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数学古诗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支花。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4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5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6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7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8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9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0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含5和7的诗句较少 其他的还是有不少的。 百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千 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十万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千亿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2.与数学有关的古诗词我国古代诗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的瑰宝.在文学这个百花园中,有些诗同数学时有联姻,如把数字嵌入诗中,有的一首诗就是一道数学题.当你在读联吟诗时,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学会了解题,还能得到美享受.一.数学入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这是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写的一道《麻雀》诗.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贪污腐败,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而讽刺之.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这是清代纪晓岚的十“一”诗.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写了景物,也写了情态,自然贴切,富有韵味,难怪乾隆连说:“真是奇才!”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枝枪.清末年间,鸦片盛行,官署上下,几乎无人不吸,大小衙门,几乎变成烟馆.有人仿邵雍写了这首启蒙诗以讽刺.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去长安求取功名,时隔五年,不写家书,心有休妻之念.后来,他写了一封难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卓文君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她立即回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读后深受感动,亲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长安.从此,他一心做学问,终于成为一代文豪.二.诗歌趣题1.数学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本来与诗无缘,可是清代诗人徐子云竟将「抽象」与「形象」结合在一起,创作出这首数学诗: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诗句的意思是:寺内有三百六十四只碗,如果三个和尚共吃一碗饭,四个和尚共吃一碗羹,就每个和尚都有得吃,寺内共有和尚多少个?“周尽不差争”意即很准确,晚数就这样,一点也不差.显然这一道代数题,初中生只要稍动脑筋就能解决——设和尚数为x,列出以下的代数式子:x/3+x/4=364,x=624.2.百羊问题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一书,有一道诗歌形式的数学应用题,叫百羊问题.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所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此题的意思是:一个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去寻找青草茂盛的地方.有一个牵着一只羊的人从后面跟来,并问牧羊人:“你的这群羊有100 只吗?”牧羊人说:“如果我再有这样一群羊, 加上这群羊的一半又1/4群,连同你这一只羊,就刚好满100只. ”谁能用巧妙的方法求出这群羊有多少只?此题的解是:(100-1)÷(1+1+1/2+1/4)=36只3.李白打酒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这是一道民间算题.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此题用方程解.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2x-1)*2-1 〕*2-1=0,解得x=7/8.4.百馍百僧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这题可用假设法求解.现假设大和尚100个,(3*100-100)÷(3-1÷3)=75(人)………… 小和尚人数100-75=25(人) 大和尚人数5.哑子买肉这也是程大位《算法统宗》中的一道算题:哑子来买肉,难言钱数目,一斤少四十,九两多十六.试问能算者,今与多少肉?此题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就一目了然.从图可以看出:每两肉价是:(40+16)÷(16-9)=8(文)哑子带的钱:8*16-40=88(文)哑子能买到的肉:88÷8=11(两)(注:旧制1斤=16两)6.及时梨果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于1303年编著的《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问:梨果多少价几何?此题的题意是:用999文钱买得梨和果共1000个,梨11文买9个。 3.当数学遇上古诗,会有怎样的奇妙反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有怎样的奇妙反应?俗话说:文理不分家。 一个人只学数学是不行的,只学语文也是不可能的。文理两者冥冥之中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都说语文是感性的代表 ,数学是理性的代表。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数字诗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 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一般。(宋)伦文叙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杂数诗是诗歌的一种体栽。 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此篇题目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答案。 两个一、三个四、五个六、七个八之和即为百(1+1+3*4+5*6+7*8=100),这个规律你找到了吗?(宋)朱淑真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上面这首诗,你摸着门道了吗?找出隐藏的数字了吗?数字隐藏诗,即用猜谜语的形式将数字展示出来。 朱淑真这首作品每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恰好是「一二三……十」这十个数字。(唐)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中出现许多「一」字,所以同类项就是「一」字。 「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这样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使读者代入感极强。 (清)李密庵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这首《半半歌》的同类项是「半」字。 全诗句句不离「半」字,但并不觉啰嗦、累赘,反而具有一种音韵美。(宋)王安石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艇倚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复字诗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 这首诗中,每句都有「溪和山」字出现,所以同类项是「溪和山」。(唐)元稹茶。 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宝塔诗,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上面这首诗每层字数从一开始递增,直至七结束,这不就是首项为一,公差为一的等差数列嘛!有没有发现当古诗词和数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既不失诗词中的意境,同时又会让诗词本身充满趣味。 