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甜的古诗句甜于泉水茶须信,狂似杨花蝶未知.——《咏雪》 甜满中边一夜冰,璀璀璨璨自天成. 冷香入骨追琼液,秀色当筵莹水晶. 绛阙不须餐沆瀣,玉池何事养胎津. 从公乞取洗蒸郁,一驭寒风上太清.——《从昭祖乞糖霜》宋·邓肃 蕊繁蚁脚粘不行,甜迷蜂醉飞无声.——《远公亭牡丹》 唐·李咸用 全诗如下: 雁门禅客吟春亭,牡丹独逞花中英. 双成腻脸偎云屏,百般姿态因风生. 延年不敢歌倾城,朝云暮雨愁娉婷. 蕊繁蚁脚粘不行,甜迷蜂醉飞无声. 卢山根脚含精灵,发妍吐秀丛君庭. 湓江太守多闲情,栏朱绕绛留轻盈. 潺潺绿醴当风倾,平头奴子啾银笙. 红葩艳艳交童星,左文右武怜君荣. 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佛偈 浮生年复年,安处即神仙. 子壮闲专日,家和笑答天. 软炊脂白米,甜酿雪清泉. 2.关于甜美的古诗词《春晚饮西湖上归借榻吴山睡起偶作》年代: 宋 作者: 史尧弼旅愁底物堪破除,闲出西湖弄妍靡。 苍山为鬓水为鉴,烟幕霓裳秀而绮。兴酣剧饮醉如泥,妄意将湖比西子。 傍人见之为绝倒,谓我愚痴长康似。归来寂历竟何得,只有熏熏黑甜美。 梦魂依旧过西湖,潮怒殷床惊不起。《和州得旨移粟宣城舟中和何希渊韵》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辙鱼应怪决江流,千里重为叠嶂游。 颇惯黑甜相对美,可无赤糙为宽忧。干戈在眼心还折,勋业何时鬓早秋。 已办卖刀归买犊,不妨多种白江州。《赋漳南李几仲安斋诗》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羔豚蒸乳活脔牛,口腹造业夸炰羞。 傥知晚食足当肉,一饱何苦多营求。先生睡美黑甜处,那闻钟鼓朝鸣楼。 布衾竹枕自稳暖,此念灰冷百不忧。世间寝食乃日用,众生扰扰如蚍明蜉。 昔年我亦走南北,往反万里无停辀。胸中不作异乡县,有似坐阅十数州。 云山浑如旧过眼,岁月不觉春已秋。宿君斋屋亦偶尔,更仆笑语久未休。 夜阑各困且打睡,明月饥饱临时谋。《中秋碧云师送蟹》年代: 元 作者: 张宪天风吹绽黄金粟,檐前老兔飞寒玉。 客窗不记是中秋,但觉邻家酒浆熟。泖田秋霁稻未镰,苇箔竹断收团尖。 红膏溢齿嫩乳滑,脆美簇簇橙丝甜。无肠公子夸?铄,两戟前驱终受缚。 靥心昼暖白玉脐,夔牟夜泣红铜壳。曲生风度亦可怜,且对霜娥供大嚼。 酒后高歌绕碧云,九峰一夜霜华落。 3.形容“甜食”的诗句有哪些1.《果实》宋: 陈尧叟甜于糖蜜软于酥,阆苑山头拥万株。 叶底深藏红玳瑁,枝边低缀碧珊瑚。2.《上元竹枝词》清: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3.《南歌子(谢送菊花糕)》宋:王迈家里逢重九,新篘熟浊醪。 弟兄乘兴共登高。右手茱杯、左手笑持螯。 官里逢重九,归心切大刀。美人痛饮读离骚。 因感秋英、饷我菊共糕。4.《粉蝶儿(咏圆子》宋:史浩玉屑轻盈,鲛绡霎时铺遍。 看仙娥、骋些神变。咄嗟间,如撒下、真珠一串。 火方然,汤初滚、尽浮锅面。 歌楼酒墟,今宵任伊索唤。 那佳人、怎生得见。更添糖,拼折本、供他几碗。 浪儿门,得我这些方便。5.《鹧鸪天(圆子)》宋:王千秋翠杓银锅_夜游。 万灯初上月当楼。溶溶琥碧流匙滑,璨璨蠙珠著面浮。 香入手,暖生瓯。依然京国旧风流。 翠娥且放杯行缓,甘味虽浓欲少留。 4.形容甜食的诗句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 “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 “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 “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 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即“猪”,“彘骨”是猪排。 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 "家家户户剥春笋"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其它人也有许多,如: 张志和的《渔歌子》中不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 宋代诗人秦少游的"秀色可怜刀切肉,清香不断鼎烹龙" 唐宋诗人杜牧曾著有“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