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森林被破坏的诗句

1.描写森林被破坏的句子

森林之夜一切都已平静,那阵阵的松涛,那悦耳的鸟鸣,那深谷下潺潺的溪流,只有夜风时而撩拨我梦的衣衫.静夜中的木屋呵,当我走出门外,总有清爽的芬芳扑面而来.那朦胧的星光,那黑乎乎的远山,那黑乎乎的林木,总是引起我无限的遐想.山杜鹃,你在黑夜中绽放了吗?七叶树、高山榕、女贞子、红枫树、山毛榉、乌桕树,还有野香蕉、野菠萝、野荔枝以及野蜂、蝴蝶、山蜻蜓和知了,你们是否也做着小小的梦?我仿佛听到了一种丝丝的响动,在这寂静的夜晚,一切都在悄悄地生长吗?明天早上,让我们举起蒲公英的小伞,走上高高的山巅,让我们亲切地问候,大森林。

2.形容森林被破坏后的句子

人与森林的关系如此密切,恩怨纠结,绵延千年。

遮风避雨,采实狩猎,森林曾是人类远祖最早的家园。当发现了火,攀枝聚薪,取暖煲食,森林又给了人新的恩惠。

在人类历史的初期,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积为森林覆盖,森林面积约有76亿公顷。然而,人类的进步,每一步,几乎都伴随着森林破坏。

“坎坎伐檀!”民歌优美的咏唱,是人类向森林索取的最早写照!到20世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已不到陆地的三分之一。 有位历史学家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对森林破坏--认识--恢复--再破坏的历史。”

今天,我们都认识到,森林是地球的保护神,失去了森林,人类就没有明天! 只有历经沧桑的老人,才会记起,1934年,西部平原刮起的那场漫天狂风。 3天3夜,狂风卷起3亿吨土壤,化作铺天盖地的黄土。

这一年作物枯萎,溪水断流,全国小麦减产102亿斤。这次灾难,震动了世界,史称“黑风暴”事件。

只有熟悉历史的人们,才会知道,北美洲的森林曾经多么壮阔。从17、18世纪大量移民开始,到20世纪初,北美洲的森林,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的洗劫。

近300年的时间内,美国的原始森林,消耗了总数190亿立方的三分之二。一批珍贵树种灭绝。

美国历史学家估计,仅移民垦荒,就砍伐了近20亿亩原始森林。占美国面积46%的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原来90%的土地为森林覆盖,在种植园主、冒险家、木材商的刀斧之下,100年间,一半的森林荡然无存

这是美国自然史上最黑暗了一页。森林的破坏,给美国带来了灾难性的恶果,自然灾害频发。

举国上下痛定思痛,决心重建绿色美国。 读过《自然辩证法》的读者,都会对恩格斯的名言印象深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欧洲的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自然与人的关系,森林的消长与文明的兴衰的关系。

恩格斯有这样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这寺,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日本是我国森林资源最残酷的掠夺者。据近代史记载,日俄战争后,战败的俄国把东北铁路经营权转让给日本的同时,也将鸭绿江右岸伐木的权转让给了日本。

30年中,日本人把铁路两侧50公里以内的森林,砍伐净尽,全部运回了日本。“9.18”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的14年中,掠夺木材6400万立方米,为当时东北林区木材总量的2%,采伐面积为400万公顷。

与此同时,日本人掠夺绿色的手,也随着征服的铁蹄,伸向了东南亚。 而在国内,他们却把绿化作为立国之本。

战败之后,更把绿化国土作为重建的基础。政府通过了《举国造林决议》,成立了“森林爱护联盟”“国土绿化推进委员会”,设立了“绿化和森林基金”。

举国上下,同心栽树。随着经济的发展,富有的日本人更把手伸向非洲和南美的原始森林。

森林的消失,使全球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出现荒漠化。1997年,14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专家,从维护人类发展和地球前途的角度,签署宣言,向全世界呼吁:所有国家应以更强烈的政治责任,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上,地球陆地2/3被森林覆盖,森林覆盖率高达67%,总面积达76亿公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生产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森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德国的森林,在掠夺式采伐下,到18世纪初已濒临灭绝;英国森林的95%被毁灭了,到20世纪初,森林覆盖率下降到5%;意大利、法国等国的森林只剩下10%—15%。19世纪末,挪威沿海地区的全部森林被毁灭,瑞典则砍尽了西部地区的全部森林。

