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民族气节的古诗词

1.描写民族气节的古诗有哪些

1.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6.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1.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2.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5.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骚》

17.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____文天祥《扬子江》

19.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陆游《示儿》

20.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____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21.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2.有关民族气节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示儿>>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对酒>> 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1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1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3.描写民族气节的古诗有哪些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示儿>>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对酒>>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

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不拘格律。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以“随金鼓”和“抱玉鞍”来硐终绞棵欠苡律钡屑案叨染?枥纯艿那榫啊=嵛擦骄洹霸附??陆#?蔽?堵ダ肌保??舜?娼?棵侵笔阈匾埽??且粼巷?希??坪雷常?泶锪耸乃老??呋迹???⒐Φ脑竿?刖鲂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指剑门关以南,也称剑南,这里代指古代蜀地。蓟北,即蓟州,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是安史叛军举兵叛乱地。

由于个人的生活遭遇和身处复杂动荡的时代,杜诗大多都有沉郁、悲凉、凝重的色彩,但此诗却不同,它一扫往昔沉郁悲壮的气氛,写得大喜若狂、轻快明朗。 首联点明事实原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

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 颔联两句以转作承,着笔深化,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 这是一首有名的“快诗”,开篇伊始,即运笔如飞,四联八句,一气呵成,情感炽烈。

它之所以 脍炙人口,千古传唱,主要在于它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南 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

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泛指武器。

凌烟阁,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像的高阁。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

诗的首句“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气势磅礴,喊出挥刀杀敌、驰骋战场、收复失地的心声,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令人读了为之精神振奋。诗的后两句则是呼吁有志男儿“带吴钩”效命沙场,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为国建功立业。

(当然,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诗中也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全诗运用设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壮志豪情与爱国热情溢于字里行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泛指边地。 诗的前两句点明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对复国大业充满胜利信心。

“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4.描写“民族气节”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民族气节”的古诗如下: 1、宋代陈与义的《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2、宋代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宋代范成大的《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宋代文天祥的《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6、元代倪瓒的《题郑所南兰》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7、明代戚继光的《望阙台》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8、明代戚继光的《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9、明代谢榛的《榆河晓发》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10、明代陈子龙《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5.有哪些表示民族气节的古诗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歌 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6.表现民族气节的诗句10句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示儿>>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对酒>> 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1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1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