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又”“不堪”“奈何”“锱铢”“摧眉折腰”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小楼昨夜又东风,往事不堪回首明月中是谁写的诗词“小楼昨夜又东风,往事不堪回首明月中”这句话出自五代时期的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朝代】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话翻译: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扩展资料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3.古诗词里最早出现东风的篇章古诗词中的东风情结竹园中学 语文组 董春丽[论文摘要]:中国古代诗词的产生,与“情发”紧密相连。 而“情发”多借助一些外物。本文所探讨的就是诗词中所渗透的东风情结。 并借此揭示诗词得以产生的广阔的社会文化根源。[主题词]:诗词 东风 情结 社会文化根源《文心雕龙·物色》曰:“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诗歌由是产生。 步入中国古代文学的天地,在丰富多彩的传神之作中,人们对生命的宝贵,爱情的难得,地位的重要等种种情欲的表现并非直抒胸臆,而是往往借助于一些外物表露情感,如:梧桐,杜鹃,鹤,竹,桑;天地,山水,雷电,风雨等。尽数众多自然景物,风,在诗词中亦是颇为常见。 这里,笔者就谈谈古诗词中的东风情结。所谓东风,即春风。 所谓情结,在英文中叫Complex,即心中的感情纠葛或深藏心底的感情。情结就意味着心灵的堵塞,要疏通这种堵塞,就要采取某种方式。 笔者在此所谈的就是:古代诗人通过“东风”这一自然现象来化解心中的感情纠葛,抑或通过“东风”抒发心底所蕴藏的某种情感。赞春《毛诗正义》曰:“人遇春暄,则四体舒泰。”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春风至处,大江南北,春意昂然给人勃勃生机之感。在古代文化中,正像秋与悲相连一样,春是与喜和乐相连的,“颂春”自然是人之常情。 阳春三月,春风荡漾,描摹春天自然少不了春风(东风)。多少古人流露出对春的赞美!苏武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州拙政园的“海棠春坞”凭籍海棠花的盛开,增添几许妩媚;而苏轼则借助“东风”一词描摹出了月色笼罩下令人百转千回的“廊”之柔美。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诗句描写的是春寒料峭的自然春之奇景,亦是极尽“东风”之气魄。南宋虞似良的《横溪堂春晓》一诗“一把青秧乘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中描绘出了诗人眼中看到的绿色。整首诗没有一个字用到“绿”,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生意盎然的绿,一幅人和自然和睦交融的春之画卷,诗人愿和朋友们共享这片永恒的绿。 正是借助“东风”二字,才给人春风到处万物皆绿之感。惜春春本是与喜相连,但在具体的主体情感抒发中,很多时候,春却成了人们抒发悲情、怨情的对象。 试看陆游的《钗头凤》一词: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陆放翁的诗词皆率真直接,这首也不例外。陆游与表妹唐婉被迫分离后十年,于沈园不期而遇。 满城春光,映衬着宫墙上的柳,春色依旧,而有情人却被迫分离,此情此景,“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癸辛杂识》南宋后期词人周密所写)。”良辰美景,相爱的人已经被分开,因此作者说“东风恶”,春风吹落了春花。 李后主词说“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春风春雨就代表了摧残。风雨对花的摧残,也象征着人生所受到的很多不幸的摧残,从大自然的春天转到人世。 陆放翁的这首词也是如此,由上阙的“东风恶”转到下阙的“欢情薄”,即由自然转到了人世。陆游将满腔怅然泻于东风,视东风可恶之至,实际上作者正是借东风对破坏美满姻缘的封建制度表示强烈的抗议。 《论语·阳货》:“子曰:诗可以群,可以怨。”晚唐艺术成就极高的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极富魅力的爱情诗《无题》就将这一点显露无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中浸透了对爱情、幸福和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浓郁的悲观色彩。 一句“东风无力”已令人置身于“闲愁万种”、“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痛苦而又美丽的境界中了。百花如何能盛开,东风之有力也。 及至东风力尽,则百卉群芳,韶华同逝。花固如是,人又何尝不然。 此句所咏,固非伤别适逢春晚这一浅意,而实是借东风为身世遭逢、人生命运的深深叹惋。自古以来,就有“春女善怀”之说。 如《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一句,觉得东风很讨厌。闲来无事在愁,闲愁究竟有多少?讲不出来的闲愁有万种。 结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没得可怨的时侯,无语怨东风,因为东风把花都吹下来了,实际表达的是人心情的一种郁闷。此外,借东风抒相思离别之情的也不乏其人。 唐朝崔护的《人面桃花》也是家喻户晓的诗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诗人巧妙地借东风抒发了对女子的思念。元曲大家关汉卿有一首小令《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古有成语,“别易会难”,然惟有相见难,因而离别更难。其中的离愁别恨,真切动人。 满腔依恋沉醉于东风之中。山河破碎的亡国之痛,仕途不尽人意的个人哀怨,常常使。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谁的诗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出自南唐君主李煜所作的著名诗词《虞美人》,全词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yù)(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君主,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5.关于东风的诗词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6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7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意象分析: 1代表春意,生机,活力。 2代表离愁、忧怨、伤感.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如第4,5,7句 6.为什么古诗文里多用东风在古诗词中,东风,西风,南风,北风,是带有季节性的.这是由古代中原的地理环境影响了文化意识,由于是季风性气候,所以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风.可以把诗词里的风简单对应为,东风-春风,西风-秋风,北风-冬风. 东风的意象往往出现在春天,东风通常指春风,常代表如春天般积极美好,欢欣的情感,或是闲愁相思.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便写出了春风吹来时,百花齐放美丽繁盛的一派春景.又比如李白的: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也是说春天归来的事.当然春风也容易使人生愁绪,所以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说的还是春天的事,但无疑平添惆怅. 西风则是寂寞凄凉伤感的意象,常在秋天的诗句里.比如:古道西风瘦马.这里的西风把游子的形象衬托得更加孤独.又比如: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不仅写出了晚秋时节变迁,莲花凋残,还让人有时光辗转,人事两非之感. 北风是冬季肃杀凛冽的意象,但诗人又往往以北风的磨砺来表现人的坚强或是表现豪迈情怀,尤其是边塞诗之中.比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冬季大雪纷飞之景.又比如: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 风吹柏树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这是以物咏志了. 南风往往指的是暖春和夏季的风. 南风的意象比较模糊,诗人用得也少,但通常是比较温暖,舒适,幸福的意象,多写暖春以及夏天.在诗经里有: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是赞美母爱的诗.又比如: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此诗中南风似老友,趣味盎然安慰诗人淡淡寂寥.另有古诗云: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立夏后是农忙季节,是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所以夏季温暖的南风合乎时令,可以增长老百姓的收成,在诗词中的意象也往往是积极美好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