西班牙的森林曾覆盖85%的国土,但后来由于对森林的过度采伐,使森林面积急剧下降,到了1938年,森林覆盖率仅有13%左右;荷兰在历史上也曾经是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到16世纪,森林资源几乎全部被破坏,后来虽然有所恢复,但至今森林覆盖率也仅有9.5%。20世纪初期,俄国有1/3的森林遭到破坏,美国顺次将东海岸、滨湖诸州及南部的原始森林砍伐殆尽。

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工业不发达国家,森林面积下降速度也是惊人的。地处热带非洲的尼日利亚,在19世纪以前还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全国大部分土地都被茂密的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所覆盖。

但在近100多年里,由于殖民主义者的掠夺,长期的过度采伐及不注意森林保护,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目前森林覆盖率仅剩下12%左右。

塞拉利昂,200年前是以森林茂密而闻名的国家,有3/4的国土被热带雨林所覆盖,19世纪初开始大面积采伐,开辟农田和牧场,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只有4%。埃塞俄比亚的森林已减少了90%。

非洲一些国家的森林已到了灭绝消失的地步。

3.描写森林被破坏的句子

森林之夜一切都已平静,那阵阵的松涛,那悦耳的鸟鸣,那深谷下潺潺的溪流,只有夜风时而撩拨我梦的衣衫.静夜中的木屋呵,当我走出门外,总有清爽的芬芳扑面而来.那朦胧的星光,那黑乎乎的远山,那黑乎乎的林木,总是引起我无限的遐想.山杜鹃,你在黑夜中绽放了吗?七叶树、高山榕、女贞子、红枫树、山毛榉、乌桕树,还有野香蕉、野菠萝、野荔枝以及野蜂、蝴蝶、山蜻蜓和知了,你们是否也做着小小的梦?我仿佛听到了一种丝丝的响动,在这寂静的夜晚,一切都在悄悄地生长吗?明天早上,让我们举起蒲公英的小伞,走上高高的山巅,让我们亲切地问候,大森林。

