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夏季的宋词

1.夏季诗词大全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潭:水边.

隋·杨广<;夏日临江>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2.要两首描写夏天的宋词

楼上给的是诗,楼主要的是宋词,不会连这个都不分吧?我找了三首,希望楼主满意周邦彦《满庭芳-夏景》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忆王孙·夏词》[宋]李重元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描写夏天的宋词元曲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4.夏天的诗词句有哪些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5.夏天的古诗大全300首

夏天的诗词_百度汉语

《小池》

宋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约客 / 有约》

宋 ·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观刈麦》

唐 ·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

《山亭夏日》

唐 ·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 ·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晚晴》

唐 ·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客中初夏》

宋 ·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夏日山中》

唐 · 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6.关于夏季的宋词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阮郎归

内容: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作品注释

注释

①蕙风:夏季的东南风。

②玉盆:指荷叶。

评解

高柳新蝉,薰风微雨,池荷榴花,琼珠清泉,交织成一幅初夏的美丽图景;抚琴、下棋、昼眠、嬉水,传达出人物风雅优闲的生活情趣。歇拍二句,写弄水叶面,琼珠碎而复圆,更觉清新可爱。

集评

沈雄《古今词话》:观者叹服其八句状八景。音律一同,殊不散乱,入争宝之。刻之琬琰,挂于堂室间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写闺情而不着妍辞,不作情语,自有一种闲雅之趣。

7.关于描写夏季的诗词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写的这首小词,我很喜欢。我觉得它写得很“俏”。

这是一首描写初夏的词,上阕描写景色,“花褪残红青杏小”,春天的红花已经凋谢殆尽了,而杏子还小着呢。李清照的“应是绿肥红瘦”,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已是千古名句! 下阕写情。这情来得却无厘头,隔着高高的围墙,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直是一种单相思!所以,“多情却被无情恼”,那也是难怪的事了。

这首词,不知东坡写于何时。但它与咱惠州却有一番关系的。

据《林下词谈》:“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

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子瞻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

读来不禁令人唏嘘…… 秋 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朝杜牧的这首诗叫做《秋夕》。说是“秋夕”,那敢情跟夏天没什么关系了。

我不这样看,我只觉得这首诗里有浓浓的夏天的味道。请看,萤火虫,是夏天的虫子;“轻罗小扇”,夏天才扇扇子的嘛。

还有后面两句:“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直让我怀念起夏夜在农村纳凉的情景来了。“牵牛织女星”,那也是七夕前后的事。

七夕,不也是夏季吗? 咳,杜牧老兄,你不如把题目改做《七夕》吧!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里才会有荷的惊艳。五月寻芳毕竟早,莲叶未接天,水面何田田。

待到七月,又多少有些晚景凄凉,却是“留得残荷听雨声”才算贴切了。世上最好的事物,美好的不过都是恰好的那一刹那。

呵呵,这又是扯远了。 这个题目有意思得紧,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接接看? 《咏石榴》 张弘范 猩红敢教染绛囊, 绿云堆里润生香。

游蜂错认枝头火, 忙驾熏风过短墙。 石榴花囊似被猩猩的血染得那样鲜红。

在浓绿叶荫中散发着清香。过往的蜜蜂误以为枝头榴花是燃烧的火焰,闻香而不敢采,吓得赶忙乘风飞过墙去。

多么形象,多么生动。 《香山避暑二绝》其一 纱巾草履行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 古人说得好,心静自然凉,而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正是这种在酷暑中寻找清凉世界的意境。

老年退休以后的白居易,厌倦了政治上的尔虞我诈,隐居在东都洛阳,醉于心清静无为,全身远害,已经再没有什么政治风云可以让他动心思了,他只是尽自己的能力行善,在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特意施散家财,开凿疏浚龙门八节滩河道,以利舟行,使得过往的航船再没有往日的风险,成为当时出名的义举。他自己则一味的修身养性,吃斋念佛,在洛阳龙门对面的香山别墅里,安度晚年了。

这首诗写的就是他在别墅中消夏的情趣,只见诗人戴着纱巾,穿着草鞋,身上是一袭单衣,在傍晚时分,沿着山路下来,坐在轿子中,一面观赏着路旁山上茂密的草木,一面享受着清凉的山风,哪里还有一点暑热的影子,不知不觉中,竟然沉沉睡去,一觉醒来时,才发现已经到了家门口了。诗人这种境界正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所以才能在酷暑中,怡然自得,安然度夏,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自然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一路凉风”,乾隆皇帝评这首诗是“北窗高枕,无此恬适。

真足破除热恼。”(《唐宋诗醇》卷二十六)的确说得不错,当把一切都看透了之后,一切的“热恼”也就不系于心中了,这才是白居易“香山避暑”的不二法门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