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神采飞扬有哪些成语意气风发 yì qì fēng fā [释义]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语出] 三国·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正音] 发;不能读作“fà”。 [辨形] 风;不能写作“疯”。 [近义] 神采飞扬 意气焕发 [反义] 精神不振 心灰意冷 [用法] 用于褒义;常指意志、气概。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英姿飒爽”;都形容精神振奋的样子。但~主要表现气概;“英姿飒爽”还可表现人的英姿和矫健。 [例句] 革命浪漫主义的豪迈气魄;激发了广大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的热情;从而加倍地~;斗志昂扬。 [英译] be in high and vigorous spirits 2.求关于“意气风发”的诗句和成语1、神采飞扬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 处: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2、容光焕发 [ róng guāng huàn fā ] :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 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出 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母亦喜;为女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3、神采飞扬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出 处: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4、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出 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5、荣光焕发 [ róng guāng huàn fā ] :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出处:方纪《歌声和笛音》:“我望着他那年青的,容光焕发,毫无倦色的脸,不知怎么,竟想伸手去抚摸他的孩子般的蓬松的头发。”。 3.描写飞舞的诗句应该是没有的。 不过不知道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算不算?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 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 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 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 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 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 风尘澒(氵项,音:hong四声)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 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 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 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 足茧荒山转愁疾。 诗的开头八句是先写公孙大娘的舞蹈:很久以前有一个公孙大娘,她善舞剑器的名声传遍了四面八方。人山人海似的观众看她的舞蹈都惊讶失色,整个天地好象也在随着她的剑器舞而起伏低昂,无法恢复平静。“?如羿射九日落”四句,或称为“四如句”,前人解释不一,这大体是描绘公孙舞蹈给杜甫留下的美好印象。羿射九日,可能是形容公孙手持红旗、火炬或剑器作旋转或滚翻式舞蹈动作,好象一个接一个的火球从高而下,满堂旋转;骖龙翔舞,是写公孙翩翩轻举,腾空飞翔;雷霆收怒,是形容舞蹈将近尾声,声势收敛;江海凝光,则写舞蹈完全停止,舞场内外肃静空阔,好象江海风平浪静,水光清澈的情景。 “绛唇珠袖两寂寞”以下六句,突然转到公孙死后剑器舞的沉寂无闻,幸好晚年还有弟子继承了她的才艺。跟着写她的弟子临颍李十二娘在白帝城重舞剑器,还有公孙氏当年神采飞扬的气概。同李十二娘一席谈话,不仅知道她舞技的师传渊源,而且引起了自己抚今思昔的无限感慨。 “先帝侍女八千人”以下六句,笔势又一转折,思想又回到五十年前。回忆开元初年,当时政治清明,国 势强盛,唐玄宗在日理万机之暇,亲自建立了教坊和梨园,亲选乐工,亲教法曲,促成了唐代歌舞艺术的空前繁荣,当时宫廷内和内外教坊的歌舞女乐就有八千人,而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又在八千人中“独出冠时”,号称第一。可是五十年历史变化多大啊!一场安史之乱把大唐帝国的整个天下闹得风尘四起、天昏地黑。唐玄宗当年亲自挑选、亲自培养的成千上万的梨园弟子、歌舞人材,也在这一场浩劫中烟消云散了,如今只有这个残存的教坊艺人李十二娘的舞姿,还在冬天残阳的余光里映出美丽而凄凉的影子。对曾经亲见开元盛世的文艺繁荣,曾经亲见公孙大娘《剑器舞》的老诗人杜甫说来,这是他晚年多么难得的精神安慰,可是又多么地令他黯然神伤啊!这一段是全诗的高潮。善于用最简短的几句话集中概括巨大的历史变化和广阔的社会内容,正是杜诗“沉郁顿挫”的表现。 “金粟堆南木已拱”以下六句,是全诗的尾声。诗人接着上段深沉的感慨,说玄宗已死了六年,在他那金粟山上的陵墓上,树已够双手拱抱了。而自己这个玄宗时代的小臣,却流落在这个草木萧条的白帝城里。末了写别驾府宅里的盛筵,在又一曲急管繁弦的歌舞之后告终了,这时下弦月已经东出了,一种乐极哀来的情绪支配着诗人,他不禁四顾茫茫,百端交集,行不知所往,止不知所居,长满老茧的双足,拖着一个衰老久病的身躯,寒月荒山,踽踽独行。身世的悲凉,就不言而可知了。“转愁疾”三字,是说自己以茧足走山道本来很慢,但在心情沉重之时,却反而怪自己走得太快了。 这首七言歌行自始至终并没有离开公孙大娘师徒和剑器舞,但是从全诗那雄浑的气势,从“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这样力透纸背的诗史之笔,又感到诗人的确是在通过歌舞的事,反映五十年来兴衰治乱的历史。王嗣奭总评这首诗说:“此诗见剑器而伤往事,所谓抚事慷慨也。故咏李氏,却思公孙;咏公孙,却思先帝;全是为开元天宝五十年治乱兴衰而发。不然,一舞女耳,何足摇其笔端哉!”(《杜诗祥注》引《杜臆》)这一段评语,分析全诗的层次、中心,说得相当中肯。但是,他说“一舞女耳,何足摇其笔端哉!”并不符合杜甫本来的思想,杜甫是十分重视和热爱艺术的。 这首诗的艺术风格,既有“浏漓顿挫”的气势节奏,又有“豪荡感激”的感人力量,是七言歌行中沉郁悲壮的杰作。开头八句,富丽而不浮艳,铺排而不呆板。“绛唇珠袖”以下,则随意境之开合,思潮之起伏,语言音节也随之顿挫变化。全诗既不失雄浑完整的美,用字造句又有浑括锤炼的功力。篇幅虽然不太长,包容却相当广大。从乐舞之今昔对比中见五十年的兴衰治乱,没有沉郁顿挫的笔力是写不出来的。 4.形容少年意气风发的诗句1,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后》 白话文释义: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出自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白话文释义: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出自宋代: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白话文释义: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4,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白话文释义: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 5,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出自宋代: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白话文释义:我年轻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去名叫金仆姑的箭。 5.神采飞扬 成语解释神采飞扬成语解释如下: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自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例 句: 1、练太极的大爷们拳法娴熟、神采飞扬。 2、老师在台上讲得神采飞扬,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3、你看他长得多英俊,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4、老师讲课神采飞扬,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5、赵明走上了演讲台,神采飞扬的讲演博得一片热烈的掌声。 6、他谈起往日的业绩,还禁不住神采飞扬,不胜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