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源头的诗句1.《观书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说诗》 年代: 清 作者: 宋湘 三百诗人岂有诗,都成绝唱沁心脾。 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 3.《已亥杂诗 48》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万事源头必正名,非同综核汉公卿。 时流不沮狂生议,侧立东华儜佩声。 4.《李参政生日》 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泻出清明醉眼醒,都人弹指祝前星。 凭谁提起源头话,治国齐家要六经。 5.《偶题》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2.形容出现很重要的诗句形容事情非常重要的成语兹事体大: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重中之重:重要之中最重要的事物或事情,形容某件事或事物非常重要。非同小可:小可:寻常的。 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轻视。举足轻重: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非同儿戏: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闹着玩的。 无可比拟:比拟:比较。没有可以相比的。 至关重要:关:关键。相当的重要,在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的,比喻最重要的。 是解决问题时的关键点。事关重大:事情关系着大局,非常重要。 必不可少:绝对需要的。 3.形容 源头的词澄源正本——澄:澄清。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枯本竭源——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尽;源:源头。指损害事物的根基。 木本水源——木:树的根;源:水的源头。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清原正本——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清源正本——清源:从源头上清理;正本: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穷源溯流——源:河流发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水源木本——源:水的源头;木:树的根。水的源头,树的根本。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溯本求源——溯:追寻;本:事物的根本;求:探索;源:源头。追寻根本,探求起源。比喻寻根究底。 溯源穷流——溯:逆流而上;源:河流发源的地方。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探本溯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源头。同“探本穷源”。 4.形容源头的词语枯本竭源 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尽;源:源头。指损害事物的根基。 出处:《人民日报》1959.10.12:“必须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机,使之能够继续繁殖,不要枯本竭源。” 木本水源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水木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穷源竟委 穷、竟:彻底推求;源:水流的源头;委:水的下流。比喻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出处:《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穷源溯流 源:河流发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出处:清·王十禛《然灯记闻》:“为诗要穷源溯流,先辨诸家之派。”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头、流向。比喻同一,统一。 沿波讨源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出处:晋·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5.关于万事都有源头的名句励志名言摘抄_名人名言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凡事都有源头名言警句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