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频发好消息的古诗词

1.有关好消息的诗句有哪些

秋风日日望归装,忽报来期喜欲狂。——陆游

正恨故人无上寿,喜闻良宰有高情。——白居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2.古语“期盼好消息”的诗句,有哪些

1.《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2.《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在我很悲伤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好消息”用什么古诗来表达

1、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秋风日日望归装,忽报来期喜欲狂。——陆游

3、正恨故人无上寿,喜闻良宰有高情。——罗隐

1、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原文】:游山西村_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释义】: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3)【译文】: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箫打鼓的热闹起来了,农家人布衣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

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

(4)【诗人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2、秋风日日望归装,忽报来期喜欲狂。

(1)【原文】:重寄子遹_作者:陆游

秋风日日望归装,忽报来期喜欲狂。

衰病无因楫迎汝,梦随残月过浮梁。

3、正恨故人无上寿,喜闻良宰有高情。

(1)【原文】: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会稽诗客赵能卿,往岁相逢话石城。

正恨故人无上寿,喜闻良宰有高情。

山朝佐命层层耸,水接飞流步步清。

两火一刀罹乱后,会须乘兴雪中行。

(2)【作者简介】: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4.有关传递信息的古诗句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李商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两情若是久长时,以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 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曹禺。

5.表达“喜讯传来”的古诗词有哪些

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白话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二、《闻洮西捷报》

宋·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

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

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白话译文:

我们大汉的将士们都是身高过丈,都像是天子的高头大马一样;我们征讨西夏的战书才发布,我们很快就收到了前方传来的捷报;天子看完后就好像身历其境看到战士们在修筑城墙一样,谈笑之间就把西夏灭掉;我没有看到皇上的龙颜大悦,但是我看到了国家沉浸在欢乐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出自唐代·杜甫

《闻洮西捷报》出自宋代·苏轼

扩展资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写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