生战祸。西南行:天宝十五年(七五六)六月,安禄山破潼关,杨国宗主张逃向蜀中,唐玄宗命将军陈玄礼率领“六军”出发,他自己和杨贵妃等跟着出延秋门向西南而去。 〔11〕翠华:指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子。 〔12〕蛾眉:美女代称,此处指杨贵妃。 〔13〕翠翘:翠鸟尾上的长毛叫“翘”。此处指形似“翠翘”的头饰。 金雀:雀形的金钗。玉搔头:玉簪。 这句说各种各样的首饰和花钿都丢在地上。 〔14〕云栈:高入云端的栈道。 萦纡:回环曲折。剑阁:即剑门关,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 〔15〕峨嵋山:在今四川省峨嵋县境。唐玄宗到蜀中,不以过峨嵋山,这里只是泛指今四川的高山而言。 〔16〕《明皇杂录》:“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隔山相应。上(指玄宗)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焉。” 〔17〕天旋日转:比喻国家从倾覆后得到恢复。回龙驭:指玄宗由蜀中回到长安。 此:指杨贵妃自尽处。 〔18〕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 即前“西出都门百余里”所指之地。 〔19〕太液:池名,在长安城东北面的大明宫内。 未央:宫名,在长安县西北。两者都是汉朝就有的旧名称。 此处借指唐朝的池苑和宫庭。 〔20〕西宫:《新唐书·宦官传》载:李辅国胁迫太上皇(李隆基)从兴庆宫迁“西内”(唐称太极宫曰“西内”)。 〔21〕梨园:见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注。椒房:宫殿名称,皇后所居。 以椒(花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而芳香。阿监:宫廷中的近侍,唐代六七品女官名。 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宫女。“青娥老”和上句“白发新”对举。 〔22〕孤灯挑尽:古时用灯草点油灯,过一会儿就要把灯草往前挑一挑,让它好燃烧。挑尽:是说夜已深,灯草也将挑尽。 〔23〕耿耿:明亮。星河:银河。 欲曙天:天快要亮的时候。 〔24〕鸳鸯瓦:屋瓦一俯一仰扣合在一起叫“鸳鸯瓦”。 霜华:即霜花。重:指霜厚。 翡翠衾:绣着翡翠鸟的被子。 〔25〕魂魄:指杨贵妃的亡魂。 〔26〕临邛(音穷):今四川省邛崃县。鸿都:洛阳北宫门名。 鸿都客:是说这位四川方士曾在洛阳住过。一说“鸿都客”是说临邛道士来京都为客。 〔27〕穷:找遍的意思。碧落 :指天上。 黄泉:指地下。 〔28〕五云:五色云。 绰约:美好的样子。 〔29〕参差是:仿佛就是。 〔30〕叩玉扃:叩玉作的门。扃:本指门闩或门环,这里指门扇。 小玉:作者《霓裳羽舞歌》自注:“吴王夫差女小玉。”双成:姓董。 《汉武帝内传》记:西王母命玉女 董双成吹云和之笙。此借小玉、双成作为杨贵妃的侍婢。 〔31〕九华帐:用九华图案绣成的彩帐。 〔32〕珠箔:珠帘。 屏;屏风。逦迤:连接不断。 〔33〕阑干:流泪貌。 〔34〕凝睇:凝视。 〔35〕昭阳殿:汉宫名,赵飞燕居住过的地方。这时代指杨贵妃旧居处。 蓬莱宫: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代指仙境。 钿合:镶嵌金花的首饰盒。寄将去:托请捎去。 〔36〕擘:分开。这两句意思是:钗留一股盒留一片,钗分开了里。 2.唐诗带解释和赏析关于白居易的《长恨歌》的写作背景,详细内容。 注意:原文我已有!请勿再重贴原文! 特别是“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注释】:金屋:给所宠爱的女人居住的华丽房子。 骊:即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建有供玄宗游乐的华清宫,内有华清池温泉。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又称剑门关。 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杨贵妃缢死此处。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的号。 小玉,系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此处借指随侍杨贵妃的仙女。 〔1〕汉皇:中唐后诗人多好以汉武帝(刘彻)代借指唐玄宗。 倾国 :指美女。御宇:统治全国。 〔2〕 杨家有女:杨贵妃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幼年养在叔父杨玄王圭家,小名玉环。开元二十三年,册封为寿王(玄宗的儿子李王冒)妃。 二十八年玄宗使她为道士,住太真宫,改名太真。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 〔3〕六宫:后妃的住处。粉黛:本是妇女的化妆品,这里 用作妇女的代称。 无颜色:是说六宫妃嫔和杨贵妃比较之下都显得不美了。 〔4〕华清池:开元十一年建温泉宫于骊山,天宝六年改名 华清宫。 温泉池也改名“华清池”。凝脂:形容皮肤白嫩而柔滑。 〔5〕承恩泽:指得到皇帝的宠遇。 〔6〕步摇:一种首饰的名称,用金银丝宛转屈曲制成花枝 形状,上缀珠玉,插在发髻上,行走时摇动,所以叫“步摇”。 〔7〕姊妹弟兄:指杨氏一家。杨玉环受册封后,她的大姐 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 伯叔兄弟杨钅舌官鸿胪卿,杨钅奇官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天宝十一年(七五二)为右丞相,所以说“皆列土”(分封土地)。可怜:可爱。 〔8〕骊宫:骊山由的宫殿。唐玄宗常和杨贵妃在这里饮酒 作乐。 〔9〕渔阳:天宝元年河北道的蓟州改称渔阳郡,当时所辖 之地约在今北京市东面的地区。包括今蓟县、平谷等县境在内,原属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革卑:古代军中用的小鼓,骑鼓。霓裳羽衣曲:著名舞曲名 〔10〕九重城阙:指京城。 烟尘生:指发生战祸。西南行:天宝十五年(七五六)六月,安禄山破潼关,杨国宗主张逃向蜀中,唐玄宗命将军陈玄礼率领“六军”出发,他自己和杨贵妃等跟着出延秋门向西南而去。 〔11〕翠华:指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子。 〔12〕蛾眉:美女代称,此处指杨贵妃。 〔13〕翠翘:翠鸟尾上的长毛叫“翘”。此处指形似“翠翘”的头饰。 金雀:雀形的金钗。玉搔头:玉簪。 这句说各种各样的首饰和花钿都丢在地上。 〔14〕云栈:高入云端的栈道。 萦纡:回环曲折。剑阁:即剑门关,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 〔15〕峨嵋山:在今四川省峨嵋县境。唐玄宗到蜀中,不以过峨嵋山,这里只是泛指今四川的高山而言。 〔16〕《明皇杂录》:“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隔山相应。上(指玄宗)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焉。” 〔17〕天旋日转:比喻国家从倾覆后得到恢复。回龙驭:指玄宗由蜀中回到长安。 此:指杨贵妃自尽处。 〔18〕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 即前“西出都门百余里”所指之地。 〔19〕太液:池名,在长安城东北面的大明宫内。 未央:宫名,在长安县西北。两者都是汉朝就有的旧名称。 此处借指唐朝的池苑和宫庭。 〔20〕西宫:《新唐书·宦官传》载:李辅国胁迫太上皇(李隆基)从兴庆宫迁“西内”(唐称太极宫曰“西内”)。 〔21〕梨园:见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注。椒房:宫殿名称,皇后所居。 以椒(花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而芳香。阿监:宫廷中的近侍,唐代六七品女官名。 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宫女。“青娥老”和上句“白发新”对举。 〔22〕孤灯挑尽:古时用灯草点油灯,过一会儿就要把灯草往前挑一挑,让它好燃烧。挑尽:是说夜已深,灯草也将挑尽。 〔23〕耿耿:明亮。星河:银河。 欲曙天:天快要亮的时候。 〔24〕鸳鸯瓦:屋瓦一俯一仰扣合在一起叫“鸳鸯瓦”。 霜华:即霜花。重:指霜厚。 翡翠衾:绣着翡翠鸟的被子。 〔25〕魂魄:指杨贵妃的亡魂。 〔26〕临邛(音穷):今四川省邛崃县。鸿都:洛阳北宫门名。 鸿都客:是说这位四川方士曾在洛阳住过。一说“鸿都客”是说临邛道士来京都为客。 〔27〕穷:找遍的意思。碧落 :指天上。 黄泉:指地下。 〔28〕五云:五色云。 绰约:美好的样子。 〔29〕参差是:仿佛就是。 〔30〕叩玉扃:叩玉作的门。扃:本指门闩或门环,这里指门扇。 