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看不惯的诗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2.形容瞧不起人的句子看不起别人词语如下: 轻视 藐视 蔑视 无视 鄙视 看不起 耻笑 嗤笑 嘲笑 不屑一顾 冷笑 等等。 看不起别人的成语如下: 【傲睨得志】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敖世轻物】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傲世轻物】傲世:傲视当世;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鄙夷不屑】指轻视;看不起。 【负才傲物】指依恃才学,骄傲而看不起旁人。 【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怙才骄物】犹言恃才傲物。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骄傲自满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361323032】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目空余子】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无人”。 【目无下尘】下尘:佛家语,凡尘,尘世,比喻地位低下者。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态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冷眼相待】用冷淡的态度接待。比喻不欢迎或看不起。 【睥睨一切】形容非常高傲,看不起任何人。 【恃才傲物】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视人犹芥】视:看待;犹:像;芥:草芥,小草。看待别人像草芥一样。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 【文人相轻】轻:轻视。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笑之以鼻】以鼻吭气冷笑,表示看不起。 3.形容人地位升高不能对别人看不起的诗句酬郭给事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酬赠诗 古诗简介 《酬郭给事》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唱和诗。首联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写皇恩普照;第二句写他桃李满天下,门生显达。颔联写郭给事奉职贤劳,居官清廉闲静,所以吏人稀少,讼事无多,时世清平。颈联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盛装朝拜、傍晚捧诏下达,不辞辛劳。尾联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 翻译/译文 高高的宫门和楼阁冰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桃李技叶茂密,柳絮随风飞舞。 皇宫里钟声稀疏,官舍中办公的官吏已经很少,门下省里只听见乌鸣。 早晨步入金殿时玉佩摇晃,夜晚捧着皇帝的沼书拜别宫门。 想勉强跟着您一同进退,无奈我已衰老,会因病卧床而解下我这身官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