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谦恭的诗句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 不伐其功,不私其利。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不是虚心岂得贤。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长短不饰,以情自竭。出不辞劳,入不数功。大嚼多噎,大走多蹶。 夺利争名,甘居人后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己不逮而恶人之骄,自弃者也。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 居高视下真君子,将有视无大丈夫。君子不矜己善,而乐扬人善。 君子不以己所能者病人,不以人所不能者愧人。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满而不溢,泰而不骄。 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器满则溢,人满则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曲则全,枉则直。 去敌气与矜色兮,噤危言以端诚。人道恶盈而好谦。人能虚己以游世,其谁能害之。 人前莫说人长短,始信人中更有人。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人之病在乎好谈其所长。任道骄奢必败亡。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山林不让椒桂,以成其崇;君子不辞负薪之言,以广其名。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天道亏盈而益谦。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为而不矜,作而不恃。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畏盈守谦,乃终有庆。 2.形容心性的成语【儿女心肠】: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佛性禅心】: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溺心灭质】: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神短气浮】:指心性浅薄浮躁。 【遗形藏志】: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遗形忘性】: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同“遗形藏志”。 【云心月性】:像浮云和明月一样的心性。形容人不慕名利,性情恬淡。 3.关于磨练心性的句子1、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2、你要永远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4、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7、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比较少后悔。 8、境界不够的人,就常常会听到是非;境界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9、内心充满妒忌,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10、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1、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2、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不是永恒的。 13、目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4、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 15、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6、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7、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8、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0、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2、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23、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24、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5、从善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26、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28、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30、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31、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从容淡定心性情怀的诗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苏轼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苏洵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李远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司空图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陈继儒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 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陶渊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家偈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 行到山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5.形容心性的成语有哪些1赤子之心 2德厚流光 3高情远致 4高山景行 5豁达大度 6宽宏大量 7助人为乐 8儿女心肠 9佛性禅心 10溺心灭质 11遗形藏志 1赤子之心 [chì zǐ zhī xīn] [释义] 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出处] 《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造句:您认为大人们为何会失去赤子之心? 2德厚流光 [dé hòu liú guāng] [释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 指道德高,影。 [出处] 《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 造句:助贫救乏功勋大,德厚流光裕子孙。 3高情远致 [gāo qíng yuǎn zhì] [释义] 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出处] 《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 造句:小黎很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情远致的人。 4高山景行 [gāo shān jǐng xíng] [释义]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 [出处]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造句:只要一想起他,一种对高山景行的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 5豁达大度 [huò dá dà dù] [释义] 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出处] 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 造句:他是个豁达大度,心胸开阔,从谏如流的人。 6.表达静心的诗句1、“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船夜援琴》唐代: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释义:晴朗之夜,鸟与鱼都不动了,那轮皓月浸在幽深的江水里,入了它们的梦吧?此刻身心澄净,除了舟中的琴,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且独坐,淡然一曲吧!琴上的七根银弦就是最知心的朋友,双耳就是他的知音。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谁知,哪里是古,哪里是今?2、“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万山潭作》唐代: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释义:我坐在潭边的石上垂钓,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 神女以玉佩相赠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座万山。我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 3、“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唐代: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释义: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7.表达心性相通的句子心有灵犀一点通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 。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犀,是犀牛,词典里的解释是哺乳动物,形状像牛,颈短,四肢粗大,鼻子上有一个或两个角,生活在亚洲或非洲的热带森林中.然而,灵异之处就在它那只角上。《山海经》中有记载,有一种犀牛就长有三只角,一角长在头顶上,一角长在额头上,另一角长在鼻子上。鼻子上的角短小丰盈,额头上的角厥地,顶上的角贯顶,其中顶角又叫通天犀,剖开可以看到里面有一条白线似的纹理贯通角的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既指心中若有灵犀角中的那条白线似的的纹理,我们的心灵便能默契相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角中有贯通两端的白色纹理线是犀所特有的,普通的牛角是没有的。可见,“犀牛角”的灵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