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改编的歌曲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被改编为《月满西楼》。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改编为歌曲以后还是叫《虞美人》。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编成《但愿人长久》,邓丽君唱的,王菲是翻唱,这首歌不叫《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只是一句歌词。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改编成歌曲也还是叫《满江红》。 《诗经·蒹葭》。被化改为《在水一方》。 也就是,是按那个意境,引用了一些原词来写,但并不完全是原词。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被化用到SHE《长相思》中作了一段RAP。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化用到伊能静《念奴娇》里作了一段歌词。《水调歌头》《高山流水》《琵琶行》《十面埋伏》 伊能静《念奴娇》 曹颖《蝶恋花》 雷佳《江山颂》 风中采莲《忆江南》 姜育恒《梅花三弄》 SHE《长相思》 孙楠《敦煌日月》 与非门《满江红》总之非常多 。 2.求视频:古诗所见的作者袁枚是哪个朝代的你可以到这两个网站看看/programs/view/EVzKLnPw3fE/ 2011-5-7v.youku.com/v_show/id_XNzI3OTE3NTY=.html 2011-5-8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注释】①振,震荡的意思,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②樾:指道旁成阴的树.③欲:想要.捕:捉.鸣:叫.【译文】野外的林阴小道上,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他一路行一路唱,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而那不知祸的小东西仍在自鸣得意地“知了……”个不停!【评析】这首诗描写牧童捕蝉的有趣场面.前两句写一个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神态.后两句写牧童听到了知了的鸣叫声,很想捕捉一只,所以突然间歌也不唱了,牛也不走了,生怕发出声音,惊走树上的知了.前后对比一“行”一“立”,一 “动”一“静”,一“唱”一“闭”,很有戏剧效果.诗人通过“欲捕鸣蝉”这一细节,极其传神地写出了牧童的童心和童趣,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