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诗句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译文】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写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次已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参考资料: 2.默写古诗 解释诗句中的意思望洞庭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不但学会了唱民歌,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了《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创造一种新体载。终为一代大师。 3.这些诗词的意思是什么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远远地看洞庭湖山水交映的画面,就像是看到白色的银盘中盛着一枚青螺。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一丛丛秋菊围绕着的屋舍就像是五柳先生的家一样(陶渊明),绕着竹篱绕遍屋舍周边,渐渐的也红日西沉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乌啼:乌鸦啼叫。乌,指乌鸦,亦指夜晚树上的栖鸟。 江枫:江边的枫树。 明月初落,此刻又听到了乌鸦啼叫的声音,在这个漫天白霜(指代的是白色闪亮的星空),江边的枫树和渔舟的昏暗灯盏也对着我(诗人)的哀愁而渐渐暗淡下去了。 4.以下的诗句是什么意思1 形容杨玉环像一支沾满雨露、芳香浓郁的盛开的牡丹花,传说中楚王与神女在巫山的欢会,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根本及不到当前的花容人面。 2形容赵飞燕掌中翩翩起舞的典故意思是说随着箫声的结束赵飞燕在手掌上停止了跳舞;“三十六宫秋夜长”,正是由于赵飞燕貌美、苗条、舞态轻盈,皇帝只宠爱她一人,使得其他宫里妃嫔都只能独自一人度过漫长的秋夜。 3苦心用在置办膏沐(古代女人润发的油脂)上的人力物力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富贵人生每个人都会有得到的时候,也是形容赵飞燕的。 4只有知情的那片明月,曾经看到赵飞燕入宫(昭阳是汉代宫殿名)时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