小玉:作者《霓裳羽舞歌》自注:“吴王夫差女小玉。”双成:姓董。 《汉武帝内传》记:西王母命玉女 董双成吹云和之笙。此借小玉、双成作为杨贵妃的侍婢。 〔31〕九华帐:用九华图案绣成的彩帐。 〔32〕珠箔:珠帘。 屏;屏风。逦迤:连接不断。 〔33〕阑干:流泪貌。 〔34〕凝睇:凝视。 〔35〕昭阳殿:汉宫名,赵飞燕居住过的地方。这时代指杨贵妃旧居处。 蓬莱宫: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代指仙境。 钿合:镶嵌金花的首饰盒。寄将去:托请捎去。 〔36〕擘:分开。这两句意思是:钗留一股盒留一片,钗分开了里头是黄金。 3.唐诗解释柳永(宋)《雨霖铃》赏析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② 都门帐饮无绪,③ 留恋处,④ 兰舟摧发。⑤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 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上 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 帐幕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 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 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 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品评】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 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 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 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 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 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 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 刘熙 载《艺概》卷四:“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 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 ‘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确实,“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为名句, 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 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 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 落的怀人境界。 “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 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 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宋人论词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词一向被判为“俗曲”。 此词上片中的“执手相 看泪眼”等语,确实浅近俚俗,近于秦楼楚馆之曲。但下片虚实相间,情景相 生,足以与其他著名的“雅词”相比,因此堪称俗不伤雅,雅不避俗。 白居易《卖炭翁》赏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入仕以前自代宗大历七年(772),至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 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5、6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 贞元十六年,白居易 29岁,进士及第。 十八年(802) ,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永贞时(805),王叔文、韦执谊实行政治革新,白居易曾向韦上书,建议广开言路,选拔人才,惩恶赏善,举贤任能,不失时机地迅速改革。 但不久,王、韦等被贬,改革失败。他的建议未及采用。 与此同时,他还自觉地以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促进新乐府运动,写了大量的讽谕诗,和他在政治上的努力相辅而行。但由于朝政日趋腐败,他的这些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忌恨与打击。 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 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自元和十一年(816),至大和二年(828) 。 白居易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写下《琵琶行》。诗中通过一个擅奏琵琶的长安名妓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寄托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 4.唐诗三百首全集及解释- 23 - 边塞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赠内人 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集灵台二首之一 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 “录”加竹头) ,太真含笑入帘来。集灵台二首之二 张祜- 24 -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宫词 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 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5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 。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赠别二首之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二首之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 26 -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笔。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为有 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瑶池 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瑶瑟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马嵬坡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已凉 韩□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27 -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杂诗 无名氏 尽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长信怨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清平调三首之一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三首之二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三首之三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5.