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诗词呢?。 4.1——6年级的全部古诗和数学公式小学1——6年级所有的古诗词及数学公式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郎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 5.有关数学的古诗20字 20字一定要20字,要两首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这是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写的一道《麻雀》诗.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贪污腐败,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而讽刺之。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这是清代纪晓岚的十“一”诗.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写了景物,也写了情态,自然贴切,富有韵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九月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焚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如火,偏遭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已心寒,忽匆匆,三月桃花流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汉·卓文君《怨郎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清·郑板桥《咏雪》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 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元·无名氏《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邵雍《蒙学诗》。 6.与数学有关的诗词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创寒西临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名大乔二小乔, 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 打扮八九十分娇。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乾隆皇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元代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黄侃先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半双两》: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 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 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乾隆皇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元代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黄侃先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半双两》: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 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 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 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乾隆皇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元代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黄侃先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半双两》: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 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 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 7.关于数学的古诗关于数字的古诗很多,现以——“宝塔装灯”为例: 一、宝塔装灯 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偏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题目是: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 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 解: 各层倍数和: 1+2+4+8+16+32+64=127 顶层的盏数:381÷127=3(盏) 二、作品简介: 九章算法比类大全(Jiuzhdng suanfa bileidaquan )亦名《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明代前期的算书。十卷首一卷,明吴敬撰,成书于1450年。 该书卷首为"乘除开方起例",旨在讲解算法的基本理论,列举了大数记法、小数记法、度量衡制单位、整数分数四则运算、定位、开方、差分等项,并用诗歌形式一一作了解释.卷首还提出一种以前中国数学著作中未曾出现过的"写算法":根据相乘两数的数字位数,相应地画好方格,置两乘数于方格上方和右方,选择一个方向画上每格的对角线,每两个数字相乘的积写在相应的方格里,按十位在上、个位在下的规则写,再将斜行逐次相加就得出所求乘积的各位数.卷一至卷九是1400多个应用问题的解法汇编,遵循《九章算术》体例,分属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类.每卷包括古问、诗词、比类三个部分:古问多系《九章算术》内容,兼采杨辉《详解九章算法》等书内容;诗词系以歌诀表述算题;比类系算法相近的,结合当时实际应用的问题,包括商品交换、合伙经营、利息计算、就物抽分(以货物作价抵偿费用)等.卷十"各色开方",包括开平方、开立方、开高次方及开带从平方和带从立方,所用方法是"立成释锁法",而不是"增乘开方法".该书主要介绍筹算法,但也提到算盘.此书现传有明弘治元年(1488)刻本。 三、作者简介: 吴敬,字信民,号主一翁。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曾任浙江布政使司幕府。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十五世纪1450年前后。中国明代景泰年间数学家,著有《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8.描写数学的古诗词以下摘自网络: 一、古诗词中应用问题的算术解法 1.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五头笼中露,看来脚有九十四,几多鸡儿几多兔. 解假设兔双腿向上,则地上都为双足动物,则地上足数为35X2一70,天上共有94一70一24(足),所以兔数为24一2一12(只),鸡数为35一12=23(只). 2.和尚分懊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几多大僧几小僧. 解由诗可知,四个馒头刚好四个僧,其中一个大僧三小僧,所以大僧有100+4一25(人),小僧有(100令4)X3=75(人). 3.树栖群鸦 栖树一群鸦,鸦树不知数,三个坐一棵,五个没去处,五个坐一棵,闲了一棵树,请问能算士,所见鸦树数. 解树为(5+5)一(5一3)~5(棵), 鸦为3x5+5=20(只). 9.跪求数学诗歌加解析山巅一寺一壶酒,而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解析: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26坟中安葬着丢番图, 多么令人惊讶, 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 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 又过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 再过七分之一,点燃起结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天赐贵子, 可怜迟到的宁馨儿, 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入冰冷的墓。 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 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解析:丢番图的一生,幼年占1/6,青少年占1/12,又过了1/7才结婚,5年后生子,子先父4年而卒,寿为其父之半。 这相当于方程X/6 + X/12 + X/7 + 5 + X/2 + 4 = X,X = 84,由此知道丢番图享年84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