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西北风诗词东风: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寇准《咏北陂杏花》 描写南风的诗句: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长干行(一作李白诗,一作李益诗)》张潮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西风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 北风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形容三月的诗句形容三月的诗句有以下: 1.《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绝句》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作者:韩愈 朝代: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4.《古风·其十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译文: 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素手握着皎洁芙蓉,袅袅而行太空之中。 身穿霓裳广带飘逸,云彩一样飘然升空。 约我登上彩云高台,高揖双手拜卫叔卿。 惶惶忽忽跟他们去,乘鸿雁到紫色天廷。 不经意看洛阳平原,到处都是安禄山兵。 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军叛臣都把官封。 5.《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作者:杜甫 朝代:唐唐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3.写东南西北风的诗句 各5句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李煜《虞美人》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唐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红楼梦》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刘大白《湖滨晚眺》诗:“微波吐露东风语:明日是清明,青山分外清。” 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诗:“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描写西风的诗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描写北风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4.描写三月景色的诗句蝶恋花 宋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木兰花 宋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描写西北风情的诗词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何谓边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一、汉魏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一)概况:反映边地战争的艰苦和征人思妇的相思苦。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 代表作品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徐陵《关山月》、王褒《渡河北》等。(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往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不独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住。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间。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诗人分别以旁观者的口吻,边疆战士的口吻,家中思妇的口吻,真实的诉说了边塞征战之苦。 语言素朴,构思独特。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边塞诗风格。 二、隋代的边塞诗(一)概况:边塞题材较为普遍,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诗歌体裁既有歌行体又有近体绝句。 虽数量不多,也无一流作家,但促进了边塞诗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出塞》二首等。 (二)《从军行》简析:该诗为七言歌行体。诗中把塞外肃杀的气氛和征人怀乡,思妇闺怨的情思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意境优美,语言清丽流畅,对偶工整和谐。“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长风萧萧渡水来,归燕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长风萧萧渡水来,归燕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三、唐代的边塞诗(一)概况:1、边塞诗和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 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2、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 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3、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 6.分别描写东南西北风的诗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李白《长干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