六首唐诗带翻译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今译】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感遇(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译文: 春天,兰草的叶子长的茂盛芳馨, 秋天,桂树的花朵开得明洁清新。 兰草充满着朝气,桂花生机勃发, 它们各有其节操,适应美好的季节。 然而谁又能想得到徜徉山林的隐士, 因为闻到了芳香产生爱慕之情? 兰桂虽是草木,却有自己的本性, 何需美人来赏识,采撷攀折扬名。感遇(其二) 张九龄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译文: 江南有一种红桔,寒冬仍碧绿成林。 岂止南方地气暖,而是本性更耐寒。 红橘本可献贵客,怎奈山高水又深? 命运决定了其遭遇,循环奥秘实难寻。 世人偏爱栽桃李,难道红桔没绿荫。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长干行(乐府)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翻译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在门前折花做游戏。 你骑着竹马过来,把弄着青梅,绕着床相互追逐。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 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 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 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 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 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 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 泰山是什么样的面貌?青翠的峰峦,齐鲁大地都能看到。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南北两坡一面昏暗,一面明亮,截然不同。山间层云升腾令人襟怀激荡,双目圆睁凝视着入巢的归鸟。 终要登上泰山的巅峰,才能遍看群山的矮小。 6.唐诗三百首,以及意思《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 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唐诗三百首》[3]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 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 清·同治辛末春刊《唐诗注疏三百首》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 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 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 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7.唐诗解释柳永(宋)《雨霖铃》赏析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② 都门帐饮无绪,③ 留恋处,④ 兰舟摧发。⑤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 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上 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 帐幕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 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 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 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品评】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 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 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 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 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 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 刘熙 载《艺概》卷四:“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 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 ‘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确实,“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为名句, 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 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 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 落的怀人境界。 “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 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 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宋人论词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词一向被判为“俗曲”。 此词上片中的“执手相 看泪眼”等语,确实浅近俚俗,近于秦楼楚馆之曲。但下片虚实相间,情景相 生,足以与其他著名的“雅词”相比,因此堪称俗不伤雅,雅不避俗。 白居易《卖炭翁》赏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入仕以前自代宗大历七年(772),至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 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5、6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 贞元十六年,白居易 29岁,进士及第。 十八年(802) ,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永贞时(805),王叔文、韦执谊实行政治革新,白居易曾向韦上书,建议广开言路,选拔人才,惩恶赏善,举贤任能,不失时机地迅速改革。 但不久,王、韦等被贬,改革失败。他的建议未及采用。 与此同时,他还自觉地以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促进新乐府运动,写了大量的讽谕诗,和他在政治上的努力相辅而行。但由于朝政日趋腐败,他的这些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忌恨与打击。 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 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自元和十一年(816),至大和二年(828) 。 白居易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写下《琵琶行》。诗中通过一个擅奏琵琶的长安名妓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寄托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 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