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评书的诗词《评书赞》 醒木一方口一张, 道尽古今说端详; 无道昏君有道讨, 奸臣祸国终被亡。 列国春秋东周梦, 一统江山秦始皇; 西游取经师徒险, 终成正果菩提旁。 中原纷争汉不保, 魏晋终将孙刘降; 蒙古可汗打基业, 直捣东欧尽降元。 元璋开国创明代, 灭于后金及闯王; 脂粉充盈红楼梦, 七侠五义才刚强。 袁氏称帝显闹剧, 溥仪下台终帝王; 民国多难孙文治, 介石承载亦枉然。 八年抗战谱英烈, 再统中华**; 抗美援朝与敌斗, 板门店前来和谈。 **十年冤无数, 昭雪已晚不还阳。 段段出彩字字精, 句句揪心声声亮。 评书艺术永传承, 中华万载说书行。 2.描写唱歌的诗句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猛虎行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孤雁 3.形容退隐的诗句1.《饮酒·幽兰生前庭》 魏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2.《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宋代-辛弃疾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3.《醉落魄·栖乌飞绝》 宋代-范成大 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4.《 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 宋代-辛弃疾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5.《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宋代-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4.描写评弹的句子我喜欢听这,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 尤其是那三弦琵琶的,悠扬的丝弦声和清丽委婉的,吴语软侬的唱腔,令我赏心悦目。苏州评弹,把江南水乡水的清韵,味渗入到,弹词丝弦音韵的骨髓里,化作评弹的灵魂。 使我感到,欣赏评弹艺术音韵中,如同喝了一大碗江南水乡,特酿的存年米酒来,味清香四溢,鲜亮甘纯,人微酡沉醉。 苏州评弹和刺绣、苏州园林,被称为苏州三绝。这三绝无论这,评弹刺绣园林艺术的塑造,都是这样精美清新秀丽,使人感受到苏州人,聪慧智巧和这,艺术的无穷的魅力。 在这月夜江南小河边,潺潺流水声中的茶楼里,喝着春茶听着这,清音雅乐般的评弹来,那不知有多惬意哟!在白天铺着青石板的,水乡小镇上徜徉在店铺里,欣赏着精细雅致的、惟妙惟肖的苏绣画品里。或是带上家人流连在,这清泉流韵,千姿百态的亭台楼阁,琪花瑶草和山石奇叠,相趣成荫的苏州园林中,真让人领受到,苏州三绝的艺术魅力,而使人惊叹万分来。 (二)苏州评弹,最最令我赞赏的,应是她的角色塑造。 也许这么说并不确切,有人可能会说我外行:苏州评弹只是评书、弹词而已,谈不上角色不角色,弹词演员不过是,在演绎故事和角色。其实我的赞赏,也正是因此而生的。 别的形式的评书、鼓书、快书、琴书,等等讲说者、演绎者大多停留在,说“书”的层面,但苏州弹词的表演者,在说“书”的同时,也进入了,“角”的内心世界、倾诉者“角”的内在情感。就以我所看到的《雷雨》为例,许多的细节和情节,简直让人分不清,他们到底是在“说书”,还是在“演戏”。 语气语调的把握、人物情感的揣度、场景环境的拟设……叹为观止呀!有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错觉,演绎者是在演绎故事吗?他们不是在,明明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诉求吗?戏里戏外,无障碍出入,只有嘴上功夫,没有高超的“演”技,应是无法做到的。演绎者们在“演戏”时,是绝对不操吴语的,纯正的普通话!相信不懂苏州话的观众,也会喜欢的。 (三)据民间传说,在三月春天的江南,桃红柳绿,碧水青青,小桥流水人家的苏州。这位乾隆皇帝爷乔装打扮,坐在小舟中,在船桨的欸乃声里,在潺潺流水的小河里,望着河两岸那粉墙灰瓦,雕梁花窗的茶楼里,传来的丝丝缕缕的,清丽委婉的声音所吸引,细细打听那是茶楼里,在传唱这苏州评弹呢。 于是那位皇帝爷趋之入座,捧着苏州东西洞庭山上,新采摘的“碧螺春”新茶,的听着苏州城里的名家,说唱评弹艺人王周士的弹唱。被他那悠扬顿挫,吴语软侬,清丽悠婉的弹唱功夫所折服。 在这大弦嘈嘈切切,小弦错错杂杂,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韵所迷倒。如醉如痴,不厌其烦,听了一遍又一遍,竟流连忘返。 虽然乾隆听不懂词句,但被那眉飞色舞,声韵俱到的评弹神韵,和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倾倒!觉得余音绕梁,回味三省,总觉得不过瘾,于是招王周士进京,专门为他,在后宫中演唱评弹,听得高兴之余忘乎所以,破例赐予七品官衔。可见这位帝王,对苏州评弹的喜爱了。 5.在评书当中说书人说的一些经典描述和一些对联古诗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两弯若愁未愁枊叶眉。 粉面含春威不露,朱唇未启笑先闻。 才如子建人难及,貌过潘安世莫双。 文章魁首,风雅班头。 体态轻柔,容颜秀雅。 湘裙下三寸金莲,云鬓中两行翠凤。 体似杨柳小蛮腰,赛过樱桃樊素口。 风流俶傥,神清品俊。 蛾眉带秀,风眼含情,腰如弱柳迎风,面似娇花拂水,体态轻盈,汉家飞燕同称,性格风流,吴国西施并美。蕊官仙子商人间,月殿始娥临下届。 脸傅微粉,色带轻桃。 金莲窄窄,云鬓高挑。 青衣妆俏,身赛柳条。 行来袅娜,手执竹敲。 姿容雅谈,清芬逼人,体态妩媚,玉琢情情,旋飘洒落,风致飘然。丰韵轻盈。 小小园,疏疏树,近有竹阴,旁有花砌。几有琴,架有史,琴以怡情,史以广记。榻常悬,门常闭,闷则闲行,困则盹睡。不较非,不争是,荣不关心,辱不介意。俯不怍,仰不愧,睥睨乾坤,浮云富贵。酒不辞,肉不忌,命则凭天,性则由自。也不衫,也不履,海外仙鹤,山中野雉。朝如是,夕如是,悠哉游哉,别有天地。 面似桃花含露,体如白雪团成。 眼横秋水黛眉清,埂指尖尖青笋。 袅娜休言西子,风流不让崔莺。 金莲窄窄瓣儿轻,行动一天丰韵。 幽妍清倩,依稀似越国西施;婉转轻盈,胜那赵家合德。行动娇花,依依不语。青山脉脉,鬓发如云,腰肢似柳,容光真真夺魄,艳冶诚销魂。丹青虽有千般巧,难描俊娥一枝花。桃腮称银面,珠唇配玉牙,纵非月宫嫦娥容,宛同当年张丽华。 以上大多出自明清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