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形成合力 出自哪里“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形成合力”出自**的一2113次讲话: 2013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5261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4102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1653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回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答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2.形容统一行动容易,统一思想难的古话有啥例子:1 汉高祖一世打天下,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三世守天下,维护边疆的安定(和亲)。 2 唐高祖,唐太宗打天下,后即的唐朝皇帝几乎都在守天下,即维护边疆的安定。 3 清太祖,太宗打天下,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亦是如此致力于国内的繁荣与边疆的安定。 我认为,这和古代中国人长期形成的“父亲打天下,儿子守天下”的思想有关。古代的开国皇帝(即父辈)大都是经过长期征战才使得国内统一,版图得到扩张,而在长期征战与扩张中,国内的经济大多被战乱摧毁,而维护边疆的安定和保障国内的繁荣和稳定紧紧挂钩,国内的繁荣离不开边疆的安定,边疆的安定亦离不开国内的繁荣。 于是,在父辈打完天下之后,治天下与安定天下的自然就落在了后即之君(子辈)一代,为了守住上一代“曝霜露,斩荆棘”得来的土地,也为了减少战乱带来的祸害,维护天下的安定,后即之君势必也要维护边疆的稳定,很显然,开国之君只有一个,后世守成之君却有无数,所以,给后世中国人造成的印象就是楼主的问题。这也正好证明了一句古话“守业更比创业难”,故守成之君必然要多于开国之君,致力于维护边疆的安定和国内的繁荣。 3.哪些成语、诗句、谚语体现了大一统思想有关大一统的成语、诗句、谚语如下: 百喙如一 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出处:清·王夫之《孝烈传》:“唯习闻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百虑一致 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败兴而归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抱成一团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出处:程树榛《大学时代》:“刘向明和另外两人,抱成一团,异想天开地搞什么科学研究,在同学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表里一致 犹表里如一。 出处: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苟有谦默自持……叫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 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不谋而同 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不谋同辞 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出处:《后汉书·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谋同辞。” 不约而同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步调一致 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参差不一 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同“参差不齐”。 出处:《南齐书·礼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参差不一,宜有定制。”《隋书·后妃传》:“周公定礼,内职始备列焉。秦、汉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载之详矣。齐、梁以降,历魏暨周,废置益损,参差不一。” 敌忾同仇 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受字数限制,以上供参考。 4.表达思想抱负的诗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苏轼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沙场秋点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 ——辛弃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表现取舍两难、矛盾心情的诗句: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 小重山》 5.形容凝聚力的诗句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宋代】 译句: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宋代】 译句: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3、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五首·其二》 作者:陆游 【宋代】 译句: 我的雄心壮志并没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衰退,死了以后还可以作鬼中的强者,继续和敌人搏斗。 4、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柏学士茅屋》 作者:杜甫 【唐代】 译句: 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5、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题邻居》 作者:于鹄 【唐代】 译句: 早晨一同穿着木屐去采药,夜晚读书又共同分享同一盏灯。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作者:曹植 【魏晋】 译句: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作者:陆游 【宋代】 译句: 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宋代】 译句: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唐代】 译句: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作者:杜甫 【唐代】 译句: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6.描述思想的诗句《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郑板桥(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白居易 咏竹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韩愈 幽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