4.怎样形容森林已被破坏的了的词语破坏破坏

人与森林的关系如此密切,恩怨纠结,绵延千年.遮风避雨,采实狩猎,森林曾是人类远祖最早的家园.当发现了火,攀枝聚薪,取暖煲食,森林又给了人新的恩惠.在人类历史的初期,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积为森林覆盖,森林面积约有76亿公顷.然而,人类的进步,每一步,几乎都伴随着森林破坏.“坎坎伐檀!”民歌优美的咏唱,是人类向森林索取的最早写照!到20世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已不到陆地的三分之一.有位历史学家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对森林破坏--认识--恢复--再破坏的历史.”今天,我们都认识到,森林是地球的保护神,失去了森林,人类就没有明天!只有历经沧桑的老人,才会记起,1934年,西部平原刮起的那场漫天狂风.3天3夜,狂风卷起3亿吨土壤,化作铺天盖地的黄土.这一年作物枯萎,溪水断流,全国小麦减产102亿斤.这次灾难,震动了世界,史称“黑风暴”事件.只有熟悉历史的人们,才会知道,北美洲的森林曾经多么壮阔.从17、18世纪大量移民开始,到20世纪初,北美洲的森林,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的洗劫.近300年的时间内,美国的原始森林,消耗了总数190亿立方的三分之二.一批珍贵树种灭绝.美国历史学家估计,仅移民垦荒,就砍伐了近20亿亩原始森林.占美国面积46%的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原来90%的土地为森林覆盖,在种植园主、冒险家、木材商的刀斧之下,100年间,一半的森林荡然无存.这是美国自然史上最黑暗了一页.森林的破坏,给美国带来了灾难性的恶果,自然灾害频发.举国上下痛定思痛,决心重建绿色美国.读过《自然辩证法》的读者,都会对恩格斯的名言印象深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欧洲的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自然与人的关系,森林的消长与文明的兴衰的关系.恩格斯有这样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这寺,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日本是我国森林资源最残酷的掠夺者.据近代史记载,日俄战争后,战败的俄国把东北铁路经营权转让给日本的同时,也将鸭绿江右岸伐木的权转让给了日本.30年中,日本人把铁路两侧50公里以内的森林,砍伐净尽,全部运回了日本.“9.18”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的14年中,掠夺木材6400万立方米,为当时东北林区木材总量的2%,采伐面积为400万公顷.与此同时,日本人掠夺绿色的手,也随着征服的铁蹄,伸向了东南亚.而在国内,他们却把绿化作为立国之本.战败之后,更把绿化国土作为重建的基础.政府通过了《举国造林决议》,成立了“森林爱护联盟”“国土绿化推进委员会”,设立了“绿化和森林基金”.举国上下,同心栽树.随着经济的发展,富有的日本人更把手伸向非洲和南美的原始森林.森林的消失,使全球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出现荒漠化.1997年,14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专家,从维护人类发展和地球前途的角度,签署宣言,向全世界呼吁:所有国家应以更强烈的政治责任,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历史上,地球陆地2/3被森林覆盖,森林覆盖率高达67%,总面积达76亿公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生产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森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德国的森林,在掠夺式采伐下,到18世纪初已濒临灭绝;英国森林的95%被毁灭了,到20世纪初,森林覆盖率下降到5%;意大利、法国等国的森林只剩下10%—15%.19世纪末,挪威沿海地区的全部森林被毁灭,瑞典则砍尽了西部地区的全部森林.西班牙的森林曾覆盖85%的国土,但后来由于对森林的过度采伐,使森林面积急剧下降,到了1938年,森林覆盖率仅有13%左右;荷兰在历史上也曾经是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到16世纪,森林资源几乎全部被破坏,后来虽然有所恢复,但至今森林覆盖率也仅有9.5%.20世纪初期,俄国有1/3的森林遭到破坏,美国顺次将东海岸、滨湖诸州及南部的原始森林砍伐殆尽.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工业不发达国家,森林面积下降速度也是惊人的.地处热带非洲的尼日利亚,在19世纪以前还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全国大部分土地都被茂密的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所覆盖.但在近100多年里,由于殖民主义者的掠夺,长期的过度采伐及不注意森林保护,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目前森林覆盖率仅剩下12%左右.塞拉利昂,200年前是以森林茂密而闻名的国家,有3/4的国土被热带雨林所覆盖,19世纪初开始大面积采伐,开辟农田和牧场,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只有4%.埃塞俄比亚的森林已减少了90%.非洲一些国家的森林已到了灭绝消失的地步.亚洲的印度是热带国家,由于长期农业开发和“游垦”,森林覆盖率不足17%;孟加拉国地处。

