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求:表达“领导积极带头,下属奋力向前”的诗句表达“领导积极带头,下属奋力向前”的诗句:1、君王勉力前,谁敢不争先!出处:李白的《永王东巡歌》释义:君王都在努力勤政,我们臣子们做事怎么能不奋勇争先?2、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出处:《汉书》中的《傅常郑甘陈段传》释义:主要是指一种国防思想,即使处于和平环境,也不能“开夷狄之隙,亏中国之固”(侯应《对问罢边备事状》,《全汉文》卷四十七),要谋及子孙后世,谨防“无边亡国”(《潜夫论.救边》)。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出处: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释义: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 《国语·周语下》释义: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出处:刘勰《文心雕龙·知音》。释义: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 扩展资料:表达“领导积极带头,下属奋力向前”的成语:1、荣辱与共出处: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很多被告和原告都是朋友,而且一度还称得上是生死莫逆、荣辱与共的朋友。”释义:两者共同分享荣耀和耻辱。 指关系十分密切2、齐头并进 出处:**《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释义:几个事情或多方面同时进行3、风雨同舟出处: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释义: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4、齐心协力出处:《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释义: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2.形容困难重重的诗句形容困难重重的诗句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出自宋代柳永词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白居易 望洞庭湖有感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秋宿湘江遇雨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3.形容“不断前行”的成语或谚语有哪些1、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释】:不怕艰险,奋勇地一直往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解释:不顾及旁人的是非,不在意自己的得失,勇往直前,说出别人不敢说的道理。 2、奋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解释】: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解释:常某人经常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以国家危机而着急担心。 3、义无反顾 [ yì wú fǎn gù ] 【解释】: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义不反顾,计不旋踵。”解释: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不计较这些付出。 4、破釜沉舟 [ pò fǔ chén zhōu ] 【解释】:表示不胜利不生还。后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366306539釜:锅。舟:船。 【出处】:明·陈孝逸《与罗杓庵书》:“秋间姑且破釜沉舟;持三日粮。”解释:秋季间就算你破釜沉舟,那三天的粮食。 5、不屈不挠 [ bù qū bù náo ] 【解释】: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汉书·叙传下》:“乐昌(汉成帝丞相王商)笃实,不桡(通“挠”)不诎(通“屈”)。”挠(náo):弯曲。 【出处】:汉代班固 《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离(屈)。”解释:乐昌(汉成帝丞相王商)坚定事实真相,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