5.怎样形容森林已被破坏的了的词语破坏破坏

人与森林的关系如此密切,恩怨纠结,绵延千年.遮风避雨,采实狩猎,森林曾是人类远祖最早的家园.当发现了火,攀枝聚薪,取暖煲食,森林又给了人新的恩惠.在人类历史的初期,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积为森林覆盖,森林面积约有76亿公顷.然而,人类的进步,每一步,几乎都伴随着森林破坏.“坎坎伐檀!”民歌优美的咏唱,是人类向森林索取的最早写照!到20世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已不到陆地的三分之一.有位历史学家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对森林破坏--认识--恢复--再破坏的历史.”今天,我们都认识到,森林是地球的保护神,失去了森林,人类就没有明天!只有历经沧桑的老人,才会记起,1934年,西部平原刮起的那场漫天狂风.3天3夜,狂风卷起3亿吨土壤,化作铺天盖地的黄土.这一年作物枯萎,溪水断流,全国小麦减产102亿斤.这次灾难,震动了世界,史称“黑风暴”事件.只有熟悉历史的人们,才会知道,北美洲的森林曾经多么壮阔.从17、18世纪大量移民开始,到20世纪初,北美洲的森林,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的洗劫.近300年的时间内,美国的原始森林,消耗了总数190亿立方的三分之二.一批珍贵树种灭绝.美国历史学家估计,仅移民垦荒,就砍伐了近20亿亩原始森林.占美国面积46%的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原来90%的土地为森林覆盖,在种植园主、冒险家、木材商的刀斧之下,100年间,一半的森林荡然无存.这是美国自然史上最黑暗了一页.森林的破坏,给美国带来了灾难性的恶果,自然灾害频发.举国上下痛定思痛,决心重建绿色美国.读过《自然辩证法》的读者,都会对恩格斯的名言印象深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欧洲的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自然与人的关系,森林的消长与文明的兴衰的关系.恩格斯有这样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这寺,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日本是我国森林资源最残酷的掠夺者.据近代史记载,日俄战争后,战败的俄国把东北铁路经营权转让给日本的同时,也将鸭绿江右岸伐木的权转让给了日本.30年中,日本人把铁路两侧50公里以内的森林,砍伐净尽,全部运回了日本.“9.18”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的14年中,掠夺木材6400万立方米,为当时东北林区木材总量的2%,采伐面积为400万公顷.与此同时,日本人掠夺绿色的手,也随着征服的铁蹄,伸向了东南亚.而在国内,他们却把绿化作为立国之本.战败之后,更把绿化国土作为重建的基础.政府通过了《举国造林决议》,成立了“森林爱护联盟”“国土绿化推进委员会”,设立了“绿化和森林基金”.举国上下,同心栽树.随着经济的发展,富有的日本人更把手伸向非洲和南美的原始森林.森林的消失,使全球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出现荒漠化.1997年,14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专家,从维护人类发展和地球前途的角度,签署宣言,向全世界呼吁:所有国家应以更强烈的政治责任,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历史上,地球陆地2/3被森林覆盖,森林覆盖率高达67%,总面积达76亿公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生产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森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德国的森林,在掠夺式采伐下,到18世纪初已濒临灭绝;英国森林的95%被毁灭了,到20世纪初,森林覆盖率下降到5%;意大利、法国等国的森林只剩下10%—15%.19世纪末,挪威沿海地区的全部森林被毁灭,瑞典则砍尽了西部地区的全部森林.西班牙的森林曾覆盖85%的国土,但后来由于对森林的过度采伐,使森林面积急剧下降,到了1938年,森林覆盖率仅有13%左右;荷兰在历史上也曾经是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到16世纪,森林资源几乎全部被破坏,后来虽然有所恢复,但至今森林覆盖率也仅有9.5%.20世纪初期,俄国有1/3的森林遭到破坏,美国顺次将东海岸、滨湖诸州及南部的原始森林砍伐殆尽.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工业不发达国家,森林面积下降速度也是惊人的.地处热带非洲的尼日利亚,在19世纪以前还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全国大部分土地都被茂密的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所覆盖.但在近100多年里,由于殖民主义者的掠夺,长期的过度采伐及不注意森林保护,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目前森林覆盖率仅剩下12%左右.塞拉利昂,200年前是以森林茂密而闻名的国家,有3/4的国土被热带雨林所覆盖,19世纪初开始大面积采伐,开辟农田和牧场,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只有4%.埃塞俄比亚的森林已减少了90%.非洲一些国家的森林已到了灭绝消失的地步.亚洲的印度是热带国家,由于长期农业开发和“游垦”,森林覆盖率不足17%;孟加拉国地处。

6.描写森林的诗句

描写森林的诗句有:

1.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2. 禽吟阴森林,鹿伏朴樕木

3. 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

4.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 水清石出直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1.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这些植物群落覆盖着全球大面积并且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水文湍流调节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构成地球生物圈当中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森林是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

2. 上述诗句全文如下:

(1)《入若耶溪》王籍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2)《山居叠韵》陆游

禽吟阴森林,鹿伏朴樕木。呜呼吾徒愚,仆仆逐肉粟。联翩怜鸢肩,覆餗速戮辱。艰难还山间,独欲足畜牧。跻梯栖西溪,筑屋宿北谷。光茫常当藏,椟玉触俗目。

(3)《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蔡希寂

好闲知在家,退迹何必深。不出人境外,萧条江海心。

轩车自来往,空名对清阴。川涘将钓玉,乡亭期散金。

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曾为诗书癖,宁惟耕稼任。

吾兄许微尚,枉道来相寻。朝庆老莱服,夕闲安道琴。

文章遥颂美,寤寐增所钦。既郁苍生望,明时岂陆沉。

(4)《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苏轼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怳如梦遽遽。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